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講四有講規矩有紀律座談會發言稿
2023-12-11 04:05:52 3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標杆在領導;要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問題,注重實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講四有講規矩有紀律座談會發言稿,歡迎對大家參考!
【1】四講四有講規矩有紀律座談會發言稿
根據「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安排,5月20日以前要由「一把手」給全局黨員同志上黨課,今天的黨課還擴大到了非黨同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的「兩學」,一是學黨章黨規,二是學系列講話,系列講話就是指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對我們扶貧移民人而言,還要增加系列講話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思想。「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標杆在領導;要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問題,注重實效。今天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給大家上黨課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先帶領大家從宏觀上、從總體上去把握「四講四有」,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爭做優秀黨員。「四講」與「四有」之間是有邏輯內在聯繫的,講政治就要有信念,講規矩就要有紀律,講道德就要有品行,講奉獻就要有作為。
一、講政治、有信念
第一,什麼叫政治?政治就是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治理社會的行為,或者是指維護統治的行為。政治是各個集團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尤其是指對某一政治實體的統治,比如共產黨對中國的管理和治理。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且支配其行為的社會力量。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理念是什麼?黨的政治理念影響和決定著黨的領導方式、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是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的根本所在。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理念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民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內容。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理念,就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為了實現共產主義這個長遠目標。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區別於西方政黨的地方就在於共產黨沒有一黨之私,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對每一個共產黨員而言,必須講政治。講什麼政治?就是講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綱領、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
第三,怎樣講政治?
一方面,講政治要充分踐行入黨誓詞。講政治充分體現在入黨誓詞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如果能把入黨誓詞12個方面的內容全部做到,就真正是講政治。⑴「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說明入黨是自願行為,既然是志願入黨,對於黨的政治理念就應該自覺執行。將其寫在第一句,就是指後面發生的一切,都是心甘情願、自覺自愿的。⑵「擁護黨的綱領」。什麼是綱領?綱領就是政黨為了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而確立的行動方略,包括黨的指導思想、基本理論、基本路線、現階段目標和最終目標五個方面。講政治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擁護黨的綱領。中國共產黨現階段(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中國共產黨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⑶「遵守黨的章程」。黨章是黨的最高行為規範,是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的基礎。黨的章程就是各級黨組織的行為準則,是每個黨員的行為準則,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都應自覺遵守。⑷「履行黨員義務」。履行黨員義務是共產黨員的天職,是向黨組織所做的莊嚴承諾,不講義務就是不講責任。⑸「執行黨的決定」。黨有了章程,就要作決定,不同的階段作出不同的決定。作為黨員,有個人意見可以保留,但是一旦作出決定,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⑹「嚴守黨的紀律」。無論是擁護綱領、遵守章程,還是執行決定,紀律是保障,必須嚴守黨的紀律。⑺「保守黨的秘密」。黨是有秘密的,黨的秘密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安全和利益。每名共產黨員必須從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的大局出發,保守黨的秘密。⑻「對黨忠誠」。忠誠就是「不是被動地執行」,入黨誓詞的第一句話就決定了「自覺自愿」。既然是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就必須要對黨忠誠。⑼「積極工作」。做黨的工作不能消極怠慢,要積極地做。當前,脫貧攻堅是黨中央作出的決定,因此大家要積極投入脫貧攻堅工作,不能被動,不能消極怠工,更不能陽奉陰違。⑽「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要牢記中國共產黨的終極目標是共產主義。實現共產主義,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長期不懈的努力。共產黨員信仰共產主義,就應該從思想上堅定信念,站在時代的前列,站在人民群眾的前列,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奮鬥終身。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共產黨是執政為民的。「隨時」,就是在黨和人民召喚時,在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的利益有所衝突時,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⑿「永不叛黨」。戰爭年代,叛變投敵就是叛黨;和平建設時期,腐敗墮落就是叛黨,會損害黨的形象,必須嚴辦。既然你入了黨,就不要當叛徒。入黨誓詞的12個方面把講政治的要求和內容講得很清楚、很透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都不應忘記入黨誓詞。為什麼大家在重溫入黨誓詞的時候,會有一種神聖、親切的感覺,這就是組織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所以講政治要充分踐行入黨誓詞。
另一方面,講政治要堅決反對和克服入黨功利意識,堅決反對機會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什麼叫機會主義?機會主義就是投機主義,其一個特點就是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不擇手段,機會主義者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按規則辦事,視規則為腐儒。機會主義者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以結果來衡量一切,而不重視過程,這種人是最不講原則的,他所信奉的最高原則是「成者王、敗者寇」,一個機會主義者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的。剛才講的入黨誓詞,都是有準則的、有要求的,要求共產黨員必須按準則和要求來做,而機會主義者不講準則、不講規範,一切以只要有利於個人利益和目標為原則,所以,當在規則面前你不認真講規則的時候,你至少是個機會主義者。什麼是實用主義?實用主義者也是不講原則、不講規矩的,凡事可通融、可變通,他信奉的原則是「適者生存」,即在當前社會環境裡只要能夠適應人家的胃口,達到個人的目的就行,而自己卻沒有準則、沒有原則地生活。實用主義者把入黨當成「敲門磚」,為的是入黨以後能夠提幹、能夠當官,能夠「整錢」。現實生活中叛黨的人,思想深處都是機會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之所以過去會出漢奸,也是這個原因。因此,如果入黨不是為了人民,不是為了全人類,而是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把入黨當「敲門磚」,這種人就是嚴重的動機不純,就是懷揣著不良目的加入共產黨。
在這裡,我想談點個人的觀點與大家分享。應該如何來認識和看待人的正直與不正直?或者說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毛主席曾講過「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政策是什麼?政策就是原則;策略是什麼?策略就是方法。如果先講政策、講原則,然後在此基礎上再思考策略和方法,這是君子的做法、正人的做法。如果什麼事情都先講策略、講方法,而把政策和原則放在一邊去,甚至為了策略和方法可以犧牲政策和原則,則是絕對的小人、絕對不正直的人。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實質區別就在於看其有沒有理想信念,是不是把個人利益置於黨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事業的利益之上、單位的利益之上。大家一定要學會這一檢驗和判斷人的方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隨時隨地都要講政治、有信念。當前,講政治、有信念,最重要的是貫徹好四個意識:一是政治意識。即,黨中央和省委決定的事情,我們就要不折不扣地辦,不折不扣地幹;二是大局意識。現在脫貧攻堅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主要任務和中心工作,如果大家還是從個人的利益、從一個單位的利益、甚至從一個行業的利益去思考問題,那就是不講大局、不講政治;三是核心意識。各級黨組織書記就是黨執政的核心,從總書記到省委書記,一個地方有市委書記、縣委書記,一個單位有黨組書記、副書記,等等。核心意識就是要維護黨組織、維護書記的權威,與其保持高度一致;四是看齊意識。要向核心看齊,向中央和省委看齊,向黨的綱領看齊。現在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不看齊」,即部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服從、不服務於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另一種是「看不齊」,即不是他不想看齊,而是他看了卻看偏了、沒對端,有能力的原因,但是從政治的高度來看「看不齊」的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也是不行的,為什麼你就「看不齊」呢?
二、講規矩、有紀律
第一,什麼是規矩?在古代,「規」「距」就是用來校正圓形、方形的兩種工具,是一種度量衡。《荀子·禮論》中有一句話「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意思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規矩」的第一個習慣說法。「規矩」的第二個說法,是指規則和禮法,古代的人與人之間相處有一些規範,過去就叫禮,也叫法,用現代漢語來解釋,規矩就是紀律、就是規範。
第二,做人有做人的規矩。做人要守人倫禮法。歷史上常講的「五常」,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五對關係,即君臣關係(上下級關係),父子、父母和子女關係,夫妻關係,兄弟姊妹關係,朋友關係。父子、夫妻、兄弟姊妹都是家庭裡的關係,君臣(上下級)和朋友關係就是社會上的關係。社會上的所有關係,不外乎兩種,即「是我的領導」和「不是我的領導」,這裡面就明確指出,做人是要有規矩的、是有禮法的。古語說「君使臣以禮,臣侍君以忠」,上級對下級就要關心愛護、要有禮貌,不能呼來喝去;下級對上級要忠誠,要尊重上級,聽從上級的安排。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人首先是要「修身」,自身要提高水平,其次是要「齊家」,把父子、夫妻、兄弟姊妹這三對關係處好,最後才是「治國平天下」。如果連家庭關係都處不好,在外面還怎麼當領導呢?所以,做人有做人的規矩。
第三,做黨員有做黨員的規矩。這個規矩是什麼呢?一名合格黨員,至少要遵守五種紀律,即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政治紀律是前提。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擁護黨的綱領,要講政治、有信念,這就是政治紀律,如果不能和黨中央保持一致,一邊口頭上講「我要實現共產主義,我是中國共產黨員」,一邊現實生活中卻是個機會主義者、實用主義者,一切只考慮自己,就不是合格黨員。組織紀律是保障。下級要服從上級,少數要服從多數,全黨要服從中央,這就是組織紀律,組織紀律保證政治紀律的實現。還有班子裡面的民主集中制,這也是組織紀律,是非常重要的,絕不能一人說了算,搞「一言堂」。經濟工作紀律是底線。我們都是行使公權的人,擁有公共資源,如果把公共資源當作私權來用,當作私利來享受,就必然會違反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是生命線。中國共產黨就是靠爭取了人民才得到現在的執政權力,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譬如,我們一個局或者一個處,做什麼事情都要想到大家,如果你只想班子的幾個人,只想你處裡的幾個人,就絕對管不好這個局,也絕對管不好這個處,所以一定要走群眾路線、遵守群眾工作紀律。生活紀律是名譽。生活紀律涉及黨員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各個方面,關係自身和黨的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譽,要珍惜和愛護。
第四,「講規矩、有紀律」要處理好「兩重關係」。一是要遵紀守法,依法辦事,處理好工作與紀律的關係。這重關係,往往容易被同志們忽略。在現實工作中,工作與紀律的關係,相當於法律關係中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係。首先,做工作要講規律、講科學、講真理。比如移民工作,「移民工作前期重於後期」這肯定是個規律,也是個真理,把移民前期工作做細做好了,把老百姓的思想做通了,後面實施搬遷就相對容易,就不會再出現信訪上訪。其次,做工作要講紀律,要講規範、講規矩、講程序。我們在爭論工作的時候,經常會被「講規律、講科學、講真理」掩蓋另外一種傾向,即不管對象是誰,只要自己說的對,就不考慮環境、不考慮方法、不考慮對方接受程度地提意見,這就違反了紀律。我們在研究工作中錯綜複雜問題的時候,要盡到職責,懂得及時向上級提建議,否則他決定的事情做錯了,你照樣會「挨板子」,但有些人在給上級提意見後,上級沒有採納,他就有情緒,這是不對的。建議你可以提三次,上級再不採納,就是他自己去承擔責任,但如果你反反覆覆地提,提得領導都不高興了,最後成了影響上下級關係,以後工作也不好開展,那也不行,你就沒按程序來,沒尊重他的決定權,就沒講紀律。再次,行政工作必須首先講紀律。黨內是講集體決策,行政工作是講行政首長負責制,這就是規矩,就是紀律。在工作中有不同意見,要用紀律和程序來解決,每位同志都要處理好工作和紀律的關係,要處理好建議權和決策權的關係,這就是講規矩、有紀律。二是要處理好個人意願、個人心情舒暢與工作和紀律的關係。現在,有的同志只要不滿意,就牢騷滿腹,就不工作或者不好好工作,這就違反了工作紀律。還有的同志,只要不滿意就不服從組織安排、工作安排,就鬧情緒,這就是不講規矩、沒有紀律。在處理好這「兩重關係」的過程中,還有注意法制和規範的制定,這是依法行政、遵守黨紀黨規的前提。
三、講道德、有品行
第一,什麼是道德?「道」是萬物萬法之源,是創造一切的力量,它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規律。「德」是順應規律,順應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經濟規律、客觀規律去做事的行為和意識。「道德」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如果做違反規律的事情就沒有道德,就「缺德」。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道德」演化到現今的社會,已經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現在有一句話叫「罪莫大於無道,怨莫深於無德」,意思是沒有比不講道義更大的罪過,沒有比不講道德更能招來怨恨,說的是道德的重要性。毛主席曾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你只要按規律辦事,道義自然就在那裡,你就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如果你失去道義,丟失了規律,那麼支持你的人就很少。
第二,要堅守從政之德。從政的道德如何堅守,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要認識和把握工作規律。二是要主動地順應規律和遵守規律。省扶貧移民局從2013年以來,制定了很多扶貧移民工作方面的規範,遵守好這個規範,你就堅守了從政的道德。三是要樹立良好的官聲和優良的政風行風。「官聲」很重要,既然要當官,就要樹立良好的官聲。如果當一陣官,大家都在罵你;或者當面不敢罵你,背後戳你的背脊骨;或者當了官就到處去違法亂紀,去斂財、幹壞事,你就沒有當好官。既然要從政,就要有優良的政風和行風。中央抓正風肅紀、抓從嚴治黨,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講「道德」的,只有講道德,才能有品行。
第三,要堅守為人之德。為人的道德如何堅守,這裡同樣是三點。一是要認識和把握人際關係規律。人和人相處是有規律的,最有名的就是卡耐基的人際關係學。人與人之間的基本規律就是相互尊重,你只要尊重他,「啥事都好辦」,你不尊重他,小事都難辦。市場經濟社會有一條基本規律是等價交換規律,在這兩條規律之上,還有條規律叫「平等律」。相互尊重是平等,等價交換也是平等,人際關係規律就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二是要維護「和為貴,以人為善,真誠相待」的人際關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只要與人為善,真誠相待,不被私心蒙蔽,就沒有處不好的人際關係。三是要塑造優秀的人格品行。所謂「人格」,就像是把社會上的人分成一格一格的,每個人都只佔一格,如果你的行為不出格,你就遵守了人格,你的人格就好;如果你行為「出格了」,就說明你沒做到位,你的人格就不行。共產黨員要講道德、有品行,就是要努力塑造優秀的共產黨人的品格。
四、講奉獻、有作為
第一,什麼是奉獻?奉獻就是不求回報的愛、全身心的付出。古時候,用手捧出來就叫「奉」;「獻」是指的祭獻,就是拿去祭神祭天祭祖宗的,這是不求回報的。一個人,對家庭和親人作奉獻相對容易,但對工作和事業而言,要做到無私奉獻就相對困難了。所以說,對黨的事業和人民的事業要做到無私奉獻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思想的境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黨性強、人格純、人性美的一種表現。特別是當前,越來越多的「為官不為、為政不為」現象產生,就是因為有人覺得沒有「灰色地帶」了,不能去權力尋租了,工作積極性也就下降了,這種人就是黨性不強,是機會主義者、實用主義者。但如果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扶貧移民局的同志,還是在拼命工作,還是在無私奉獻,那就是黨性強、人格純、人性美的表現,所體現出的境界就不一樣。
第二,怎麼講奉獻?扶貧移民工作現在是最艱難的時候,是最需要奉獻精神的時候,也是最能有所作為的時候,因此,在這個時候能做到講奉獻、有作為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我們局機關絕大多數同志都是好的,勇於奉獻、敢於擔當、加班加點,但也有個別人、個別同志做得有差距,局機關也還存在著苦樂不均、自甘落後,樂於偷閒、不思進取的現象。我們局裡借了很多同志、上掛了很多同志,結果我們有些同志就依賴這些借用上掛的同志,自己反而不做了,這就很不合適。還有的同志,思想上沒有警覺,有時說話比較隨意,就容易造成誤會,特別是領導同志說話不能太隨意,你太隨意了,老百姓會怎樣看呢?說話要注意場合,如果不注意場合隨便地去說,就會直接影響你的形象和聲譽。還有些黨員領導幹部要求自己不夠嚴格,缺乏領導意識,說話做事欠考慮,對下級幹部堅持原則有時不理解不支持、不鼓勵不表揚,反而還要去責備去批評,缺乏應有的境界和感召力。
全體黨員和領導幹部,只有無私少欲,才能讓人心服口服,才能堅持原則、敢於管理。我剛到扶貧移民局的時候,班子就有位領導成員很為我擔心,擔心我大刀闊斧地搞改革、搞管理會翻船,但事實證明並沒有翻,這道理其實很簡單,並不是因為我手藝好,而是因為我出發點好,是在無私地抓管理。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意識,不是把你提到某個職位,你的水平和境界就到了這個職位應有的水平和境界。如果自己不加強學習,不自我培養、自我提高,你永遠就只會是以前的水平,達不到職位應有的水平和境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性的弱點就在這裡,自私是根子。投機取巧只能蒙蔽一時,襟懷坦蕩、堂堂正正做人做事,才能樹立威信和權威。因此,要做到講奉獻、有作為,關鍵要能約束自己、無私少欲,要能勇於奉獻、敢於擔當。
同志們,「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都要求我們要嚴於律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忠誠、乾淨、擔當,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中央所提的「四講四有」,我們就是符合我們傳統文化的美德和道德,也是符合我們人際關係規律和自然規律的,更符合黨紀黨規的要求。今天的黨課,也是堂「禮學」,希望能啟迪大家去想一下、去思考一下、去總結一下,是不是按「四講四有」的標準在要求自己。如果大家這些方面都做到了、做好了,大家絕對會是一個好父母、好子女,也會是一個好丈夫或者好妻子,當然也會是社會上的好公民,更會是一個好黨員。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勉,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