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
2023-12-11 00:44:42 3
《胡錦濤文選》內容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系統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重大觀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習主席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歡迎大家參考!
【1】習主席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學習《胡錦濤文選》,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黨員、幹部理論學習培訓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加強對學習的組織領導,堅持學習、宣傳、研究相結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強化落實,確保學習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通過學習進一步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
——發展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決定性意義。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離開了生產力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係人心向背、事業興衰。」胡錦濤同志說:「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科學思想。只有求真務實,認識規律,把握規律,才能得其要旨。各級領導幹部要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深刻內涵、基本要求、指導意義的認識,堅決破除一切阻礙科學發展觀落實的觀念,堅決糾正一切偏離科學發展觀的行為,真正把思想方法轉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我們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結合新的形勢,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不斷開創我國發展新境界。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出發,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與科學發展觀是一脈相承的,體現了我們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基本的國情,始終牢記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學習《胡錦濤文選》,要同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緊密結合起來,把對發展的科學認識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正確思路,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實際能力,轉化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真抓實幹的自覺行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鬥的重要目標。早在1956年,毛澤東同志就指出:「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紀末使我國進入小康社會,這一步已經如期實現。黨的十五大展望我國新世紀的發展,提出到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在新世紀頭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並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現在,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們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胡錦濤同志指出:「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如期實現,而且在地域上、人群上一個都不能少。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繁重的工作是保障各方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我們要堅定信心、紮實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切實關心和扶持各類困難群眾,努力建成人民群眾滿意、高質量的小康社會。
學習《胡錦濤文選》,要提高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規律性認識,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最大限度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勝利,為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胡錦濤同志說:「面向未來,全黨同志必須牢記,我國過去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近40年的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接力探索的偉大實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為,無論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都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如果它們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而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障礙,那就必然要發生調整和變革。著眼新形勢新任務,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戰略決策和系統部署,我國興起了新一輪改革高潮。新一輪改革的突出特點是改革進入啃硬骨頭、打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既要全面、系統、整體推進,又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快實現突破。我們要緊扣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各方面各領域改革。要堅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基本取向,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堅決衝破不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各方面體制機制障礙。
我們推進改革開放的目的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要搞其他什麼主義。胡錦濤同志指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須臾不可偏離、絲毫不可偏廢,必須全面堅持、一以貫之。離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社會主義社會一切發展和進步就會失去物質基礎;離開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和喪失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植根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這條路能走得通、走得遠。我們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這條路走得更踏實、走得更好。
學習《胡錦濤文選》,要深刻認識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繼續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堅持改革正確方向,勇於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中國共產黨。胡錦濤同志說:「抓好黨的建設是全黨同志的共同任務,更是各級黨委的硬任務。」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改革創新精神持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和要求。比如,關於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論述和要求;關於學習貫徹黨章、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的論述和要求;關于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抓好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論述和要求;關於抓基層打基礎、強化基層黨組織職能、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的論述和要求;關于堅持為民、務實、清廉,樹立正確政績觀,全面加強新形勢下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論述和要求;關於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論述和要求,等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上率下,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制定和落實八項規定入手,相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著力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管黨治黨取得新的明顯成效、創造積累了新的經驗。黨的建設必須常抓不懈,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我們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繼續從嚴從實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堅持問題導向,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要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要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幹部在黨的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一手抓規範約束,一手抓引導激勵,更加有效地調動全黨上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各級黨組織和全黨同志切實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
學習《胡錦濤文選》,要著眼於完成黨的歷史使命,從我們黨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不斷發生深刻變化的實際出發,圍繞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進一步落到實處,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2】習主席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