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討論發言稿
2023-12-11 20:02:57 1
底線是事物質變的分界線、做人做事的警戒線,不可踩、更不可越。小編收集了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討論發言稿,歡迎閱讀。
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討論發言稿一
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路徑,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特徵的現實要求,是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選擇。
體現了黨內生活道德高線、紀律底線的價值導向。兩部法規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突出執政黨特色,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體現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價值追求。這種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遠」,「失德」是違紀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紀律嚴格執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有道德規範才能激發人們內在的自律。《準則》在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作風的基礎上,堅持正面倡導,強調自律,以基礎性法規的形式,明確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品質,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看得見、夠得著的道德高線。二是重在立規。紀律是用來糾錯的,是道德的堅強後盾和保障,只有通過立規加強他律,讓黨員幹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線,才能讓「德」真正立起來,才能明確行為的邊界。新修訂的《條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並明確相應的處罰標準,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權威性與嚴肅性。兩部黨內法規的修訂,既明確了崇德向善的高標準,又劃出了不可觸碰的底線,既延續了「思想建黨」的傳統,又確立了「制度治黨」的規矩。高線與底線的統一,充分體現了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認識和新境界,使黨員幹部既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為遵循。
延續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基本經驗。首先,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王岐山同志對當前黨內法規建設問題作了精準的分析。他指出,當前一個最突出的表現是,黨內規則混同於國家法律,黨規黨紀套用「法言法語」,原《準則》和《條例》的許多規定都與法律條文重複,難以體現對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上的高標準、嚴要求。在實踐中管黨治黨不是以紀律為尺子,而是以法律為依據,黨員幹部只要不違法就沒人管、不追究,造成「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準則》、《條例》的修訂注重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紀法分開,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針對現階段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在廉潔自律和遵守紀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其次,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制度不在多,在於精,在於務實管用。兩部黨內法規的修訂不求全求大,堅持從黨內生活的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對黨的最新期盼出發,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學有效的管黨治黨制度機制的實踐探索,特別是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要求轉化為準則要求、紀律條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同時,針對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夠的問題,堅持精細管用、易於落地,做到了具體化、可操作,使每個黨員幹部進一步明確在黨內生活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尤其是違規後的處理結果是什麼,從而把黨的紀律規矩刻印在全體黨員領導幹部心上。
喚醒了黨章黨規黨紀意識。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要主張,規定了黨的重要制度和體制機制,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範。黨章的重要性毋庸贅言。現實中,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沒把黨章當回事。兩部黨內法規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尊崇黨章,把黨章的權威立起來,全面梳理了黨章對黨員、幹部的紀律要求和廉潔自律要求,突出了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將黨章關於紀律和廉潔自律要求具體化,喚醒了全黨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凸顯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點。「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幹部。其中,管好幹部,對於黨的建設,關係尤為重大。兩部法規的制定覆蓋全體黨員,普通黨員納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時也突出了「關鍵少數」。《準則》圍繞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係,對全體黨員提出了「四個堅持」的規範;圍繞「廉潔」二字,從公僕本色、行使權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風四個方面,對領導幹部提出了「四個自覺」的倡導。《條例》中有19處專門提到「黨員領導幹部」,明確了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更高要求和責任的強調。
立規易,執紀難。制度的生命力在執行。《準則》、《條例》頒布後,要在貫徹實施上下更大功夫,絕不只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牆上掛掛。廣大黨員要學深悟透、融匯貫通,把握《準則》、《條例》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討論發言稿二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二專題學習討論陸續在各地各單位展開。省委常委日前圍繞「堅守紀律底線、培養高尚情操」,率先學習與交流,一致認為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不斷增強道德素養。
我們黨是紀律嚴明的黨,黨紀的尊嚴和權威不容踐踏。堅守紀律底線,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黨員保護好自己的政治生命的客觀需要。道德情操不僅關係個人品行,而且關係到黨的形象。黨員幹部在道德情操上比普通群眾有更高的標準,在群眾中才有號召力,這是黨的事業對黨員幹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堅守紀律底線、培養高尚情操」,是每一位黨員幹部必須認真去做的。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把「堅守紀律底線、培養高尚情操」作為第二個學習討論專題,有利於促進提高黨員幹部的總體素質。
嚴明黨的紀律,要求黨員幹部必須遵守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以及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首要的則是嚴明政治紀律。政治紀律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黨員幹部必須對黨絕對忠誠,強化「四種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堅守紀律底線,領導幹部應率先垂範。凡是黨員必須做到的,領導幹部要首先做到,凡是黨員不能做的,領導幹部要帶頭不做。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黨內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巡視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等作用,在黨員幹部中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氛圍。
道德情操是為人根本。每位共產黨員必須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當作人生必修課,主動對照黨章,認真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不忘初心,牢記宗旨,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成為普通大眾的道德標杆,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人。
法紀是底線,道德是高線。堅守紀律底線和培養高尚情操,相輔相成,互為促進。沒有嚴格的法紀觀念,思想就會滑坡,道德就會失守,在腐蝕誘惑面前就會迷失方向,最終墜入違法亂紀的深淵。
不忘初心,克己慎行,潔身自好,自覺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刻保持共產黨人的正義感、是非觀和原則性,就能面對得失不心亂、面對誘惑不迷眼、面對困難不退縮,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頂得上。
省委常委圍繞「紀律」和「情操」兩大關鍵詞召開專題學習,再次告誡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不僅要他律,更需要自律。現在,全省上下正為推動福建發展再上新臺階奮力拼搏,結構調整陣痛仍在持續,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越是在關鍵時刻,越需要有一支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幹部隊伍。當前,黨員幹部必須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牢牢抓住「道德」和「紀律」兩大主題,深入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討論發言稿三
底線是事物質變的分界線、做人做事的警戒線,不可踩、更不可越。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時刻牢記越過底線的嚴重後果,始終警醒自己堅守底線。近日,習近平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黨員幹部必須堅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
「底線」,是做人、處事、為官的基本原則和最起碼的準則,為官做人的底線就是一條警戒線,守住了做人為官的「底線」,將成為推動自身進步的原始動力,守不住「底線」,則可能走向墮落或毀滅。近日,習近平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強調,黨員幹部必須堅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黨員幹部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領導力量,廉潔自律堅守底線是義務所在。所以,筆者認為,做合格黨員幹部,應從堅守「四條底線」開始,就應當廉潔自律,心存敬畏,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勵,堅守「四條底線」:
一是堅守法律底線。黨員幹部的法治素養決定著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如期同步完成。黨員幹部要做維護法律的尊嚴,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學會用法治思維來處理問題,牢記「權在法下」的理念,只有時刻敬畏法律,才能心存憚慮,警鐘長鳴,不以權代法,以言代法,才能夠守得住做人做事的法律底線。
二是堅守紀律底線。為官做人的標準應該超出底線越高越好,即使做不到高很多,最起碼也要堅守底線,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底線,就會像大廈失去了支柱,大壩動搖了根基一樣,必然帶來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墮落、法紀上的失範。因此,我們就必須遵守紀律,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從大局出發,不計小集體和個人利益。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做榜樣。
三是堅守道德底線。堅守對事業的追求,堅守人格、原則;放棄不切實際的欲望、浮躁、名利和非分之想;永葆進取之心,用超越功利的境界,作出無愧於職責的事業。這是必須堅守的做人底線。要以身作則,以德服人,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是堅守政策底線。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必須不折不扣地學習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內絕對不允許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更不會出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象,黨員幹部要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堅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維護政令暢通,才能夠守得住做人做事的政策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