一不小心誤入了仙境bgm(誤入仙境)
2023-10-16 06:35:29
文/席波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二這天,我去丁家樓子打水。這丁家樓子的水是優質純粹的山泉水,TDS檢測的數值是35,每天來接水的人絡繹不絕。
加之丁家樓子背依九仙山,又是蘇軾曾建白鶴樓的地方,現有白鶴樓遺址以及蘇軾的多處題刻,還是《金瓶梅》作者丁惟寧的故居,存有全國唯一的石榫石卯結構的祠堂—丁公石祠。因此觀景順帶打水,就成了很多遊客和驢友的選擇。
在村西頭山腳下,我路遇慕名而來到此探路的山陽的帥哥小馮,我就邊走邊向他介紹丁家樓子的歷史與文化。
小馮一邊聽我講,一邊主動幫我打水,又幫著把水提到車旁放進車裡。
看小馮饒有興趣,人也實誠,我就說,你沒事,咱就爬爬九仙山吧,聽說丁家樓子後邊有條步道,能夠直接上山。他欣然同意。
於是我們兩個就順著村頭的路走到了山跟前。
在一棵老杏樹下,有塊指示牌,上面顯示,往西北方向就是九仙山的著名景區老母閣。
我們就從這裡開始登山,這一登山不要緊,簡直就是進入了仙境!
這裡雖然就是九仙山,但並不屬於景區範圍,應該算是野山吧。
雖說是野山,但登山的小路還是清晰可見的。
沒爬多遠,就感覺別有洞天。山路就隱在鬱鬱蔥蔥的松林之中,路兩側時不時地就會閃出奇形怪狀的巨石。透過松林的縫隙,就會看到一箭之遙的五蓮山如一塊巨大的屏風佇立在東方,丁家樓子村在山的懷抱中屋舍儼然,炊煙嫋嫋,安然祥和。
山路順著山溝往上延伸,時隱時現,時斷時續。每登一步,都會有驚喜的發現。山的奇詭,石的怪異,令人目不暇接。
我曾數次走進九仙山景區,對於景區裡的奇峰異石可謂印象頗深,但在這景區的外圍,竟然感覺奇石之多,景致之異,與景區相較,似乎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行走在這靈秀之地,沐浴著初春溫煦的陽光,吐納著山間清新的空氣,我們一路都在感嘆——值!
越往上走,視野就越開闊,景色越綺麗。
一座座山峰或直立陡峻,或群石簇擁,或一柱擎天,或異峰突起,群峰競秀,峰巒疊翠……一塊塊奇石或拔地而起,或孑然孤立,或形如巨獸,或化作人物……怪石迭出,石破天驚!
走近山巔,老母閣近在咫尺。原來這裡距離老母閣竟是如此之近!相傳,九仙老母是泰山老母碧霞娘娘的姐姐碧慈娘娘。最早的時候,九仙老母安座在諸城市的常山,一天,赴瑤池盛宴,途經九仙山,發現山明水秀,景色絕佳,花香鳥語,遠離塵世,是一個修禪論道的好地方。於是按下雲頭,在九仙東南方安座立祠,這就是當地傳說的「九仙老母安座」。
就在老母閣的那面不遠處,還有一個九仙老母的梳妝樓呢!
那是一座山峰,遠看就像嶙峋怪石壘砌的樓宇,巍峨挺拔,聳入雲端。
據下山後見到的護林員老丁大哥介紹,這梳妝樓看著極其險峻,但是有路通到那裡,早年間山巔下還建有一廟宇。傳說老母梳妝時,就以東海為鏡。因為在梳妝樓,晴天時是可以清清楚楚看見東海的(當地人習慣將黃海稱東海)。
可不是嘛,神仙居住之地,可不就是仙境!我們誤入仙境,在仙境裡走一遭,豈不也成了神仙了!
我們在山頂逗留了半天,沒有再往景區裡走,而是原路返回,約定有機會再來九仙山,做一次更有準備的深度遊。
下山後,我們又遇到站在溝谷上方巨石上正在直播的網紅丁超書記,以及一群剛剛來到山下的遊客。
我和他打招呼,問他野鶴泉在哪裡,因為我上次拜訪蘇軾白鶴樓時,沒有尋到野鶴泉的位置。
丁書記熱情地給我指明位置,又從巨石上下來,走到野鶴泉給遊人和網友做介紹。
原來這野鶴泉就在郯城大地震留下來的遺蹟之一——硯臺石的上方不遠,而這「野鶴泉」乃是丁惟寧之子丁耀亢所題,丁耀亢的字就是「野鶴」。原來,我們接的水,都是從野鶴泉流過去的。
我不禁感慨,奇山秀水,美麗傳說,怪不得蘇軾感嘆「奇秀不減雁蕩」!
(作者簡介:席波,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個人壹點號「微風又起」榮獲齊魯晚報2022年度十大壹點號「年度新見」。著有散文集《故鄉 他鄉》、《愛到深處 春風化雨》,作品散見於《齊魯晚報》《山東教育》《泰山晚報》《教育時報》《桂林日報》等報刊。)
壹點號 微風又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