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建成簡介 李建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2023-12-11 17:34:27 7
唐高祖李淵太原起義,隨後建立唐朝,進而統一中國。李淵之後,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創貞觀之治。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帝王,對於他的歷史事跡,不管是從電視劇上還是從書本中,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他的繼位,實際上缺乏正統性。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建成五子也全部遇難。李世民的上位,是通過政變實現的,說難聽點就是篡權奪位。
成王敗寇,李世民繼位之後,後世人大多數都遺忘了那個被奪位的太子李建成。而且因為史書以及電視劇對李建成人物形象塑造的關係,很多人都將李建成看成是昏庸之人。
李建成不僅沒有治國良才,同時還是一個與父親嬪妃有私的無禮之人。而李世民之所以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因為他發現了李建成與嬪妃的關係。李建成想要剷除李世民,解除把柄,李世民搶先一步。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而唐太宗曾多次幹預和審核「史書」稿件,似乎也昭告了有什麼被掩埋在正史之中。關於李建成的事跡,是不是其中一個方面呢?
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曾說:「至前此蓄謀叛隋,則二人亦不能不與也。」李建成出生於素有習武之風的李氏宗族,還是李淵的長子,起兵這麼大的事不可能瞞著他。所以李建成不管是起兵之前還是之後,都是參與其中的。
大業十二年,李淵派李建成到河東廣結義士,招兵買馬,而留李世民與自己一道在太原招兵。倒不是因為看不上李建成,相反是太看重了。
河東是軍事重鎮,是通往關中的要地,而李淵也曾在這裡招攬農民兵,有一定的政治基礎。除了基地太原之外,河東是李淵絕不能放棄之地。派李建成前往,正是因為信任。
至於李世民,當時他只有十六歲,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政治思想,所以李淵要將他帶在身邊,不敢派他前去獨擋一面。王夫之言:「人謂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
李淵太原起兵,李建成曾說:「兒等早蒙弘訓,稟教義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墜。」後來的一系列戰爭,也證明了李建成在軍事方面的才能。西河之戰、霍邑之戰李建成率領獲取勝利,後又扼潼關,敗屈突通,與李淵匯合共同拿下長安。
李淵建唐之後,天下還沒有統一所以「巡幸」成為必要。李建成已被封為太子,李淵離京之後,實際上是李建成處理軍國大事。
李淵曾言:「帝欲其習事,乃敕非軍國大務聽裁決之。」武德初年建立官制政體、改革稅法、頒布律令。積極發展農業、恢復生產,推行均田制,改革租庸調。並辦儒學、興科舉、宣揚教化等一些列政治活動建立起的唐初的政治框架,又有多少李建成的功績呢?
李建成與李世民一同制定了「廢皇帝而立代王,興義兵以檄郡縣,改旗幟以示突厥,師出有名,以輯夷夏」的戰略方針。當李淵和李世民在外徵戰之時,也是他在後方調度,同時防備突厥,解決李淵的後顧之憂。
李建成「太子及王(世民),俱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招攬了許多人才,其中名臣魏徵、王珪、李鋼等都是東宮屬臣。
而後來李世民在外徵戰,建立威望,最終有心爭奪皇位。李建成出手削其權利,最終被李世民奪位,此後埋沒英明。
李建成不僅成為一個荒唐昏庸,不懂政治的太子,還是一個不知禮教,與小媽偷情之輩。可笑可嘆!
歷史其實很容易理解,成王敗寇,贏了就是李世民、朱元璋,輸了就是李建成、陳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