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2023-10-04 09:58:49 6
篇一: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蔣金成
合上《誰動了我的奶酪》,我感慨萬千,仔細品味其中蘊藏的高深哲理,我已沉醉在這本書中——
眼前,是一座迷宮,住著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都為奶酪奔波操勞,因為奶酪就意味著幸福。可是迷宮就是迷宮,每一站,可能使人興高採烈,可能使人灰心喪氣,也可能使人心驚肉跳。有一天,他們到了奶酪C站,發現了許多奶酪,小矮人過於依賴,沒有發現奶酪逐漸消失,而老鼠們卻早已注意到變化,做好了充分準備,終於,奶酪C站的奶酪被他們吃完了,老鼠去了新的地方尋找奶酪,而且很辛運的找到了有更多奶酪的F站,又過上了幸福生活。哼哼、唧唧抱怨了一陣,唧唧決心放棄C站去尋找新的奶酪,波折後,他成功找到了F站。
有時候我們會想嗅嗅,及早嗅出變化的端倪;或者像匆匆立刻採取行動;或者像哼哼擔心事態的惡化而否認、抵制變化;或者像唧唧發現變化可以帶來更好的生活後學會及時地調整!不管我們是其中哪一個角色,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在這個迷宮般的世界裡,品味奶酪,品味成功。
我更像唧唧,要吃到抑制變化帶來的苦頭才肯變通。
如果誰都像我這樣,那潮流也就無人追趕,創新也就無人實踐,誰都會害怕四處碰壁,埋怨也就佔有了我們的時間,我們的心情自然糟糕。想一想,球員不能埋怨主客變化,歌手不能埋怨合唱與獨唱的變化,我們也不能埋怨抑制天氣的變化。世上變化何其多,而能立即隨其變化的人極其少,嘆!變化建立於仔細的觀察與對比,沒有仔細的觀察與對比,那變化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隨著變化而變化,也就是:拋棄舊的觀念,才能找的新的奶酪。如何對待變化註定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篇二: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今天我來到了書店。忽然我發現一本《誰動了我的奶酪》,並且還有許多也在看這本書。看到了這麼多人看這本書,我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誰動了我的奶酪》裡的主人公是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其中嗅嗅、匆匆是小老鼠,哼哼、唧唧是小矮人。故事發生在一個遙遠的地方,四個小傢伙為了填飽肚子和享受樂趣,每天在一個奇妙的迷宮裡跑來跑去,尋找一種叫「奶酪」的東西。他們四個每天都在迷宮中度過,尋找著自己喜歡的奶酪。他們用各自的方式尋找著奶酪。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們終於在奶酪C站找到了各自想要的奶酪。他們擁有了奶酪,就擁有了幸福。日子一天天過去,奶酪一天比一天少了。嗅嗅和匆匆對這種變化是有了心理準備,他們每天都四處聞一聞,抓一抓,看看這個地方和前天有沒有區別。他們及早就離開了奶酪C站,去尋找別的奶酪站。兩個小矮人沒有行動,而是在那裡等著奶酪。就這樣等也不是辦法,所以唧唧很快也出去找奶酪。唧唧再三勸說哼哼也去,可是哼哼就是不去,哼哼覺得在C站更安全。唧唧只好一人踏上了尋找奶酪的路。在唧唧忍受了幾天飢餓,經過了一翻努力後,終於找到了新的奶酪站——奶酪N站,在那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唧唧為了鼓勵哼哼,在迷宮的牆上寫了好多鼓勵的話,希望哼哼也來,和他一起過幸福的生活。你說,哼哼會來嗎?
讀完了《誰動我的奶酪》一書,我感慨萬分,它教給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處理變化的絕妙方法,教你怎麼來應對變化,我想: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應當學會這樣做。事情總在變化,當變化時,問一問自己是誰動了你的「奶酪」?不管我們選擇哪一面,我們有共同的方面,那就是:在「迷宮」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幫助我們在變化的時代獲得成功。
篇三: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讀著《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給人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但是當你停下來思考的時候,你的心情就會變得凝重起來。
故事中出現了四個人物——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嗅嗅總是能及早的嗅出外界變化並及時作出反應以適應變化,而匆匆總是能根據嗅嗅的指示快速做出行動,發現新的奶酪。它們兩個頭腦簡單,所以考慮問題也很簡單,而我們總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唧唧是個講義氣的好哥們,但他心裡始終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而不是為了朋友的面子失去自己的個性,失去自我本色,他最終離開了哼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很快找到了奶酪N站——那裡有很多的新式美味奶酪。最可憐的當數哼哼了,當奶酪不見時,這個貪圖安逸的小傢伙,被驚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當朋友勸他開始新的冒險時,他卻顯得如此害怕,整天沉迷於對過去美好的日子的回憶裡,總是幻想不見的奶酪會再回來。
我在思考我自己更象誰,我身邊的朋友又象誰。毫無疑問,大多數人不喜歡變化,他們喜歡安穩的過日子,我自己也是。但生活總是不斷變化的,不管你是否願意,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對變化的態度。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我們時常會感覺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但是,誰又會時時刻刻地準備,誰又會常常居安思危,誰又會跟著變化而變化,為「奶酪」而堅持不懈地追求呢? 我覺得這本書在我眼中更像一位智者。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髒的鏡子前,不能看清楚自己的模樣時,他就用一條乾淨的毛巾循序漸進地擦去鏡子上的汙痕,讓困惑者發現困惑的根源所在,從而走出困惑。
世事變化本無常,《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一個最簡單的應對方法:把跑鞋帶在身邊,時刻準備穿上它,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迷宮」中奔跑,探索,努力地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奶酪」。
篇四: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講的是四位主人公——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生活在一個大迷宮裡,他們為了填飽肚子四處尋找奶酪。後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找到了有很多奶酪的C站,於是他們把家搬到了這裡。
可是,突然有一天,奶酪C站的奶酪被吃完了。哼哼和唧唧決定把拿走他們奶酪的人找出來,而嗅嗅和匆匆決定去尋找新的食物。終於,他們成功了,嗅嗅和匆匆找到了奶酪N站,而哼哼和唧唧卻還在尋找那個拿走奶酪的人。
讀完這本書,我陷入了沉思。為什麼嗅嗅和匆匆得到了奶酪,而哼哼和唧唧卻得不到奶酪?後來,我明白了,所有美好的東西都不是永遠的,要敢於去發現新的事物。我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
我認為,故事裡的奶酪是對我們生活中所追求目標的一種比喻,它可以是一張特優生獎狀,一個好成績。但是,如果你得到了奶酪,就在奶酪上原地踏步的話,你的奶酪將會被人拿走。相反,如果你得到了奶酪卻還在繼續往前走,不但你的奶酪不會被別人拿走,反而會越來越多。
於是,我下定決心,在新的學期裡,要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文章在報紙上發表的越來越多。加油,我要開始努力了!
篇五: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我的書櫃是一個「大家庭」,裡面有:《苦兒流浪記》、《淘氣包馬小跳》……但是,我最愛看的還是《誰動了我的奶酪》。
這本書是由美國著名作家——斯賓塞詹森博士寫的。裡面講了四隻古靈精怪的「小精靈」尋找奶酪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覺得,兩隻老鼠要比兩個小矮人做得好,因為兩隻小老鼠並不比小矮人聰明,所以思想也簡單,把任何事情都簡單化;而小矮人雖然比小老鼠聰明,但是他們複雜的思想卻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這又何嘗不是前進道路上的阻礙呢?
生活中,我們進入了小學,也要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奶酪」——能力。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的死讀書,而是要靈活運用知識,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未來,在學校裡,我們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來鍛鍊我們的適應能力,反應能力……也許,你像嗅嗅一樣有著超乎常人的嗅覺;也許,你想匆匆一樣行動快速……總之,不管我們選擇哪一種鍛鍊方式,都有著共同的方向:只有鍛鍊能力在能擁有選擇權,才能獲得成功。
我愛這本書,因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我們要像故事中那樣,把鞋系在脖子上,時刻準備著,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裡奔跑,隨時應對挑戰。
篇六: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今天,我和媽媽讀完了《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書裡講的是四個小夥伴——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他們要找到魔法奶酪。有一天,他們找到了奶酪,他們美美的吃著奶酪。有一天,它們發現奶酪不見了,嗅嗅、匆匆和唧唧又找到了新的奶酪,哼哼還在原地等著。
三個小夥伴能開始尋找新的的奶酪,我感到很高興,他們能面對變化,他們能找到最新鮮的奶酪。我們要向他們三個嗅嗅、匆匆、和唧唧學習,要有應變的能力,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奶酪。
篇七: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斯賓塞的《誰動了我的奶酪》深深地把我吸引了。
故事講述了四個主人公的奶酪分享光後,兩隻老鼠迅速採取行動,而兩隻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過了很長時間後才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唧唧決定到迷宮中尋找奶酪,哼哼卻在想奶酪為什麼會消失。尋找中,唧唧把明白的道理一一寫在牆上。經歷了千辛萬苦,唧唧找到了奶酪,卻決定只帶上一點繼續尋找。
雖然現實中的我在遇到困難時敢於尋找出路,但我會因為風平浪靜的生活而知足,也不願意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可我發現,這樣只會使人日漸消沉,你的生活也會因此缺乏樂趣。
在文中我更傾向於唧唧,因為他能克制自己不受恐懼、貪婪的誘惑,不會因失敗而心灰意冷,這正是我夢想中的那個自己。
所以,我要不斷地調整自己,去迎接新的未來。
篇八: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
星期天在《新華書店》發現了一本書——《誰動了我的奶酪》,覺得很有趣,便趕緊買回家讀了起來。
書中主要講述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裡,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後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鬱鬱寡歡……
生活中,其實「奶酪」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愛情、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也或許是一種生活的意願等等;「迷宮」代表著你花時間尋求著的東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你工作的機構,也可以是你生活的社區,亦或是你生活中的某種人際關係。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輕鬆愉快地便澄清了混沌的生活。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髒的鏡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無法實現時,《誰動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條白毛巾從容不迫地擦去鏡子上的汙跡,讓困惑者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們追尋它,想要得到它,因為我們相信,它會帶給我們幸福和快樂。而一旦我們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會對它產生依賴心理,甚至成為它的附屬;這時如果我們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人拿走了,我們將會因此而受到極大的傷害。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每個人在必須為自己的事業、生活做出選擇時,必須充分地熱愛自己喜歡幹的事,熱愛才會努力去鑽研,努力鑽研必會有作為;選擇自己有能力幹的事,選擇一經確定,就要鍥而不捨地去奮鬥,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最小的事做起,努力做到最好,在這個過程中增長才幹,樹立信心。《誰動了我的奶酪》告訴我一個最簡單的應對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掛在脖子上,時刻準備穿上它,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裡奔跑追尋,去追尋其他更新鮮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