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監劉瑾為何被稱作皇帝?劉瑾真的是女權先鋒嗎?
2023-12-11 01:31:02 3
明朝年間,有個權傾朝野的宦官劉瑾頒布了一條不拘禮法的規定:令寡婦盡嫁,喪不葬者焚之。一時之間,全國為之轟動,寡婦們紛紛抓個人再嫁了,辦喪事的家庭也沒有那麼多忌諱了,直接一把火燒了逝者的遺體就好了。
那時才16世紀初,中國就已經有倡導火葬的先驅了,而且還是個被人們罵到體無完膚的大太監幹的,真是不可思議!這個劉瑾什麼來頭啊,不會是穿越的吧!
劉瑾,本姓談,6歲的時候被太監劉順收養,之後就淨身入宮,改姓為劉了。弘治年間,劉瑾因犯罪本當處死,不過最後得到赦免,被派到東宮服侍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為了在主子面前顯貴,劉瑾摸清朱厚照的愛好以後,就每天進獻鷹犬、歌舞、摔跤等遊戲,以取悅朱厚照。
就這樣,劉瑾獲得了朱厚照的寵信和重用,逐漸升官。朝臣們見到朱厚照不理朝政,整日與劉瑾玩樂的情況很是擔憂,紛紛上諫請求賜死劉瑾,但是朱厚照統統打回去了。被這麼多人當做眼中釘的劉瑾心中害怕,跑到朱厚照面前哭訴不止,還誣陷說那些想要殺了他的人實際上是想要達到軟禁皇帝的目的,朱厚照信以為真,大肆殘殺無辜朝臣。
明孝宗的遺詔上講明了要廢除宦官監槍和各城門監局,但是這不利於劉瑾擅權,於是他就利用各種手段阻止了朱厚照收回宦官權力,還勸朱厚照凡是宦官鎮守的都要進貢一萬兩黃金!
明武宗朱厚照對劉瑾的信任無人可以撼動,又對劉瑾言聽計從,因此民間稱劉瑾為「立皇帝」而朱厚照為「坐皇帝」,可見劉瑾在當朝的權勢到底有多大了,一個相當於擁有了皇權的太監,劉瑾能走到這一步,他絕不是無能之輩!
實際上,劉瑾對待治國的態度非常嚴謹,他常常把朝中的奏摺帶回家,一個人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他就叫上心腹大臣們一起商議,集思廣益。他針對時弊,在全國進行了一場比較大的變法活動。可是在史書上,並沒有過多著墨於此事,畢竟一個太監當政可不是什麼值得拿出來誇誇其談的好事,劉瑾在史書記錄者看來是一名「篡權者」。
在變法中,就提到了一開始我們談到的「令寡婦盡嫁,喪不葬者焚之」,劉瑾也因此被人認為是16世紀初的女權維護者和中國實行火葬的先驅之一。
在古代,對於婦人的貞節觀念很是看重,不是有句話叫「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麼,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達了古人的貞節觀念。記得三國演義裡趙雲拒娶趙範之嫂的一個理由就是寡婦再嫁失節,失節的女人將面臨浸豬籠溺死或者被活活打死的命運。就是這麼一條約束女性的封建觀念,最後卻被一個太監看破並解除了,有點莫名的諷刺呢。
自劉瑾頒布這條法規以後,明朝的寡婦們想嫁人就可以再嫁了。在明朝的很多小說中也逐漸出現了描寫寡婦改嫁的事件,有的寡婦想替丈夫守節,大家還紛紛來勸她改嫁呢,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狀況對女性的約束已經有所改變了。
奇怪的是,劉瑾本身就是個宦官,但是他掌權以後卻嚴令禁止太監亂政,他的心腹也都是些朝廷外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宮裡的宦官們才會看不慣劉瑾,最後還策劃害死劉瑾。劉瑾的結局並不好,他掌權以來斂財無數,極有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他被人告發謀反,被武宗處以凌遲的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