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
2023-12-11 15:09:07 1
愛崗敬業。因行業和分工不同,每名黨員幹部肩負的職責和使命不一樣,小編收集了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歡迎閱讀。
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一
中央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對黨員幹部提出「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的要求。筆者認為「四講四有」難點和關鍵點在於怎樣做一名「講奉獻、有作為」的黨員幹部,講奉獻、有作為的黨員幹部應當具備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和開拓進取四種基本品格。
愛崗敬業。因行業和分工不同,每名黨員幹部肩負的職責和使命不一樣,「講奉獻、有作為」對於每一名黨員幹部而言蘊含的意義是不一樣的。黨員幹部應當立足於自身工作實際,熱愛本職工作,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不斷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
淡泊名利。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當官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就應當不追名不逐利,不計個人榮辱與得失,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甘於奉獻。講奉獻,首先必須具備奉獻精神。古有陸遊「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近有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們雖然身處逆境,卻無時無刻不思索著怎樣為民出力、報效祖國。講奉獻,其次要甘於奉獻、樂於奉獻。人的力量雖有大小強弱之分,但只要人人都願意盡己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的國家將會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是「紅船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黨員對黨忠誠的重要表現。
共產黨員必須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增強為民用權的意識和為民謀利的能力,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履職盡責的根本,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第一標準,誠心誠意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黨員幹部應牢固確立群眾觀念,想群眾之所想,急基層之所急,正確處理好公與私、局部與整體、個人與組織的關係。我們做任何工作,心中必須裝著群眾,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
我們要把對黨、對人民的感恩之情轉化為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的崇高追求,轉化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轉化為埋頭苦幹、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勇創佳績、拼搏進取的工作勁頭。要學習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奉獻精神,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要忠於自己選擇的事業,必須全面了解掌握相關工作情況。
大學生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二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並快樂著』,再怎麼艱苦也是美的、再怎麼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這才是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獻。」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分享的大學生輔導員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吧。
今天想說關於這個主題的三個問題,想讓大家有所思考,第一個問題是學生問我的:奉獻就可以有所作為嗎?
從小爸爸媽媽告訴我們,「做人要講奉獻、肯付出,這樣才會有所作為。」這似乎在說,奉獻和付出這個東西是如此的重要,簡直就打開人生成功之門的無二法寶。但很少有人願意承認的事情是,大多數人的奉獻都沒有什麼作為。
其實生活中我們覺得有「作為」的事情大概分為三類,第一類純粹由偶然性決定,比如買彩票中個大獎;第二類純粹由能力決定,比如即將到來的英語六級考試;第三類,也是我們最常遇到的,由能力和偶然性共同決定,比如創業、戀愛或是你想有所作為的夢想。
在不可忽視的偶然性面前,付出奉獻再多辛勤的汗水,就好比夜以繼日蹲在歷史中獎號碼旁邊渴望領悟其中規律。所以同學們,在任何領域,想成為那個最「有作為」的明星,偶然性都是不可忽視的。
第二個問題,他接著又問了:如果不能有作為,為什麼要奉獻付出呢?
其實生活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很多事情在我們的奉獻,沒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完全理解不了所謂的「作為」的。
我們都迫切期待著「即時回饋」,這是觸發人類行動的最基本原理。但在更多情況下,事物卻是以漫長的潛伏震蕩後爆發的形式發展的。我現在時常覺得,少年時更容易掌握語言、樂器、美術這些現在看來很難學的技藝,並非小時候就是天資聰穎,而是我們小時候很少一星期質疑奉獻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收穫了多少,都是悶頭一練就是好幾年,直到某一天發現,哦,原來已經會了。簡而言之,我們的生活裡,奉獻付出和有所作為之間往往沒有那麼立竿見影。
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問他的:我們講奉獻,一定是為了個人有作為嗎?
總有一天,輔導員會是95後,評委會是95後,甚至書記校長都會是95後,但全社會都被95後佔領的時候,我想問你們,想問在座的各位,大家想把這個社會變成什麼樣。
我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站在風口浪尖上去把握過命運的人物,你我不過是再普通過得升鬥小民,是這個龐大的社會機器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讀書的時候每天都被父母耳提面命,說你幹啥你都不要給我耽誤了學習。每一個年輕人都忙著生存而沒有時間奉獻,沒有時間關心環境,沒有時間關心國家的命運,還哪有什麼精力去為這個社會去「作為」什麼。
但是後來我發現,奉獻可以很大很遠,但也可以渺小而平凡,就比如,每一個普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個好人。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就註定會改變世界,如果我將來是一個好輔導員,那麼這個社會就因為多了一個良師益友而變好了一點點。所以我更希望我們所有的95後們,你們都能成為那種難能可貴的年輕人,一輩子都不吝於奉獻,不過分考慮個人得失,絕不放棄自己的原則,絕不失望於人性。
所以同學們,如果再有人跟你們說,奉獻太假,作為太遠,你要適應這個世界。這時候你就應該像一個真正的勇士一樣直面他,你告訴他,我跟你不一樣,我不是來適應世界的,我是來改變世界的。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