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林黛玉作文
2023-10-04 09:27:34 1
林黛玉生得傾城容貌,兼有曠世詩才,名列「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如今已經成為形容女子多愁善感、多病、身體虛弱、愛哭的代名詞。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我眼中的林黛玉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我眼中的林黛玉】
看《紅樓夢》是我的一大嗜好,我對林黛玉是很偏愛的,覺得她是我心中那顆最美最亮的星,就像天狼星一樣有魅力,吸引著我。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論言行、舉止都是對的,就連她的缺點在我心中也是對的。如果真的討論起她,我還是會實事求是的。
說起林黛玉,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長得美。的確,她長得特別美,尤其是她那張櫻桃小嘴十分標準,小時候姐姐就告訴我林黛玉的嘴是最標準的櫻桃小嘴,如今我更是確信她的那張嘴是世界上最美的嘴了。她的文筆流暢,詩給她添上了一層心靈的純潔,猶如給星星鍍上一層亮晶晶的光芒。她的詩優美、抒情、典雅。她敢於表達自己,詩就是她表達的方法。她寫的詩精悍而不露鋒芒。林黛玉喜歡表現自己,雖然在古代女子是不能上學的,不認字最好,但是她敢於挑戰,敢於向封建社會挑戰,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但是,她也有缺點,就像一壇淨水,無端的滴了兩滴墨水,便不清澈、不純淨了。她太小心眼了,遇到不合心的事兒便生氣、哭,因此才會多災多病。她不會等人接物,對大多數人都不太和氣。
這就是我眼中的林黛玉,她是個很美,有文採,這就是我眼中的林黛玉,她是但也有缺點的人。
【篇二:我眼中的林黛玉】
淚,無聲無息地從臉頰滑落;
花,似乎在悽涼地講述著什麼;
心,被封建之籠牢牢困住;
愛,終成為男女之間空相思。
——題記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就是《紅樓夢》的開卷詞,它講述一對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悲劇。
黛玉與寶玉既然在冥冥之中註定要來相遇,以來報上輩子的灌溉之恩,為何終要分離呢?黛玉的眼淚在死之前都快流幹了,也未能把上輩子之恩報完吧……
既然報不完,為何不讓他們長相廝守呢?「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逝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云兩不知。」這暗示了黛玉一生的坎坷和她的多愁善感,不是嗎?
黛玉清高孤傲,多愁善感,可是,這些都是因為封建社會呀!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賈家人的心目中只有寶釵才是最完美的兒媳,而寶釵做了寶玉的妻子,只不過是因為賈府勢力強罷了,從未想過什麼是幸福,什麼是愛!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不僅是晴雯的悲劇,也是黛玉的悲劇,她為愛情熬盡了最後一滴眼淚,也沒有和寶玉結成良緣,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有多少男女成了犧牲品?
寶釵,只不過是順從於封建社會思想罷了,為什麼她有那們多人支持呢?寶玉喜於女子打交道,他愛女子廣泛,並未讓黛玉知道,她才是寶玉心中的唯一。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是呀!為何已註定要分離,卻還要相遇呢?
林間,黛玉悲愴的歌聲又傳了出來……
【篇三:我眼中的林黛玉】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林黛玉原是衰落的「清貴之家」的女兒,很早就死了母親,到賈府後又死了父親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女,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而且先天病弱,整天與藥鍋相伴。環境的惡劣、勢利,使她多愁善感。在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境中,她常常是「無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長嘆,且好端端的便自淚不幹的。」作為封建社會中的女子,她有獨到的人生見解,具有詩人的敏感的氣質和奇逸的文思,生就的伶牙俐齒,鋒芒畢露,從不趨炎附勢,而且反抗著社會對她的迫害。她以落花自比,始終保持著高尚的情操,執著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個性自由。「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蔑視功名,反對封建的黛玉一生以淚洗面,在生命和理想絕望的邊緣,卻反常地出現了笑容,她以笑來結束她哭的一生。
諸多看紅樓的人,一般是不能理解林黛玉的性格,覺得她那麼狹隘、小氣、愛哭、無緣無故耍小姐脾氣,不得人心。可我卻認為我們對於黛玉典型性格的許多特點,不能抽象地去看,而是要把她放在產生她那個貴族社會的典型環境加以分析。我眼中的黛玉,勇敢、對自由理想熱烈追求,但,封建勢力扼殺了她的生命。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篇四:我眼中的林黛玉】
在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女性形象,她長著一對「鬢煙眉」,一雙「含露目」,她有著「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時如弱柳扶風」的美貌。曹雪芹在書中透過寶玉之口盛讚她「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就是林黛玉。
黛玉是個如水般的女子,她有著流水般的才華。在水邊,她詠出了《葬花吟》,在水邊,她寫出了《唐多令》,又是在水邊,她對出了「冷月葬花魂」的絕佳之句,她如水一般聰明靈秀。
在黛玉的身上,同樣有著如水般的純真和善良。香菱起了學詩的興致,寶釵譏她「得隴忘蜀」,而黛雲不但親臨傳授她寫詩的技法,還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詩集借給了香菱。黛玉深知在賈府生存的不易,於是別人給她一點點的關懷,她會記在心裡,加倍地去回報。蘅蕪苑的婆子給她送燕窩,她會笑著賞給來人幾吊錢。小丫頭佳蔥也說,有一次她去瀟湘館,看見黛玉給丫頭們分錢,黛玉見她來了,也抓了幾把給佳蔥。可見,黛玉「心胸狹隘」的背後藏著一顆火熱的心。她不是出於寶釵的世故,而是發自內心的友好。
黛玉還有著水的直率。對於襲人和寶玉不可告人的關係,別人都諱莫如深,她卻敢一語道破,對襲人說:「我只當你是嫂子。」她的率真酷似丫環中的晴雯。
百年來,許多讀者感嘆黛玉的早逝,這固然可惜,卻讓這個才華橫溢、善良率真的水樣女子永遠定格在我的眼中。黛玉不愧為一株遺世獨立的絳珠仙草。
【篇五:我眼中的林黛玉】
弱質纖纖,風韻淡淡,林妹妹便以這個形象走進我的視野。不知道如何直視這個世界,只能自己努力抬起驕傲的頭,任憑寂寞、疼痛似紫色滕曼一樣在身後糾纏蔓延。別人都說她似只刺蝟,拼命地用刺來保護自己,而我認為,她,不過是只蜜蜂,蟄了別人又何嘗沒有傷到自己?
一襲白衣進了賈府,便奠定了她一生的色調:白。她如一片白色羽毛,飄然而至,又隨風而逝;她如一場晶瑩小雪,輕舞而落,又見陽而化;她如一朵清雅百合,沁心而爽,又香消而逝。然而,她那短暫卻蒼白的生命卻有著奪目的紅,那是她用盡顯血染紅的啊!
海子說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溫暖的微風吹拂臉龐,她的心也會如小小的雛菊一般綻開,可她從不打開心房,讓人欣賞;當明媚的陽光翩然而至,她的眉也會如彎彎的新月一樣迷人,可她從不輕抬下頜,讓人凝視。
我不知道,她為什麼只願縮在冬天的角落裡,而不願轉過身去,迎接春天;我不知道,她為什麼小心翼翼,而不願試著去改變,或許命運的輪盤會被驚動;我不明白她為什麼冒死追逐,而不願停下仰望。但我清楚的是,她在用靈魂唱歌,在用生命作畫。她想用透明的靈魂照亮黑暗的長路,她想用纖細的手指剝開自由的窗扉。
浮華之景,櫻色飛舞,有那氤氳之氣,似霧非煙;桀驁之紅,錚然而立,唯有赤色染天,映乾坤。
靡靡之音,喧然襲來,化為醉人之酒,醉人離意;漣漪清水,醒人淨濁,實為幽歌一曲,席慕榮。
看,那是她殷紅的血之紅;
聽,那是她幽長的魂之歌。
【篇六:我眼中的林黛玉】
你是桃花,新紅凝碧。你是芙蓉,風露清愁;你是一縷不朽的花魂,你是一曲曼妙的琴謠。
你有讓西施自慚形穢的容貌,有讓比幹自愧不如的心機。你雖是凡身,卻超然脫俗,不食人間煙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你是
青埂峰下甘露澆灌的仙草,是知恩圖報的絳珠仙子。
你是一縷渾然天成的詩魂,多少人豔羨於你?海棠社裡,你奪魁菊花詩;凹晶館邊,你吟出「冷月葬花魂」的千古絕唱;沁芳橋畔,你荷鋤葬花,用淚作墨,在滿地桃瓣上寫下詩篇……秋窗下,冷雨連綿,燭已被蠟淚淹沒,銀紅的霞紗早已溼透。羅衾裹不住瘦比桃花的身軀,鸚鵡不再重複悲戚的詩詞。
你是為報恩鬱郁終世的情痴。青埂峰下,你與神瑛侍者緣定凡塵。若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你便是淚砌的身軀。《禮記·檀弓》曰:哭有二道:有愛而哭之,有畏而哭之。你將淳淳甘露化作清淚,以報前世之恩,致於終生鬱鬱寡歡,在瀟湘館的簌簌竹響中淚盡而死。若你的魂魄能俯瞰人世,可知那怡紅公子為你的死似痴似狂,傷心欲絕?
最後一滴淚流盡,詩稿焚化成灰,沁芳橋畔的桃花為你落了一地。瀟湘妃子,你是否肋下伸出雙翼,隨飄零的花瓣去了天盡頭?那裡,又可曾有一座香冢,是你一抔淨土掩下的桃花豔骨?「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林顰顰,你的剎那芳華永遠留在那花冢之中,任風來雨去,花開花謝,蒼老再也侵蝕不到你!那一片豔似紅霞的桃樹,永遠不會消亡。「幽僻處,可有人行?
點蒼苔,白露泠泠。「湘妃竹林的盡頭,可有兩株懸著玉帶的枯木?薄命司的金陵釵冊,早已記下你的歷史。
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你漸行漸遠。林黛玉淚已盡,百花池畔,是永遠微笑的絳珠仙子。桃花行,一去不返。紅顏未衰先死,卻留下一縷花魂,在沁芳橋畔,繚繞不散。
【篇七:我眼中的林黛玉】
形容——猶如海棠般嬌可;
情懷——猶如菊花般傲視孤高;
嘆息——猶如柳絮般飄落;
淚痕——猶如桃花般紅綃香斷……——題記
桃園深處,默默葬花,花香襲人,面容嬌豔,數以的淚水從眼角墜落,不斷……漫天飛舞的花瓣飛旋著,幽幽飄零,似乎講述著如詩歌般雋永、如琴海般撩人心弦的故事。
忘卻不了寶玉在繁花中飄逸灑脫,青春洋溢的身影;忘卻不了寶玉春花,鑽石般閃爍的笑靨;忘卻不了夕陽西下,一起在餘暉中漫步,腳踏綿綿花葉而行。然而,一切的一切,在不知不覺中灰飛煙滅。曇花一現,咫尺天涯,每一次的相逢卻常常是美麗而令人哀嘆的錯誤。「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整日整夜思念,每分每秒牽掛,怎麼可能不比黃花瘦?但即使是縷縷哀愁,也磨滅不了兩人相印的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難道不是對兩人愛情最生動的詮釋?思念像在天空迴蕩的歌聲,永遠未曾一斷,未曾後悔……
人的一生為何如此短暫,還沒有真正地開始就已經到了尾端,黛玉是來還淚的,這已成無可否認的事實。前世的姻緣恩德未盡,後世又將他們牽扯到了一起,就似牛郎織女被永隔銀河兩岸。好冷酷,註定要分離,為何還要相守?淚水不是永遠哭不盡的,黛玉就是把淚水哭盡還了前世的灌溉之恩。如此悲痛的離別,如此悽楚的涼意就連瀟湘館外的斑竹們似乎也在哭訴,令人悲憐……
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我們沒有巫師的水晶球,沒有潘朵拉的魔盒,沒有人能夠決定沉淪,沒有人能夠決定命運。也許,只有彼此間不再相見才是最後的歸宿。談笑間,真的,一切都停格了,悲與喜似乎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讓人「哭笑」……
似乎我也明白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悲痛不能解決一切離與分。即使結束了什麼,也不要悲觀將自己鎖壓。沉默,悲傷,痛苦,只是上天一次玩笑的終止。結束了,不必再留戀什麼,找什麼能夠讓自己宣洩的方式,而應該保持一顆純潔的心。千萬不要將自己的幻想破滅,追求也許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魔法,比悲傷這些令人痛心的小角色好一千倍,甚至一萬倍……
最後請記住一句話:昨天代表的是已消逝後的留戀,而明天象徵的卻是憧憬的希望。珍愛自己,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讓自己重新變得璀璨,變得輝煌!
【篇八:我眼中的林黛玉】
「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林黛玉是《紅樓夢》中重要人物。
在我眼中,林黛玉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才女。
黛玉自幼失去父母,在賈家安心住下。在與眾人初見時,就給大家留下了不凡的印象。
黛玉其談吐不凡,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只可惜體弱多病。但頗有知識,在「海棠社」中大放異彩,讓人讚嘆瀟湘妃子的實力。
林黛玉貌美如花,飽讀詩書,讓賈寶玉對她念念不忘,賈母對她十分疼愛。可她終有自己的苦楚,父母早早離去,卻又偏偏到了這四世同堂的地方,雖有眾姊妹相陪。卻難免觸景傷情。
林黛玉生活很快樂,但臨終時又有幾人記得她?因寶玉和她多年的情分化為泡沫,寶玉娶了寶釵,她變燒毀詩稿,斬斷一切情絲,就這樣離開人世。
林黛玉,一個可悲可惜可嘆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