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常青學習討論發言稿
2023-12-11 08:53:07 2
為促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學習「黨員常青」、踐行「黨員常青」,我校黨支部開展了「黨員常青」專題討論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黨員常青學習討論發言稿,歡迎大家參考!
【1】黨員常青學習討論發言稿
近日,«長江日報»刊登了「黨員常青」系列報導,被人民網等主流門戶網站均轉載報導,「黨員常青」這一主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與評論.廣大網友紛紛留言,為「黨員常青」點讚,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也讓我深受教益。
常青花園是武漢市大型居住區,作為一名從1999年入住常青花園的年輕黨員,一直被身邊的這些老黨員的故事感動,感同身受的是,生活中只要遇到難題,社區都能第一時間去幫忙解決,從來不會出現發生事沒人管的狀況,這一切源於社區黨委組織堅強有力,社區裡一批白髮黨員熱心支持,積極響應,帶領幫助年輕黨員,投身社區管理,發揮應有作用。正是這些老黨員,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了起來,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使常青花園榮獲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示範社區」等稱號。
看完這幾篇報導,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割不斷的群眾情結,人雖然退休了,但依然活躍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看到了無比忠誠的信仰和永不褪色的黨性,在這些老黨員看來,官也好、民也罷,只不過是一種「身份」,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信念。作為一名年輕黨員,深感慚愧,因工作原因太少深入到社區中去,太少為社區群眾作貢獻,我決心認真向老黨員學習,將他們不退休的精神帶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自覺參與社區管理,在服務社區群眾、維護社區穩定等方面積極表現,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積極投身社區服務工作中去。
【2】黨員常青學習討論發言稿
20xx年6月24日,在臨空港大廈711會議室召開了東西湖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兩學一做「黨員常青」系列報導學習交流會。黨支部書記李文藝主持會議。
會前,各黨小組召開黨小組會議,自行組織學習《長江日報》「常青花園黨員常青」專題系列報導刊登的常青花園白髮黨員先進感人事跡,每一位黨員都談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各黨小組學習交流氣氛熱烈,每位黨員都有感而發。大家表示從這些看似平凡卻感人頗深的事跡中,深深的感受到了這些白髮黨員們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執著,對黨無限的忠誠和共產黨人真正的擔當。這些白髮黨員們真的是將「黨員」二字刻進了自己的生命,用有限的生命踐行了黨員的奉獻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會上,各黨小組結合黨小組會學習交流情況,派出一名黨員代表在全體黨員大會上做交流發言。學習白髮黨員們先進感人事跡後,大家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更加明白了什麼是共產黨人的擔當。同時,以高標準嚴要求對照自己,主動查找自身的不足與差距,並提出改進的措施和今後努力的方向。最後,黨支部書記李文藝指出,做人要本分、講根本,要遵守黨的紀律,國家法律是底線,黨的紀律是紅線;做事目標要向高標準看齊,並且分清輕重緩急,把群眾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每位黨員要提高身心修養,提高黨性修養。
向白髮老黨員學習,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把合格黨員標尺立起來,把紀律和規矩挺起來,把風清氣正的環境氛圍營造起來,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爭做遵規守紀的合格黨員,踐行常青黨員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銘記黨員的責任與義務,不向困難低頭、不向挫折低頭,以更高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
【3】黨員常青學習討論發言稿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學習「黨員常青」關鍵在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始終葆有奮鬥的激情。連日來,「黨員常青」在全市各級黨員中掀起學習討論熱潮。
王新橋,東西湖區宣傳信息中心調研員。37年黨齡的黨員,59歲的年齡,在即將退休之際,王新橋仍然每天早上7時到崗,晚上11時才下班回家。
「作為黨員,要行勝於言,像『黨員常青』的代表人物那樣,用行動而不是聲音來指揮人」,王新橋先後在農村當過知青,在工廠當過工人,在部隊當過軍人,在機關擔任領導幹部。
王新橋說,當年在農村幹水利,自己挑土最多最勤,至今一個肩膀仍因為挑土過多而造成斜肩。每到一地,他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奮鬥激情,從不因職位變遷、歲月流逝而有所改變。
黨員要衝鋒在前,碰到難題不繞著走
把黨員稱號當作敲門磚,將入黨作為享受某種待遇的資質。碰到難題,習慣性的躲閃,將群眾推在前面,把難題留給組織。
在黃陂區羅漢寺街劉咀村黨支部書記劉光明看來,這是錯解了「共產黨員」這個神聖稱號的意義,「你不走在前面,沒有行動上的自覺性,算不上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羅漢寺街劉咀村位於泥河與龍鬚河的交匯處,連續三天的強降雨,劉咀村面臨著巨大的水患壓力,特別是龍鬚河堤段,一旦決堤,後果將不堪設想。
汛情來臨前,劉光明的母親剛剛去世;而想到全村916名群眾、3000畝受災土地,這個擁有18年黨齡的50歲的村支書馬上振作起來,每天堅守在4.5公裡的堤防到凌晨。
「現在雖然辛苦,但是暫時的,汛情過後馬上要幫助鄉親們恢復生產,爭取把今年的損失奪回來。」劉光明說,共產黨員沒有享福的權利,而是迎著困難而上,一個個地解決問題。
泡在水中十餘小時,抱著木樁不鬆手,只為抗洪搶險時挖機打樁作業更準確。新洲區邾城街程湖村五組的組長廖焰林,被人們親熱地稱為「抱樁哥」。
在7月2日的舉西堤劉集章程段重大險情搶險中,廖焰林泡在到下巴深的水中,忍飢挨餓,徒手抱了將近80根木樁,和其他黨員一道把潰口堵住。
「我兒子在青島當海軍,他今年剛入黨,我要給他當榜樣。」廖焰林說,那時根本沒想著自己的安危,既然是黨員,就要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
黨員要能力卓越,始終有解決問題的激情
作為黨員,平時只是儀式性地參加黨的活動,在工作中甘於隨波逐流,漂到哪裡算哪裡;解決問題不願意開動腦筋想辦法,只思考如何進退自如。
武漢艾立卡電氣總經理張琳是擁有26年黨齡的黨員。她說,作為黨員,如果不在創新中帶頭,不能做到能力上服人,不僅自己陷入本領恐慌,而且也起不到對普通群眾的帶頭作用。
200名員工中,其中黨員30人,比例之高在非公企業少有。張琳說,在該公司,黨性成為企業文化,黨員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領頭羊。
在艾立卡公司,黨員正切實成為員工品質的信標,公司以每個部門為單位設立黨小組,每年都有員工積極遞交入黨申請書,公司遇到難題,總是黨員主動站出來挑大梁,在他們的影響下,所有員工都形成以黨員為模範,學習爭先的氛圍。
7月5日到6日連降暴雨,張琳擔心員工出行不便,提前宣布,當天不計考勤,實在出行困難的員工可以不到崗。可是當天上午她到達公司時看到的場景是,員工到崗率100%,準時到崗率80%。
很多員工表示:要向黨員學習,他們不會被大雨難住,我們也不會。
「花樓的情況我最熟悉,我的經歷和經驗都比他們多,黨員應該起帶頭作用。」56歲的江漢區花樓水塔街武漢關社區書記彭忠祥,是有23年黨齡的老黨員,防汛時有人勸5天沒有好好休息的他下堤,被老彭拒絕。
2003年,那時的花樓街工委辦事處負責人找到彭忠祥,問他是否願意參與四明社區副書記的換屆選舉。
「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組織沒有忘記我,覺得我還是塊搞黨務工作的料子。我沒有絲毫猶豫便一口答應。」
彭忠祥說,企業改制回到社區,儘管每月只有470多元工資,不足在外打工收入的五分之一,儘管當時愛人也在打零工,孩子還在讀書,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但他仍然幹得不亦樂乎。
收聽收看「七一講話」的次日,江漢區大堤開始封閘。7月2日下午4時,花樓水塔街第一個支起帳篷設立值守點。當街道黨務群內詢問誰願意上堤值守時,彭忠祥第一個「秒回」:「還是我來!」
黨員要常做常青,不躺在功勞簿上自我驕傲
服務群眾有成就感,但止於享受這種成就。工作中,喜歡擺「格子」,習慣於從過往的經驗中找現成答案。
擁有21年黨齡的漢陽江欣苑社區黨委書記胡明榮認為,「不忘初心」要求每個黨員不論環境怎麼變化,都要保持本色,謙虛謹慎。
7月1日,江欣苑社區作為武漢市唯一基層代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胡明榮在北京現場學習了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上的講話。
胡明榮說,自己感慨萬千,當場做了筆記,散會後又反覆思考。
回到武漢,她立即組織社區黨員幹部學習講話精神,提出江欣苑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驕傲自滿。
通過十多年的發展,作為「村改居」的代表,江欣苑逐步帶領村民「洗腳上岸、洗腦進城」,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都有很大的改善,個別幹部就容易出現驕傲自滿的現象。
「漢陽區提倡『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個黨員一份擔當』,這就是要求我們不忘初心。」胡明榮說,江欣苑社區將通過繼續深入開展主題黨日、「黨員三帶」等活動加強隊伍建設,永葆黨員的先進性,讓黨員精神常青。
江岸區四唯街袁家社區書記孫建雲認為,很多黨員在加入黨組織初期,都抱著堅定的理想信念,但在長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少數黨員隨著位置的提升,權利加大,受到的誘惑和腐蝕也越來越多,漸漸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
「作為一名黨員,就應有『黨員常青』的思想自覺,不論在什麼位置,不論多長時間,都應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激情。」孫建雲說,作為一名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社區這個崗位上,就應努力踏實做好群眾服務工作,為居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