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兌的《武事一綱三目》對朱元璋奪天下有何作用?葉兌有何才能?
2023-12-12 00:23:52 1
還記得語文課本上曾經出現過的那篇諸葛亮的《隆中對》嗎?漢末時期,群雄並起爭奪天下,劉備求賢若渴找到隱士諸葛亮,諸葛亮就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提出了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整體戰略構想。
在元末時期,令人羨慕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也遇到了如諸葛亮一般替他規劃藍圖的奇才,他叫葉兌,是一個教書先生。
葉兌的奇才有多奇?我們不說別的,就引用元末第一學問家宋濂的說法,這葉兌就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全才!更何況人家做的還是辛勤的園丁,教書育人。
宋濂是在回金華探親的船上遇到葉兌的,他讀了葉兌所寫的十多篇文章之後,連說好幾個「奇」字,迅速化身為葉兌的小粉絲,拉著葉兌不讓走,不但請求葉兌與他做朋友,還勸說葉兌和他一起為朱元璋效力。
可惜的是,葉兌雖然出身於南宋的官宦之家,但是自從南宋滅亡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入仕的想法了,他這輩子只想當好自己的教書先生。宋濂見葉兌拒絕得這麼堅決,已經失望到無法呼吸。
他最喜歡和那些善寫文章的士大夫交朋友,因為他們可以有很多共同語言,可能這就是高處不勝寒的那種孤獨感吧,好不容易被他逮著一個和自己水平相當的,他這麼捨不得也是可以理解。
不過,堅決不願意輔佐朱元璋的葉兌最後卻向朱元璋提供了一個「隆中對」,使得朱元璋在後期能順利拿下張士誠。他送給朱元璋的就是自己編寫的《武事一綱三目》,往俗了講,那就是一篇軍事論文。
當時的朱元璋還處在被陳友諒、張士誠、元朝三家夾擊的狀態中,對於猥瑣發育的朱元璋來講,《武事一綱三目》非常的不切實際,它根本解決不了眼前的一個個難題。
但是朱元璋看完以後卻很是高興,他十分明白這篇文章中的策略將給他未來的事業帶來多麼大的幫助,因此他也和宋濂一樣,勸說葉兌留下來輔佐他,結果被葉兌拒絕了,葉兌的原話是:「使蒼生早獲安樂,吾願已足。」
聽聽,多麼感人,一生夙願都是想讓天下太平,百姓早日過上平安安樂的生活就好了。
不留在朱元璋身邊也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決定啊,否則將來朱元璋要除功臣的時候,葉兌這種特別厲害的,首當其衝啊!
那麼,在《武事一綱三目》中具體都講了些什麼呢,竟然能讓朱元璋這麼重視?
面對當時朱元璋所處的艱難處境,劉伯溫的《時務十八策》實際上已經提出來了未來應該怎麼走,規劃好了一片大好藍圖。
但是,不管是高瞻遠矚的劉伯溫,還是朱元璋身邊的其他能人異士,他們都沒有看到的問題,卻被葉兌給提了出來,而且葉兌還想出了解決的辦法。
一綱主要講朱元璋現在所處的態勢,三目主要講朱元璋應該如何平定南方,這對於當時的朱元璋的確是有些遙遠了。
再講得細緻一點,一綱點出來,朱元璋應該定都金陵,也就是當時的南京,佔據此地後,可北抗元朝,南攻張士誠,可攻可守。
三目的目一講的是一邊派兵攻取平江,另一邊則要偷偷攻下杭、紹、湖、秀(現嘉興)四地;目二講的是張士誠的重鎮在紹興,等完成了目一,就可以立刻攻打紹興;目三講的是對付方國珍可以不用兵,攻心為上,徐徐招攬之。
後來,朱元璋正是按照葉兌的《武事一綱三目》來走,輕鬆拿下了張士誠不說,還兵不血刃的得到東南!如此看來,葉兌真是世間少有的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