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簡介 為何說蔡倫是最偉大的太監?
2023-12-11 16:27:52 4
太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群體,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同時因為歷史上出了不少害國害民的權宦,所以後世對太監的印象不好。
就好比正常大臣有忠臣和姦臣之分一樣,太監自然也有好壞之分。中國歷史上青史留名的太監不少,廣為人知的便是鄭和了。
鄭和下西洋,宣揚大明國威,與各國友好交流,完成了中國外教史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的歷史功績毋庸置疑,許多人甚至認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太監莫過於他。
鄭和的確牛,但若說對中國歷史乃至中華文明影響最大之人,非蔡倫莫屬。
提起「蔡倫」之名,大家應該都知道他為何偉大。此人改進造紙術,此後紙漸漸代替竹簡、絲綢布鍛成為傳播文化和信息的書寫材料。
蔡倫大名廣為人知,但是有些人應該不知道,這位改進造紙術的牛人實際上是一位宦官。
蔡倫大概是在永平末年入宮為宦官,此前來歷不明。初始時他擔任小黃門等職位,後來因為受到賞識,又有功績被安帝封為龍亭侯,食邑三百戶。
永元四年,在尚方令任上的蔡倫,經常利用職務之便,到民間作坊中察看。這期間發現蠶婦繅絲漂絮後,竹簟上尚留下一層短毛絲絮,揭下似縑帛,可以用來書寫。
蔡倫從這兒得到啟發,開始漸漸接觸造紙術。他通過多次試驗,最終收集樹皮、廢麻、破布、舊魚網等原料,在宮廷作坊施以銼、煮、浸、搗、抄等法,造出了植物纖維紙,史稱「蔡侯紙」。
蔡倫發明了紙張之後,將造紙的原料、過程等寫成奏摺,呈報給漢和帝。漢和帝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關鍵,大加讚賞,下令全國推行蔡倫的造紙術,全國「莫不從用焉」。
就這樣蔡倫發明紙張,使得文化和信息的傳播更加便捷有效,不僅僅對中國文明乃至對世界文明的傳播和發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蔡倫被後世評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和貢獻,其實不僅僅在於紙張。
在蔡倫主管尚方(古代制辦和掌管宮廷飲食器物的宮署)期間,「監作秘劃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
蔡倫是發明家,同時在政治上也有一定成就。蔡倫在內廷為官期間,先後侍奉4個幼帝,投靠兩個皇后,節節上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可惜的是最後蔡倫,陷入宮廷權利鬥爭之中,最後因此而亡。
建光元年,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後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貴人致死、剝奪皇父劉慶的皇位繼承權而被審訊查辦。
到了這個地步,蔡倫已經知道自己死罪難免,最後選擇了自盡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