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紀念毛澤東誕辰123周年主題演講稿

2023-12-12 03:09:17 2

  毛澤東是一位時時與死神對話,但又同時是一位時時挑戰死亡的天才。小編收集了紀念毛澤東誕辰123周年演講稿,歡迎閱讀。

  紀念毛澤東誕辰123周年演講稿一

  我拿的這本書,叫做《毛澤東的三十次歷險》,是一本通俗性的小冊子,但是史料的基礎是有的。現在我們看到,毛澤東的經歷可以叫做死裡逃生,馬上就快不行了,但是一轉眼又沒事了。這樣的事情在他壯麗的革命生涯中,出現了至少三十次以上,這是我們一般人很難經歷到的。

  比如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紅軍長徵,剛剛渡過大渡河,在行軍的過程中間,遭遇到國民黨飛機的轟炸。當時很突然,飛機就來轟炸了。毛主席的警衛員一看很緊張,一下就把毛澤東推倒,撲在他的身上。炸彈炸了以後,毛澤東的衛士長胡昌寶,當場犧牲。

  毛澤東一九六五年一月九日對斯諾回憶道:「我這輩子沒有希望了,我快見上帝了,……我準備了好多次了,就是不死,有什麼辦法!多少次好像快死了,包括你說的戰爭中的危險,把我身邊的衛士炸死,血濺到我身上,可是炸彈就是沒打到我。……好多次。在長徵路上也有一次,過了大渡河,遇上飛機轟炸,把我的衛士長炸死,這次血倒沒有濺到我身上」。

  一九四八年四月,胡宗南進攻延安,毛澤東與黨中央緊急轉移,轉移的時候開著汽車。走到五臺山,那個地方路很滑,下邊就是山澗。汽車開到那,在拐彎的時候,司機發現剎車失靈了。當時非常危險,司機快急死啦!最後左弄右弄,終於把車剎住了。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說:「毛主席趕快下車!」毛澤東下車後大概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拍拍司機的肩膀,這人叫周希林,說「希林,你救了我一命」,然後扭頭就走。周希林下車一看,他的那個汽車,一個軲轆已經有半個軲轆懸在山崖邊上了。

  其次,在革命生涯的數十年間,毛澤東至少有六位親人,先後遇難。這些親人是:毛澤東的兩個同胞兄弟毛澤民(四十七歲)和毛澤覃(三十歲)、毛澤東的結髮妻子楊開慧(二十九歲)、毛澤東的嫡長子毛岸英(二十八歲)、以及毛澤東的堂妹毛澤建(二十四歲)和毛澤東的侄子毛楚雄(十九歲)。

  六位親人,先後遇難。特別像毛澤東的大兒子犧牲在朝鮮戰場,毛澤覃的兒子毛楚雄年僅十九歲就犧牲了。所以我們說,毛澤東的革命生涯始終伴隨著犧牲,他是一位滿門忠烈的革命領袖。

  我們知道,毛澤東的著作多次涉及到為革命犧牲的主題。例如,毛澤東著名的政治散文,就是我們常說的「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今天我們看到這樣的散文,叫做深沉酣揚,激蕩心扉。

  張思德因燒炭的那個炭窯塌了而犧牲,《為人民服務》就是毛澤東為紀念張思德所做的悼詞。毛澤東交代,一定要把張思德的遺體拉回來,因為他燒炭的那個地方離延安還有很長距離,冬天的時候把那個遺體再拉過來要費很大的勁,所以當時有人建議就地掩埋。毛澤東說:張思德是四川人,他沒有死在家鄉,難道今天我們就讓他死在鄉野嗎?要把他拉回來,要換新衣服,我要親自講話。這樣,拉回來以後的第二天,毛澤東就親自講話。

  據當事人回憶,毛澤東沒拿稿子,《為人民服務》就是站在那裡的一個即興發言。其中引用了司馬遷《史記》上著名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澤東發揮說:「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紀念白求恩》也是如此。至於《愚公移山》,則是中共七大的閉幕詞。在致閉幕詞之前,剛剛舉行了一個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烈士們致哀的儀式,這個儀式結束以後,毛澤東緊接著致了大會閉幕詞。我們這代人可能都還清楚記得,他引用了愚公本人「我死了以後有我的兒子,兒子死了,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這樣的話。這裡透露出了毛澤東觀念中「死亡」與「不朽」之間的相互關係。

  所以我們說,毛澤東是一位時時與死神對話,但又同時是一位時時挑戰死亡的天才。在這裡所以使用「天才」這樣的字眼,就是要在修辭上強化毛澤東革命生涯的特殊性。

  紀念毛澤東誕辰123周年演講稿二

  《講話》是毛澤東同志長期關注和深入調查研究文藝規律,在領導文藝工作的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的一次成功的實踐範例。

  黨中央和毛主席看到了上述種種問題。儘管這些問題並沒有構成延安文藝界的主流,但它們對抗戰和革命事業是不利的,也阻礙著文藝本身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系統地制定黨的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黨中央決定召開文藝座談會。如同解決其他重要問題一樣,為了召開文藝座談會,毛主席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他給許多作家寫信,找了許多作家談話,對有些人,信不止一封,談話不止一次。他讓作家們幫他搜集材料,提供有關文藝工作的意見。與此同時,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宣傳部代部長凱豐等也分別找作家談話。根據一些當事者的回憶,毛主席約去談話的文藝家有丁玲、艾青、蕭軍、舒群、劉白羽、歐陽山、草明、何其芳、嚴文井、周立波、曹葆華、姚時曉等多人。

  延安文藝座談會開得很及時也很成功。會上大家由沉默變得熱烈。圍繞六個問題,先後有40多人次發言討論。朱德同志也發了言。會議達到了澄清是非、統一思想、明確方向的目的。

  當時,毛主席對文藝家很尊重,就像詩人公木回憶的那樣,開會不是簡單發個「通知」,而是發了正式的「請帖」。延安當時物質匱乏,紙張很缺。一般印刷品都用自製的馬蘭紙,但「延安文藝座談會請帖」卻是用粉紅色的「油光紙」印的,算是延安當時最豪華的請帖了:

  某某同志:

  為著交換對於目前文藝運動各方面的問題的意見起見,特定於5月2日下午一時半在楊家嶺辦公廳樓下會議室內開座談會,敬希屆時出席為盼。

  這張請帖發到延安一百多位文藝界人士手中。據自始至終出席會議的毛澤東秘書胡喬木回憶,在延安文藝運動興起之初,毛主席就多次發表講話,闡明他的文藝觀點。1936年11月22日「中國文藝協會」在保安縣(今志丹縣)成立時,毛主席號召文藝家們「發揚蘇維埃的工農大眾文藝,發揚民族革命戰爭的抗日文藝」。1938年4月10日,毛主席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成立典禮上論述了「藝術的作用和使命」,他把經過長徵到達陝北的原蘇區文化工作者稱作「山頂上的人」,把由上海、北平等城市奔赴延安的文化工作者稱作「亭子間的人」,說「亭子間的人弄出來的東西有時不大好吃,山頂上的人弄出來的東西有時不大好看。有些亭子間的人以為『老子是天下第一,至少是天下第二』;山頂上的人也有擺老粗架子的,動不動,『老子二萬五千裡』。」他要求這兩部分人都不要以過去的工作為滿足,都「應該把自大主義除去一點」。「作風應該是統一戰線。統一戰線同時是藝術的指導方向」。他還特別講到:「亭子間的『大將』『中將』」到了延安後,「不要再孤立,要切實。不要以出名為滿足,要在大時代在民族解放的時代來發展廣大的藝術運動,完成藝術的使命和作用。」1938年4月28日,毛主席再次到魯藝發表演說,論述怎樣做一個藝術家。他認為,一個好的藝術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要有「遠大的理想」。「不但要抗日,還要在抗戰過程中為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國而努力,不但要為民主共和國,還要有實現社會主義以至共產主義的理想」。第二,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藝術家的「大觀園」是全中國,「要切實地在這個大觀園中生活一番,考察一番」。第三,要有「良好的藝術技巧」。技巧不好,「便不能表現豐富的內容」,「要下一番苦工夫去學習和掌握藝術技巧。」

  從喬木同志的回憶可以看出,毛澤東當年對文藝工作者不僅在文學藝術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時至今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文藝工作者要成為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德才兼備的人民滿意的藝術家,仍然必須具備當年毛澤東提出的三個必備條件。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強調「身子往下探,眼睛往下看」。這些都是與講話精神對文藝工作者的要求一脈相承的。

  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1942年5月在延安召開。5月2日下午是座談會的第一次會議。1點多,周揚、丁玲、艾青、陳荒煤、何其芳、林默涵、劉白羽、周立波、華君武、呂驥、陳波兒、蕭軍等120多位延安文藝界代表匯聚到了楊家嶺「飛機樓」底層南廳。(「飛機樓」,是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和附近軍民於1941年建成的一座延安的「現代化」建築。磚石結構,當中三層,兩側一層,後面有一座木橋連著山體,從山上往下看,活像一架「飛機」。亦即中共中央辦公樓。)這天擺了20多條長板凳,上首放上一張木桌,鋪了一塊白布,就算是延安文藝座談會的會場主席臺。會議開始,由中宣部代理部長凱豐主持。朱德總司令和從前線回到後方的一些將領,如賀龍等也應邀參加了會議。當人們差不多到齊的時候,毛澤東從他的窯洞朝「飛機樓」走來。只要走下山坡,不過兩分鐘也就到了。大家起立熱烈鼓掌。毛主席向大家親切致意。

  會上,首先由毛主席作「引言」。他開宗明義直奔主題告訴大家開座談會的目的是「研究文藝工作和一般工作的關係,求得革命文藝的正確發展,求得革命文藝對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協助」,並風趣地將中國人民解放的鬥爭中文武兩個戰線說成是我們有兩支軍隊,一支是朱總司令的,一支是魯總司令的。不但形象生動,而且表明了他對文學藝術工作的重視,對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的一種崇高的評價。當然後來正式發表時,還是改成了更有概括性的語言:「手裡拿槍的軍隊」和「文化的軍隊」。毛主席根據文藝工作本身的任務和延安文藝界的狀況,提出立場、態度、工作對象、轉變思想感情、學習馬列主義和學習社會五大問題,要大家討論。座談會上,不少作家爭先恐後發言,有的談自己的見解,有的對其他人的發言提出不同意見。作家蕭軍的發言引起了激烈爭論。用劉白羽的話講,會議剛剛開始,胡喬木就和蕭軍吵了起來。

  5月16日,第二次會議全天討論。會上引起爭論的焦點人物,仍然是蕭軍,顯然他驕傲自大、唯我獨尊的思想問題並沒有解決。他繼上次會議發言大走調後,又開始放炮,說「你們現在整『三風』,將來總有一天會整『六風』。你們為什麼不在十年以前就提出來呢?」顯然這一回,是直接針對黨中央、毛澤東了。此前,他在與毛澤東的頻繁交往過程中,毛澤東曾經動員過他申請入黨,但他拒絕了,表示自己個性太強,與貴黨的組織紀律性難以相容,還是在黨外自在些。這更尖銳的言論,激起胡喬木、吳亮平、李又常等人的再次回應,他們針鋒相對地反駁,唇槍舌劍,烽煙四起。大家發言陸續不斷,氣氛十分熱烈。除了蕭軍的錯誤觀點,也還出了一些奇談怪論,比如有人大講文學基本知識,用文學教程規劃黨的政策。然而,那些從戰場回來的作家就見解不同,他們呼籲作家到前線去,經受戰火的鍛鍊。毛澤東、朱德點頭稱是。

  5月23日,第三次會議,接著討論。會議在臨近下午討論結尾時,朱德總司令發了言。他不點名地批評了蕭軍和一些同志的觀點,然後現身說法,認為一個人參加革命,思想就要有轉變。他動情地說:「豈但轉變,我說就是投降。」朱老總講得很激動,「就拿我來說,也一樣。我是個從舊軍人出身的人,我原來不是無產階級,因為無產階級代表的是真理,我就投降了無產階級。我投降無產階級,並不是想來當總司令。我只是替無產階級打仗、拼命、做事。後來仗打多了,事情做久了,大家就推我做總司令。」朱德用淺顯通俗的大白話道破了文藝界整風的實質,把討論推向了高潮。他點明了會議的主題:就是要實現知識分子和文學藝術家由資產階級或小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工農兵大眾的根本轉變。整個座談會的討論到朱德講話為止。

  晚飯前,天還亮著。西邊天際霞光絢麗,全體到會人員集合,由攝影師吳印鹹為大家拍合影照。也沒有專門排座次,大家入座後,毛澤東面朝大家站著四處張望,問:「丁玲在哪裡?」看見丁玲坐在前排靠中的朱老總身邊,這才放心地坐下,還笑著開了一句玩笑:「對嘛,照相坐前一點,不要明年再寫『三八節有感』。」那天天氣較熱,晚上由於來聽講的人增多,屋裡坐不下,會議移至「飛機樓」外的院子裡,臨時支起一盞煤氣燈,由毛澤東作總結講話。院子裡的那棵洋槐樹正在開花,微風吹來,陣陣飄香。大家的心情一下子暢快興奮起來。

  延安文藝座談會作為延安整風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宗旨在於解決中國無產階級文藝發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諸如黨的文藝工作和黨的整個工作的關係問題、文藝為什麼人的問題、普及與提高的問題、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問題、歌頌和暴露的問題等。《講話》對上述問題一一作了深入剖析,提出並解決了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理論問題和政策問題,明確提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強調文藝工作者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熟悉工農兵,轉變立足點,為革命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學會勞動,熱愛勞動演講稿600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學會勞動,熱愛勞動。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我們吃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頂著大太陽為我們種下的,裡面有他們的辛勤汗水,這是他們用自己雙手的勞動換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還要學會熱愛勞動。現在有很多的人不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優秀篇)

  小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那輝煌的歷史,就是因為像狼牙山五壯士、毛澤東、周恩來……這些英雄用智慧和血汗爭回來的!在抗日時期,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

我的高中,我的夢

  時光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現在的我們不是無知的孩子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一個夢。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我的夢不是當個醫生,當個領導,當個老師,我的夢只是一個簡簡單的那的高中。  當我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學生,對於我來說高中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到了現在,我知道看似不遠但

祝我們的祖國65周歲生日快樂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熟悉的歌聲,把我們帶回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帶回了六十五年來風雨飄搖的歲月。在那個時代,做一名共產黨員不是為了索取,而是隨時準備犧牲。這是多麼的神聖!多麼的偉大啊!  血雨腥風之中倒下了無數的英雄,擊碎了許多無價的生命輝煌,他們以五千年長夜中亙古未有的榮

新學期,新徵程-900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一會計(1)班的姚馨怡。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新學期,新徵程》。  六月,告示著一個裡程的結束,九月,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徵程。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人生之路也隨之拉開了序幕。人生之路曲折盤桓、錯綜複雜,看似一條路的終點亦是另一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

  敬愛的老師:  你們好!今年9月10日就是第30個教師節了,我以最真摯的內心,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有對聯寫道:三尺講臺迎冬夏,一支粉筆寫春秋。這就是老師們的陣地,在這不太大的沙場之上,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以粉筆做鋼槍,盡情揮灑皚皚白雪,終成天下桃李之美;人間冷暖、天地方圓、茫茫天空、無

為心插上翅膀

  大家好!  演講就是說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現在站著的這個地方——學校!全稱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人們都說高中生活是最令人難忘的一段生活。高中裡喜歡你的人會衝你笑;高中裡幾句話就是哥們,下次一起玩就會叫你;高中裡男生有了矛盾會打架,和了之後仍是好朋友;高中裡每天課很多,但仍

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談到夢想,從古至今,無論平凡的你我還是一代偉人都在酸甜苦辣中編制自己的夢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擲地有聲地13次提出「中國夢」一詞。是啊,有夢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激情去行動。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

放飛希望,放飛夢想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那些和我同一年齡,但卻因為家境問題而上不起學的孩子重回學校,尤其是生活在西部的孩子。  在西部,很多孩子無法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原因很簡單:那裡的氣候十分寒冷,而且經濟狀況也十分不好,所以沒有幾個人願意前去支教。儘管有人曾經嘗試過在那裡生活,但是,惡劣的氣候環

志願者心得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責任叫志願。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燦爛文化,從「樂善好施」的千年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都傳遞出一種奉獻、互助的志願精神。把自己的「快樂」融入到服務過程中,用自己微笑和活力去感染並幫助他人。  暑假裡登入志願者網站投發了幾份簡歷,意向有上海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