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上一堂天道不公是常態(給學生上一堂天道不公是常態)
2023-10-04 03:06:43
「我不去,我不去…」剛到教室門口,就聽到哭聲。
一個學生眼睛通紅的現在門口,不願意進教室。
我和藹地問:「怎麼啦?」
旁邊的家長說:「老師,您是班主任嗎?」
我說:「是的。」
家長說:「老師,您好,他有點失落。」
我心領神會,告訴家長:「沒事兒,你先回去吧,我來跟他說。」
家長安慰好學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我說:「你叫什麼名字啊?」
他抿著嘴不說話,頭微微側朝一邊。
我說:「你先進教室,聽我上完第一節課,如果不滿意,我立刻給你換到實驗班,怎麼樣?」
他看著我不說話。
我說:「來吧,先進來再說。」
他挪動腳步進了教室。
隨著PPT上不斷切換的榮譽和成就,同學們安靜下來了。
不時還有人小聲地驚嘆著,這過程裡我沒有說話。
那個帶著不甘進入教室的孩子也出神的看著PPT。
下面,我開始了我的關鍵表演,一場精心準備、無數次練習的演講。
同學們,你們一定覺得老師很優秀吧?
不是的,這不代表優秀,只是代表老師曾經優秀過,這是優秀的歷史。
忘記它吧,我們要重新開始了。
一個人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歷史,才能得償所願。
你來到這裡,不是因為你現在學習不好,只是因為你過去沒有學紮實。
這不是你的缺點,人是沒有缺點的,但有特點,所謂的特長就是突出你的特點而已。
你剛進校被分配到這裡,你是不是不甘心,覺得自己被埋沒了?
是的,這就是你體驗人生的第一次不公平。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不公平,雖然學校不是社會,但學校就是社會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作為老師,我必須讓你看清現實,並交給你應對的方法,但絕不是讓你看透這人世。
縱使不公平,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繼續被人安排,我們必須力挽狂瀾。
所幸,我們班全體老師沒有讓你們失望,請看他們的簡介。
我們會拼盡全力,讓你們縮短差距。
老師只想告訴你,天道不公是常態,但事在人為必須是我們的持續狀態。
在不公平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殘酷的現實,還能獲得更加清晰的動力和方向。
那就是那不認命的動力和奮勇向前的方向。
老師知道同學們的不甘心,現實如此,我們何不把它當成是命運給我們的考驗呢?
我想跟你們分享一句話:「命運給了我們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為了讓我們用一生去創造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同學們,這不是雞湯,也不是傳說,而是現實。
我們正在實現的路上,帶上你的信心和勇氣,跟著我,我們一起破釜沉舟。
帶著一股必勝的決心,我找到了任科老師。
幸運的是我們的科任老師,一個個都是熱血青年,在我的鼓動下,都蠢蠢欲動。
我用這個不甘心的學生,激起了他們死磕到底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
第一個學期,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卷」。
期末,看到了想要的成績,帶著喜悅,專門給孩子們開了班會。
用PPT展示了每一位同學的努力過程、收穫的結果。
同學們看著自己的變化和老師的評價,所有所思,加持一些煽情的言辭,孩子紅了眼、溼了臉。
最後,展示班級的得失,每一次比賽、每一次進步、每一個瞬間都一一記錄,用數據的形式體現出來。
看著孩子們激動的神情,我說出了我的心裡話。
同學們,老師做這些不是為了炫耀,只是想告訴你,這就是教育的價值,並不只是讓你多考幾分。
老師們用自己的行動和你們的實踐給你們上了一個堂題為《天道不公,但事在人為》的課。
老師希望,當你以後遇到挫折困難,或者人生走到低谷時,可以想起這個班,想起這堂課。
想起我們曾經在不公平和低起點中,是如何一步一步追趕和超越的?
希望它能讓你相信自己就是那個絕地反擊的主人翁,能讓你從回憶中看到希望,獲得力量。
這就是老師存在的意義,這才是教育要傳承給你的永不褪色的信念。
經此一拼,我也領悟到了教育的深層含義。
教育就是帶著孩子們體驗付出的艱辛、感受努力的痛苦、體會收穫的不易。
又一個學期開學了,曾經那個哭紅了眼的孩子,蹦蹦跳跳地進了教室。
我逗他:「想去哪個班?老師幫你,你現在成績那麼好了,誰都想要你。」
他堅定地說:「我只想在這個班!」
一個學期,我們逆襲成功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我總結這一次的經驗,主要有兩點。
一是,演講的功效,二是,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
在此之前,我是不在意演講的,上課又不是表演,要演講幹什麼呢?
但是,這一次的經歷,又一次讓我深信,演講的效果不亞於一堂優質課。
對於初中生而言,他們本身就有著很強的表現欲。
如果能加上一些渲染,把表現欲轉移到學習上,那就是一種內在力量,無堅不摧。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這個技巧的。
記得那天,學校通知我接一個畢業班,我心裡是忐忑的,因為最後一年接,很考驗自己的水平。
剛好刷到一段視頻,正好是一段《超級演說家》的演講視頻。
聽得我都入了神,感覺很受感染,於是,我專門去翻了《超級演說家》的完整視頻。
一看就是一個小時,完全沉浸在其中,演講者全是大學生,講得那麼精彩,那麼深刻。
我就想,我一個工作很多年的人都能被感染,那些小小的孩子們,一定也會被感染的吧。
於是,課前我準備了一個稿子,通過百度的幫助成型了。
大聲讀了幾遍,感覺還很好,於是,開學前,把稿子背熟,走進了教室,開始了我的演講。
這一節課,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演講的重要性。
這一節課,孩子們對我的好感提升了一個新高度。
班主任激動地找到我說:「你是使了什麼迷魂術,讓這一幫小調皮轉了性子啊?」
我哈哈大笑:「沒什麼啊,可能我們確實有緣分。」
後來,在成績上下功夫,中考成績出爐,這個班的數學成績逆襲成功,考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最高分。
當然,不是靠演講就能提分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但是,演講能讓孩子們心甘情願地努力,這就是演講的意義。
而老師的意義就是精進自身的專業能力,沒有專業能力護航,拿不出讓學生信服的成績,演講再精彩也只是空談。
演講功底能給學生建立精神上的安全感,專業功底能幫助學生建立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兩者結合,就能發揮最大的功效,給予學生可靠的安全感。
我很喜歡一個詞:「一專多能。」
這個詞語用在老師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都說老師要站得了講臺、降得住學生、破得了案、勸得了家長…
要集多重角色於一身,但最主要的還是「講臺」。
必須專於「講臺」,精於「講臺」,這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
沒有「講臺」,我們什麼都不是。
但只有「講臺」,我僅是一名「教書匠」。
一專多能,就是智慧的化身,教育就是智慧的傳承。
我們必須一專多能,教育才能成為事業,而不是工作。
我們必須把工作當事業,才能找到為之努力的動力和幸福感。
願我的同行們都能幸福工作,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