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運河合肥段不同地區的寬度(安徽發布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
2023-10-15 15:35:42
江淮運河合肥段不同地區的寬度? 本報訊 (首席記者 洪曙光)4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沿線森林質量持續提升,各類自然保護地和溼地得到有效保護修復,形成連續完整、結構優化、功能完備、景觀優美的生態廊道,流域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健康;帶動長江流域、沿淮和皖北地區、江淮分水嶺地區和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地區完成增綠擴量80.2萬畝,提升森林質量1552.1萬畝,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江淮運河合肥段不同地區的寬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淮運河合肥段不同地區的寬度
本報訊 (首席記者 洪曙光)4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沿線森林質量持續提升,各類自然保護地和溼地得到有效保護修復,形成連續完整、結構優化、功能完備、景觀優美的生態廊道,流域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健康;帶動長江流域、沿淮和皖北地區、江淮分水嶺地區和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地區完成增綠擴量80.2萬畝,提升森林質量1552.1萬畝。
《意見》提出,整體提升長江生態廊道,帶動沿江流域生態修復。持續開展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專項行動,全面完成沿岸廢棄的碼頭、廠區、礦山等復綠任務,加快推進長江幹支流兩側宜林荒山荒地、石質山地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積極營造護堤護岸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採取工程、生物等多種措施進行流域生態修復,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溼地保護率。嚴格保護天然林和公益林,大力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優化森林結構,不斷提高森林質量和林地綜合生產力。全面提升皖江森林城市群和各類自然保護地建設水平。
《意見》要求,全面完善淮河生態廊道,優化皖北農田防護林體系。全面加強淮河幹支流兩側植樹造林,進一步優化林種樹種結構,深入推進沿淮蓄滯洪區、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持續實施採煤塌陷區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和石質山綠化攻堅行動,不斷提升森林、溼地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優化林網布局和林帶建設方式,全面構建優質高效的農田防護林體系。積極採用優良鄉土樹種,加快建設森林城鎮、森林村莊。
《意見》強調,加快建設江淮運河生態廊道,促進江淮地區生態改善。全面推進沿線丘陵崗地和荒坡荒地造林,積極營造護堤護渠林、生態景觀林和特色經濟林,加快改造低產低效林,加強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著力構建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充分利用城鎮周邊的閒置隙地和村莊範圍的零星空地,實施規劃建綠、見縫插綠、拆違還綠、庭院增綠。
《意見》要求,精心建設新安江生態廊道,推動皖南地區森林質量升級。切實解決現有林分過純、密度過大、質量不高等突出問題,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正向演替和功能提升。積極營造混交林,形成層次豐富、季相分明、色彩多樣的森林景觀。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穩步改造松樹純林,嚴密防控松材線蟲病災害,有序推進疫木伐除區生態修復,整體提升森林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