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讀書筆記1000字
2023-10-08 13:47:54 2
瓦爾登湖地處美國麻薩諸塞州東部的康科德城,離梭羅家不遠。梭羅把這次經歷稱為簡樸隱居生活的一次嘗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筆記10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瓦爾登湖讀書筆記1000字一:
梭羅的《瓦爾登湖》聞名已久,據說是對西方世界影響很大的一本書。一直都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看看,直到不久之前慢慢翻閱了一些,不免大失所望。
他的《經濟篇》我看了兩章不到,就從剛開始的欣賞轉向了懷疑,批判,最後到了抬槓的地步,以至於讀不下去了。
梭羅在《經濟篇(一)》裡說:
在目前時代,在我們國內,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只要有少數工具就足夠生活了,一把刀,一柄斧頭,一把鏟子,一輛手推車,如此而已,對於勤學的人,還要燈火和文具,再加上兒本書,這些已是次要的必需品,只要少數費用就能購得。
他的意思是減少生活中不必要的累贅,回歸生活的本質。且不說他把手推車歸為生活必須品的讓人難以理解,我在想如果大家都選擇像他一樣的生活,那刀、斧頭、鏟子、手推車、燈火、文具還有書又是由誰來生產的呢?況且他所說的少數費用又是從何而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那樣,有人給他提供這些生活的必需品,或是替他交人頭稅把他從監獄裡贖出來;當在瓦爾登湖呆不下去的時候,他可以回到大哲學家愛默生的家裡,繼續住下去。
而且他的這種想法也算不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兩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經有云: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斷章取義可以理解為這世界上的萬物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東西演變而來。就生活用具而言,也有一些最基本的,但我估計二人在最基本的東西的選取上會存在分歧。莊子的《天地篇》中有老翁抱甕灌園,為梭羅做出了榜樣。他們二人的思想已經比梭羅更進一步,將生活中的機巧和人性和大道聯繫起來。而在梭羅的《瓦爾登湖》一百多年以後,有一個叫王憐花的年輕人,也從古金的武俠江湖中領悟到了用減法生活的處世哲學,殊途同歸。
在《經濟篇(二)》裡,梭羅對於一個商人的生活有如下的描述:
如果你的生意是和天朝帝國往來的,你得在海岸上有個會計室,設在某個撒勒姆的港口,確定了這個就夠了。你可以把本國出品,純粹的土產輸出,許多的冰、松木和一點兒花崗石,都是本土本鄉的地道產品。這一定是好生意。親自照顧一切大小事務;兼任領航員與船長,業主與保險商;買進賣出又記帳;收到的信件每封都讀過,發出的信件每封都親自撰寫或審閱;日夜監督進口貨的卸落;幾乎在海岸上的許多地方,你都同時出現了似的;——那裝貨最多的船總是在澤西岸上卸落的;——自己還兼電報員,不知疲倦地發通訊到遠方去,和所有馳向海岸的船隻聯絡;穩當地售出貨物,供給遠方的一個無饜足的市場,既要熟悉行情,你還要明了各處的戰爭與和平的情況,預測貿易和文明的趨向;——利用所有探險的成果,走最新的航道,利用一切航海技術上的進步;——再要研究海圖,確定珊瑚礁和新的燈塔、浮標的位置,而航海圖表是永遠地改而又改,因為著計算上有了一點錯誤,船隻會衝撞在一塊巖石上而至於粉碎的,不然它早該到達了一個友好的碼頭了——,此外,還有拉·貝魯斯的未知的命運;——還得步步跟上字宙科學,要研究一切偉大的發現者、航海家、探險家和商人,從迦探險家飯能和腓尼基人直到現在所有這些人的一生,最後,時刻要記錄棧房中的貨物,你才知道自己處於什麼位置上。這真是一個辛苦的勞役,考驗著一個人的全部官能,——這些贏利或損失的問題,利息的問題,扣除皮重的計算問題,一切都要確實數字,非得有全宇宙的知識不可。
在梭羅所處的時代,現代的企業管理還沒有成形,所以他對於一個成功商人的理解是一個全才,而且需要辛苦的勞作。儘管如此,我甚至懷疑梭羅是否體驗過或者近距離觀察過一個商人的生活。因為他對商人的這一番描述,完全像是一個他臆想出來的形象。
梭羅喜歡孤獨,所以他曾獨自一人在瓦爾登湖住了兩年,但這是在心上人艾倫離開,哥哥約翰英年早逝之後,所以不免帶有一些逃避塵世自我封閉的意味。梭羅在瓦爾登湖過了兩年隱居生活,仿佛佛家的坐禪,尋求內心的平靜安寧。但是這種虛無的寂靜是否能帶來內心的安定很讓人懷疑。《臥虎藏龍》裡,李慕白和俞秀蓮有一段對白:
"這次閉關靜坐的時候,我一度進入了一種很深的寂靜,我的周圍只有光,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
「你得道了?"
「因為我並沒有得道的喜悅,相反的,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繞。這悲哀超過了我能承受的極限。我出了定,沒辦法再繼續。有些事..我需要想一想.」
「什麼事?」
「一些心裡放不下的事。」
最後李慕白死在了碧眼狐狸的毒針之下,臨死之前,他放棄了煉神還虛的機會,對俞秀蓮來了段最終的深情告白,這樣的李慕白比一個長生不死的劍仙李慕白更讓人欣喜。我想梭羅也是有放不下的事,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到城市。
梭羅的隱只能算是小隱。古人說: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這裡的隱,並不是逃避人世,而是回歸內心的寧靜,不隨波逐流,和光同塵。小隱者如竹林七賢,避居山林,寄情詩酒。中隱者如《刀鋒》的主人公萊雷。在經歷了漫長的閱讀、思索和尋求後,萊雷選擇了做一個計程車司機來安度餘生。而能達到大隱的境界的人寥寥。大抵是位居高位,在權利,金錢,美色的誘惑下,能守住本心何其艱難。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還當過皇帝的老師。但是據宋人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記載,朱老夫子「引誘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與官所,則與偕行,謂為能修身也,得乎。」後被人彈劾,這個老流氓趕緊上表請罪:「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傳為天下笑談。而《天行健》裡的楚休紅從百夫長直到三軍統帥都能信守「兵兇戰危」的用兵理念,不妄動刀兵。在殘酷無情的戰場了經歷了這麼久,卻沒有因殺戮而迷失本性,實在是難能可貴。他的佩刀上的刀銘:唯刀百闢,唯心不易,為他的這種堅持做了絕佳的註解。另一個則是《天龍八部》中的無名老僧,無論是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掃地僧人,還是第一大派的掌門,都能無改內心的寧靜修遠。他們可謂達到了大隱的境界。
梭羅最終有沒有找到內心的寧靜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他回到城市後,積極投身於廢奴運動,直到因肺病辭世,這件事情做的比他寫的這本書漂亮的多,也讓我對他的印象大為改觀。以後有時間且心情好,可以考慮把這本書讀完,然後來個否定之否定也不一定。
瓦爾登湖讀書筆記1000字二:
工作以後,無論看書看片,大多時候只是被動地接受畫面,接受故事
旁觀著別人的經歷和思想,作為自己閒時的消遣
缺少耐心,長篇的書很少看,長篇的電視劇常用快進來解決
曾經有個朋友用「浮躁」來形容這種狀態,我很認同
梭羅的《瓦爾登湖》,幾年前買來以後就一直躺在書櫥的角落
因為它從來也不是一本在浮躁的心態下用來打發無聊的書
在這個下午,很難得的,沒開空調,沒開電腦,沒看電視,只是看書
很喜歡其中對於瓦爾登湖各個季節的景觀和周圍的生態描寫
有一種自然的力量,讓人安靜
在山頂眺望湖水,有銀色小魚時不時躍出水面,蕩起陣陣漣漪
或有霧時在湖面泛舟,到湖心時漸漸睡去,直到小舟撞上沙灘才醒
正如梭羅所說,這樣的景色,如果看上一眼,就足以洗刷掉街道和引擎上的所有油煙
因為對被種種欲求充斥的物質社會的不滿,梭羅獨自走入人煙稀少的瓦爾登湖
用自己的生命,知識和信念做了一個實驗,告訴了我們一個自然人活著到底需要些什麼
在瓦爾登湖閱讀,耕種,垂釣,寫作,買賣,獨自生活
有一章叫做孤獨,但從裡面讀到的不是寂寞,而是享受
我想,在瓦爾登湖的寂寞,已經是一種清淡的樂趣了吧
梭羅畢竟是勇敢的,在哈佛畢業後走入森林,在瓦爾登湖畔生活了2年後,又重新回歸城市
理由是還需要嘗試一些別的生活方式
瓦爾登湖不同於陶淵明的桃花源,它不是一個隱士的理想世界
而是一個拋棄物慾,用自己的力量,勞作和精神來生存的所在
我從不曾想過要避世而居
只希望在紛爭的俗世塵囂中,內心能存有一面瓦爾登湖
那裡有簡單質樸的生活,永遠平靜衝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