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溪飛崖傳說
2023-10-15 19:23:34 2
卻說正在這玉皇大帝與他兒子們搞得不清的時候,這西天佛祖正在靈山講經說法,講到精妙之處,眾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天、人、阿修羅皆大歡喜之時,忽聞東土世界,天上人間一片混亂,善惡不分,忠孝不行,天怒人怨。佛說「觀自在菩薩,你觀東土善惡因果如何?」,那觀音走出山門外一看,早已明白事理,返身合掌躬身道「我佛慈悲,東土合當重墜輪迴,再入人道,需得我佛慈悲前去點化,度得有緣之人」,佛說:「觀自在菩薩,你即看清那混濁世界,當是有緣,你就前去度得有緣人,成就你一番功德,如何?」,觀音合什曰:「遵我佛法旨。」
且說,這觀音一路行來,只見得,這東土世界江河沽竭,獸死人亡,一片悽涼景象。那觀音雖有淨瓶甘露,可這是天意不可違,只得萬事隨緣,萬般由命。這天觀音來到黃河邊上,看到河邊一對老夫妻,在河邊任勞任怨,廣結善緣。觀音仔細看來,知道他們夫妻將是她此行得度第一人了,因此,她化作一個白須老人,就贈送一粒葫蘆種子,成就未來人世之祖——洛神娘娘洛神爺爺。而後觀音賜封黃河老夫妻為「黃河土地」,永受人間香火!這也就是世上沒有一尊神象土地神那樣與人們關係密切,只要有人在必立土地堂。而且這土地神位雖小可掌管人間萬事萬物,也就是說,土地神職位最多,名稱也最多,同時有土地公公必有土地婆婆。因為她們是人類始祖之母,當永受人間供奉。這且不說。
這天,玉帝著張果老打折這馬桑樹,不想為馬桑樹原是天地間靈根,上頂著天,下立著地,與五嶽同為天擎天之柱,如今被上仙打折彎腰,因此使得天翻地覆,也是合當人間輪迴,天命使然,將這天河之水全傾人間,天下漲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水,淹死世間萬物,洗淨一切人間怨汙,然再還一個郎郎乾坤,人間淨地。也幸得觀音慈悲度得人間之種,留得這萬物之靈。
觀音在這濤天大水之中,腳踏蓮花,手持楊枝淨瓶,念著「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環視天下。這不,七七四十九日過後,洪水雖然退去,洛神留得百家之姓,可這無邊澤國,人們如何生存啊。因此,觀音受命傳給大禹父子治水之法,疏通這江河湖海,讓這天下分為三山六水一分田,人們才得以生存下來。後來,觀音因度東土有功,就留在東土,繼續尋度有緣人。因此觀音一直到現在都是東土人們最敬奉的菩薩。
這天觀音來到神州楚國之地,發現武陵山脈深處,有一萬脈歸祖之靈地,本應在千年之後出福大命大之人,享受萬世尊榮。可惜有一烈馬成叛離之勢,難得成全這風水寶地。觀音明白,天地都不全,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更沒有萬年江山不改的朝代。人常說「江山本無主,有德者居之」就是這理。再說,天下洪水雖被大禹治好。可就在這靈脈聖地上遊,因條條溪流匯集於此,被這一烈馬橫阻於此,使得河水不得暢通,長時間裡仍是一片汪洋。觀音心想,我不在此做點古蹟,人們難以信服我佛靈驗,於是,從淨瓶中將楊柳枝對烈馬一點,那烈馬驚跳一起,使得山下河流一下洞穿而過,成為穿山河流奇觀,人稱自生橋,這回頭烈馬人稱飛崖閣。
正因觀音菩薩在此顯靈洞穿此河,因此後來人們就叫這條河為靈溪河。而千年後,土司王在這萬馬歸朝之地建都八百餘年,皆因觀音顯靈點化,留下聖脈靈跡。相傳土司王為了成就這萬年聖靈之地,派人在飛崖閣下石壁上,栓上鐵鏈,硬要將這匹烈馬拉回老司城方向。可惜天意難為,終究沒有成就萬年夢想,清雍禎改土歸流後,八百餘年土司終歸聖朝一統。
至今老司城上遊還存有「神仙打眼」、「摸字巖」、「七裡金佛」等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