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貳臣洪承疇有哪些歷史事跡?他是神童嗎?
2023-12-11 04:04:02 1
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提出要編纂一本《貳臣傳》,收錄明末清初時期在明朝和清朝都當過官的人,也就是叛明降清的叛國者們,約一百二十多人,其中有一個人的爭議性很大,那就是洪承疇。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他在萬曆四十四年中了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是明朝重臣。後來,洪承疇於松錦之戰戰敗後被清朝俘虜並勸降,他成為了清朝的漢人大學士。自古以來,朝廷臣子就只有兩種忠臣和姦臣,像洪承疇這種叛國者在世人眼中都得不到原諒,他的家人、朋友在那之後也和他斷絕了關係。但是,洪承疇拋棄了所有去追隨的清朝庭給他的待遇並不好,這就令人唏噓了。
洪承疇自小就聰慧異常,他的母親傅氏是個知識分子,所以洪承疇的家庭教育是沒的說的,當然是從小就受到文學氛圍的薰陶的。他七歲時就在溪溢館受啟蒙教育了。
八歲的時候,洪承疇的外公去世,他陪著母親前去奔喪,當時主持喪事的人就問他們有沒有祭文。傅氏說沒有,洪承疇卻說有,然後就脫口而出:「神風呼請上大人,子孫跪拜孔乙己,金銀紙錢化三千,豬頭禮品乃小生。」
雖說這祭文平淡無奇,但是這可是一個八歲的孩子當場套用《三字經》作出來的,所以在場的人都感到驚奇。
洪承疇如此聰慧,可是他的家庭條件支持不起他上學的費用,所以到了十一歲的時候,洪承疇就輟學在家,幫助母親賣豆腐乾了。有一次,有幾個學生圍著洪承疇買豆腐乾,但是洪承疇見他們這麼多人,要是每人多買一塊,自己就差不多賣完了。於是洪承疇苦口婆心的勸幾個學生再多買點,可是他們說先生給他們布置了一個對對子的作業,他們還沒對出來呢,沒時間再耽擱了。為了讓他們多買一點豆腐乾,洪承疇說,我幫你們對對子,你們每人多買一塊豆腐乾,成不成?
最後,這個交易達成了,回到課堂上,幾個學生按照洪承疇幫他們對出來的對子照搬到了先生面前。先生認為他們都對得很好,當場就又給他們出了幾個對子,結果他們一個也對不出來,他們只好把洪承疇幫他們對對子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
先生聽學生們說,洪承疇與他們年紀相仿,看起來只有十一二歲,那豈不是神童了,一個人幫他們這麼多人對對子,對得還這麼好!老師有個毛病,就是遇到好苗子就不肯錯過,於是先生讓學生把洪承疇領到學院來,接著他就當場考驗洪承疇。先生出上對:硯臺長長,能賦詩文百篇。洪承疇對:豆腐方方,猶似玉印一章。先生面色一喜,又出: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學學李白。洪承疇見先生和他之前對的對子是反著來的,知道自己應該以硯臺對下聯,就說:黑硯臺,硯臺黑,為官鐵骨叮噹當包黑。
隨後,先生找到洪承疇的母親傅氏說自己願意免費教這個孩子,希望傅氏能答應洪承疇入學。傅氏一聽也很高興,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長大以後,洪承疇考科舉中了進士,之後就在明朝任職,最後成為了明朝政治集團中的一名重量級官員。如果那次戰爭他沒有失敗,那麼他就會一直效忠明朝。可現實卻是他失敗了,也想過要以死殉國,最後都沒有實現,反而是對清人妥協了。
投降於清朝以後,洪承疇把母親接到北京居住,但是傅氏一看到他就又打又罵,直說自己沒有他這樣的兒子。洪承疇的弟弟也發誓說此生「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帶著母親傅氏避居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