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稿【集錦】
2023-12-10 20:09:27 1
【篇一】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84年前的昨天,1931年9月18日,是一個值得我們悲憤的日子。xx年前的昨天夜裡,日本藉口柳條溝事件,炮轟北大營,徹底撕毀了「鄰友和平」的假面。74年前的昨天,東北軍在「絕對不抵抗」的命令下不戰自退,日軍輕易拿下瀋陽城……從那一天起,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拿起槍,扛起炮,開始保衛自己的家園。人們總說抗戰八年,可是抗戰共經歷了十四年!
同樣的昨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恰逢周末,親人相聚,朋鄰互賀,聽簫賞月,分食月餅……此時,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已經不能知道,曾有這樣的一首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這首歌就是曾經在大江南北傳唱半個多世紀的《松花江上》。但現在只有景山公園的老人們還能偶爾唱上一唱。
「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間,我們已無從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天各一方;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嘆。不止是「旅順大屠殺」,不止是「平頂山慘案」,不止是「南京大屠殺」……不知還有多少個萬人坑堆疊著同胞的白骨,不知還有多少土地浸透過親人的鮮血。
僅僅74多年後,日本政府審定通過了新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書中將「九·一八事變」輕描淡寫地稱為「只不過是日軍『炸毀了南滿鐵路』」,並將對中國的全面侵略美化成「進入」,將「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南京事件」,將實施奴化教育和瘋狂掠奪資源的行為說成是「促進中國發展」……日本首相連年參拜靖國神社在我們眼中已不足為怪,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的「瀋陽衝館事件」卻很少為國人所知。短暫而激烈的爭吵、批駁過後,只剩下日本法庭上寥寥數名敗訴的控訴者的背影。
六十年前,我們在軍事法庭上對日本戰犯實施寬大處理,不是因為我們懦弱,是因為我們生在一個偉大而寬容的民族,我們希望和一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和睦相處;九·一八事變發生後84年,日本竟然明目張胆地霸佔釣魚群島;九·一八事變發生後84年,在中國政府屢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開始公然聲稱:「要徹底消除中國的反日情緒,必須先刪除中國歷史教科書內的抗日戰爭史!」繼而更是叫囂著要「改善」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覽方式。
所幸的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日前後,中國大地上有上百座城市拉響警笛,提醒我們毋忘國恥;央視也一反「傳統」,於昨天在三個頻道上播放了有關九·一八的節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紀念這個日子,是因為那一段歷史留給世界的教訓極其慘痛而深刻,我們要以史為鑑。我們說,我們的民族曾經輝煌,曾經跌倒,並終將輝煌。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站在這裡,我倡議:在升旗時對國旗行注目禮,開口唱國歌,在整個升旗儀式中保持嚴肅。我們應當關注自己的國家,了解她,並學習熱愛她;然後我們格物致知,自強不息,成就一個更加美好的國家。
【篇二】透過歷史的塵封,我再次凝望您,我親愛的祖國母親。無人會忘記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您流淚了,您流血了。於是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的心聲匯集出同一句話,「九一八九一八,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侵佔東北。在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軍法西斯的擴張,國民黨不抵抗的政策,導致我們的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此等中華國恥傷碎了祖國母親的心,但他更激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愛國之情,那時那刻東北人在流血,整個中華兒女在流血,東北人是我們的同胞,中國人在,東北在,千千萬萬個有志之士喊出了統一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還我東北山河」.
九一八過去了近80年,它帶給了中國人民永恆的主題「民族團結」。20世紀30年代我們的國家還處於貧窮階段,民心渙散,外國軍國主義實力便會侵犯我們,九一八留給我們的教訓是我們國家要富強,我們民族要團結——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再談血淚史,紀念他是為了勿忘國恥,是為了不要忘記落後就挨打的歷史教訓,是為了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令人高興的是我們國家現在富強了,建國60年來,我們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震驚了全世界,但我們依然要記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時至今日日本政府竟然羞愧於承認他們所犯下的罪行,試圖篡改歷史教科書,此種行徑可惡之極。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
我不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但我認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請記住日本人對我們做的一切,振興我們的祖國,讓我們的祖國不再受任何的欺凌!
歷史興衰交替,唯有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歷久彌新,只有不斷在教訓經驗中前進,我們才能不斷進取,不斷發展,不斷進步。歷史已經過去,21世紀的我們要時刻銘記那段屈辱史,以史為鏡。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