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課文原文(臘八粥的來歷)
2023-10-16 00:17:02 3
臘八粥課文原文?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臘八粥課文原文?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臘八粥課文原文
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
1.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於佛教。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也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慄、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並延續至今。
2.另一種說法是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院煮來供菩薩的一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佛教中臘八粥的故事來自牧牛女供養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農曆臘月初八這一天,以五穀及諸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相沿至今,此習俗漸漸廣傳至民間,一般人家也大多要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成為民間風俗之一。
3.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擴展: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 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芸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