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和陳摶是什麼關係?陳摶對張詠的預言是什麼?
2023-12-12 06:41:02 3
北宋時期,有一位活了118歲的長壽之人,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道家學者、養生家陳摶。世人皆傳陳摶乃是仙人,因此稱其為「陳摶老祖」。
陳摶在世時,在華山隱居,有一名為張詠的少年不遠千裡來到華山求見,希望和陳摶一起在華山居住。
陳摶見到張詠以後,就對張詠說了這段話:「你真的想好了嗎?如果你真的打算跟我一起在華山隱居,那我就把這華山分一半出來給你。你可要想好啊,我看你以後可是要做大官的,命中注定是做不成隱士的。這就好比有一家失火的人正等著你救火呢,你能袖手旁觀?」
陳摶說完,張詠就陷入了沉思,到底該不該留下來呢?陳摶見張詠猶豫不決,於是送了首詩給他:「徵吳入蜀是尋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養閒散,也須多謝鬢邊瘡。」最後,陳摶把張詠趕下了華山,讓他回家好好學習。
當時的張詠並不知道陳摶這首詩到底說的是什麼,他只記得陳摶讓自己發憤圖強。於是,陳摶回家以後就非常刻苦的學習,長大以後真的當上了大官,先後做了益州和杭州的知州。在他第二次知益州的時候,他的頭上就長了惡瘡,怎麼醫治也不見好。最後張詠改任金陵的知州,他的惡瘡才漸漸好起來。
張詠這一生的經歷全都應驗了陳摶詩中所言,原來陳摶當年的那首詩是一首預言詩,他早就知道張詠不是普通人。
張詠怎麼會是普通人呢,他的大名就算再世界史上,那也是響噹噹的,大家至今仍在廣泛使用的紙幣就是他發明的,張詠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紙幣的人。北宋時期,張詠可是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他官至禮部尚書,詩文俱佳。當然了,張詠最出名的還是他治理蜀地的一些事跡了。
相傳,張詠在成都擔任知府的時候,有一小京官不肯按照慣例來參拜他,張詠當時秒怒,他對小京官放狠話說:「你要不就辭職,否則非參拜我不可!」小京官也是倔強:「辭就辭!」說完就回去寫了一封辭職書,後面還附了一首詩,表達他辭官的決心的同時順便刺一刺張詠,讓張詠不痛快。
小京官把辭職書呈給張詠之後就站在庭院中等待張詠批准,本來只要張詠一句話的功夫,小京官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但是張詠看完辭職信以後卻開懷大笑起來,他連連稱讚小京官的詩文寫得不錯,還激動的走上前去握住小京官的手說:「哎呀呀,我竟然不知道我們這裡有一位詩人呢,之前還對你這麼無禮,真是罪大惡極,罪大惡極!」
說完,張詠就在府上設置了一場盛大的賠罪酒宴,他把辭職書退回給小京官,從那以後,他都把小京官當做上賓來對待。
張詠就是這樣一個人,比較隨性,喜歡意氣用事,但是真正認真起來以後,他又總是拎得清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