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腳註選自同一本書怎麼標註(年終盤點時代的腳註)
2023-10-04 02:36:02
中新網12月28日電(孔慶玲)又到歲末,各種年度漢字和熱詞盤點新鮮出爐。谷歌搜索公布了年度熱詞「好」,日本人用毛筆寫下大大的「災」字,中國年度漢字「奮」,則讓人想起那句「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不論哪個字在評選中脫穎而出,都是一字值千言。如果要借用這些字詞和2018年說聲再見,你又會選擇哪一個?
【多「災」多「毒」】
用一個字或詞概括人們對年度重大事件及社會態勢的看法,已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慣例。日本已連續多年公布年度漢字,2018年當選的是「災」字。
資料圖:6月18日,日本大阪府發生6.1級地震,部分建築物受損嚴重。
回顧日本這一年,「災」字的確貫穿始終。年初暴雪襲擊,6月大阪強震,7月颱風暴雨,接著高溫酷暑;下半年又遭兩場超強颱風侵襲,北海道強震也帶來重大傷亡。
除了天災,還有人災。
在教育界,有著百年歷史的東京醫科大學今年曝出歧視女考生的招生醜聞,體育界也傳出知名教練涉嫌職權騷擾的醜聞。
面對「災」字,日本不少網友表示扎心。有網友感慨,希望明年轉「災」為「福」。
其實,這已經是「災」字在日本第二次當選年度漢字。回顧日本過去20多年的年度漢字,「震」、「毒」、「偽」、「戰」、「稅」、「虎」、「倒」、「災」等,反映負面或消極情緒的字佔了不少。
除了「災」字,今年還有一個詞火了——「有毒」。
資料圖:美國民眾戴防毒面罩。
牛津詞典日前公布了2018年度熱詞「有毒」(toxic)。這是一個神奇的詞,因為它能在不同的環境下,衍生出豐富的含義,從討論環境中的毒物,到形容工作環境、人際關係中的各種問題,它都可以成為語義擔當。
中國網友紛紛表示,原來外國人也會用「有毒」來插科打諢!
【「窮」「醜」「退」散】
「災」「毒」多是外因,能躲則躲,但有些年度漢字,真能讓對號入座的網友無語淚奔了。
原來,有人借著票選年度熱詞的東風,用「窮」下面加上「醜」生造了個字,來調侃自身「人窮且醜」的窘況,還有人說,除了「窮」,還「醜」,還「土」!這個字最後被送上「2018年度漢字」微博熱搜榜。
網上流傳的生造詞,調侃又「窮」又「醜」
此字據說讀作qiou,有人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稱,它還有個讀音是ni(你)。
韓國人這一年,也充滿缺乏自信的「小確喪」情緒。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韓國,很多求職者竟把「枯木死灰」選為年度成語,個體戶們則把「勞而無功」,看成這一年的真實寫照。
放眼國際舞臺,有種態度和思路,也是人們面臨現實困境時常想到的,那就是「退」。在「漢語盤點2018」活動中,「退」當選年度國際字。
資料圖:美國總統川普為滾彩蛋活動鳴哨。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
專家解讀稱,2018年,「退」字訣可謂是橫掃三大洲。美國「退群」退到極致,伊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都要一退了之。各種「退群」,或以退為進,或虛張聲勢,或去意已決,都是政治利益使然。
【向「望」美「好」】
人生不易,心向美好。
海峽兩岸年度漢字的評選,就反映了普通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心。
12月14日,「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揭曉,「望」字拔得頭籌。圖為臺灣中華書學學會會長張炳煌現場公布這一獲選漢字,並以不同字體進行展示。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今年,海峽兩岸的漢字評選由各界知名人士推薦,經兩岸逾1000萬名網友投票,選出最能代表兩岸現象的漢字。最終,「望」字拔得頭籌。登高望遠、展望未來、期望和平……字裡行間,蘊含了兩岸民眾的共識與期盼。
而谷歌公布的2018年度搜索詞則是一個簡單的「Good」(好)。網友們搜索最多的問題包括世界上發生的好事、好消息、值得觀看的好作品、如何成為一名好公民、怎樣才算是好榜樣等。
資料圖:用谷歌搜索搜Good。來源:谷歌網站截圖。
搜索框裡,滿滿都是正能量。在谷歌公布的兩分鐘年度回顧視頻中,也用「Good」串聯起了泰國洞穴救援、給流浪漢分發食物等,發生在世界各地或大或小的「好」事。搜尋引擎用事實告訴人們,生活還是美好的。
【「奮」「戰」不息】
「漢語盤點2018」揭曉的中國年度國內字,是「奮」字,奮鬥的奮。
「奮」字當選中國2018年度國內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評選活動主辦方解釋稱,「奮」是振奮人心、奮發圖強;也是奮勇拼搏、奮不顧身,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畫卷中,「奮鬥,本身就一種幸福」。
大洋彼岸的美國,也票選出一個讓人鬥志昂揚的字,「Good Characters」網站選定並發布的美國2018年度字,是「戰」!
「戰」字當選美國2018年度漢字。來源:good characers 網站截圖。
該網站表示,對美國人來說,2018年是一個聚光燈不斷聚焦的年份,因為總統川普擺出了「好戰」的姿態,並在許多方面「開戰」。
從積極的意義來解讀的話,「挑戰」的「戰」字,可能就是不斷試著找出更好的方法,來實現目的。
【看到「轉」「變」】
有奮鬥,就可能有轉機。
儘管日本今年多災多難,但首相安倍晉三還是選擇了「轉」字,作為總結自己一年的字眼。
在他看來,2018年是日俄關係出現重大轉機的一年。「能否使未來好轉取決於我們自身,日本將在明年迎來重大的轉折點,希望使之成為美好的一年。」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長方天興(右五)和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暨年度漢字工委會主席吳恆燦(右四)為年度漢字揭曉。 陳悅 攝
同樣看到變化的,還有馬來西亞。世界各地的馬來西亞籍人士,投票選出了2018年馬來西亞年度漢字——「變」。
評委會表示,這代表民眾對今年現況的一致看法,既反應馬來西亞今年大選政局「變天」,體現馬來西亞政治格局的變化,又展現民眾對國家新未來的期待。
大馬政局變動,同樣牽動著鄰國新加坡人的心。新加坡直接把「馬」字選為2018年年度漢字,因為民眾最關心的,就是大馬新首相上臺後的新馬關係。
【期待「翻」躍】
轉機背後,很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臺灣2018年代表字大選中,「翻」字脫穎而出。主辦方稱,激烈的縣市長選舉翻天覆地,翻轉出一個全新局面。這也體現了民眾的年度感受:希望臺灣從此翻出更蓬勃的競爭力。
資料圖:錦鯉。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翻盤之後,人們都期望更上一層樓。《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的2018年中國十大流行語中,有個詞也表達了一種質的飛躍——「錦鯉」。儘管只有千萬分之一的機會,但好運來了擋不住,誰不希望翻身,變條錦鯉躍龍門呢!
回望2018,你又會選擇哪個詞,來概括自己這一年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