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長城有哪些看點(有沒有顛覆你的想像)
2023-09-15 14:46:33
01
國師張藝謀的《長城》我周五就看完了,擔心很多人還沒看,遲遲沒有寫觀後感。
然而,今天我才從早上五點睡到下午六點,醒來之後發現,朋友圈都在曬電影票,或者調侃《長城》有多差。
電影剛放出風聲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長城》是絕對是有保障的。中外合資,10億的大製作,張藝謀導演,維塔和工業光魔這樣世界頂級特效團隊做後期特效。
成片出來了,張藝謀還是那個張藝謀,大紅大藍的視覺色彩,顏色豔麗的五軍盔甲,分分鐘讓人跳戲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硬擠出來的胸可以看。
於是,我們只能換個角度,然後猛地發現,《長城》威武地展示了中華奧運健兒在跳水、鉛球、標槍、射箭、馬術、體操等體育項目的實力與風採。
眾所周知,優秀的幻想類影片都需要創作者構建出一個龐大完整的世界觀,如《指環王》的中土世界,《魔獸》的艾澤拉斯。然而,《長城》只是通過片中人物,草草交代怪獸崛起攻擊人類,缺乏對守城將士的情感描繪。
影片中的皇帝,被塑造成一個庸碌無為的少年,僅靠守城禁軍口中所謂的「心存大義」,無數將士冒死抵抗怪獸,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
放在21世紀的今天,無論如何都難以讓觀眾入戲,更別談在高潮的時候屏住呼吸。要知道,一直被我們蔑視的好萊塢電影,影片的主人公也早已擺脫了完人形象,島國的動漫電影,一句從小屁孩口裡說出的臺詞,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03
《長城》從曝光之日起,就以明星堆積吸引觀眾的眼球,儘管最後成片出場人物數量眾多,卻因為人設的簡單和膚淺很難讓人買帳。
在一部充滿中國元素和民族敘事的電影中,對於中國守城將士的塑造,看似大氣稟然、身懷絕技,實則要麼無腦、要麼無用,最後拯救人類的竟然是美國人,這是要置我泱泱大國的民族自豪感於何地?
因為是美國編劇,影片中除了兩個美國人形象相對豐滿,其他角色無一例外的成為了臉譜化、扁平化的人物。劉德華飾演的軍師沒有展現出半點智謀,彭于晏飾演的將士易怒而沒有展現出半點作用,鹿晗飾演的小兵膽怯懦弱。因為缺乏細節和情感的鋪墊,當他們一個接一個死去時,本該煽情的畫面也變得索然無味,無法喚起觀眾內心的同情。
對於各位明星的迷妹來說,她們組團包場支持自家的小鮮肉,僅僅就是為了看那一兩個鏡頭和幾句臺詞,然後歡呼尖叫舔屏,甚至有人專門撰寫長文分析王俊凱的那三句臺詞說得有多好,最慘的應該是陳學冬,就說了一句話。
張涵予飾演的殿帥早早犧牲,當時我還有些不解,看完全片才恍然大悟,這殿帥我他媽演不下去了,我選擇死亡。
林梅的扮演者據說不能直呼其名,亂說話會被查水錶,這部影片大概有一半時間是她的臉部特寫,演技捉急,表情生硬,臺詞估計是後期對著音標讀出來的。
我這種四級沒過,教了五年數學的人,居然聽懂了她的英語口語。殿帥死後就不能換個接班人嗎?林更新、黃軒、彭于晏到底比林梅差在哪裡了?是因為不會說英語?還是後臺不夠硬?
我第一次深深厭惡萬惡的資本主義,只要有錢,中國人、美國人、全世界人都可以控制。國內,何潤東、張豐毅、甄子丹、孫紅雷、成龍、周潤發都給她配過戲了,這回一波外國人將陸續襲來。
據說歐洲第一大院線也被萬達收購了,意味是林將軍已走向全球大熒幕,只要有電影院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她娉婷的身影,奧斯卡曾為她專門設置過一個獎項,第二年就取消了,一代大導演的淪落,伴隨著一位「奧斯卡影后」的崛起。
04
集中來說一下電影中的一些槽點。
影片開場,馬特達蒙一行人被一群匈奴人追趕,一直追到長城腳下。這幫匈奴人的動機根本沒交代,觀眾姑且忍了。但縱觀全片,長城外全是饕餮,匈奴人也在長城外,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呢?
面對浩浩蕩蕩的饕餮大軍,城牆上的弓箭部隊、投彈車部隊擁有大面積傷害,所以還算正常。但鶴軍女士兵的作用,就是面對城牆下的敵人,吊著繩索蕩下去用手裡的1支長矛幹掉1個怪獸,然後蕩回到城牆上,拿1支長矛再蕩下去,以此循環。
你這一下下的,不吃不喝不休息,以怪獸大軍霸屏的數量,就坐那兒不動讓你打,一年你都打不完……更何況很多蕩下去的妹子直接就被怪獸抓住撕得四分五裂,除了給怪獸餵食,這支部隊是用來搞笑的嗎?
第二場戰鬥,有幾排大喇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我以為是利用強大噪音幹擾怪獸的神秘武器,結果,僅僅是用來聽聽對面是否有怪獸的動靜。好吧,你說你放這麼多大喇叭就是為了全方面監聽,我信了,到最後不還是被怪獸一聲不響的直接摸到長城腳下,打了禁軍一個措手不及。合著,大喇叭也沒有什麼卵用?
還有,黑火藥既然那麼厲害,你他媽為什麼不能多造一點火藥放著,怪獸六十年才來一次,地大物博的天朝,就不能在長城搞一個彈藥庫嗎?比起那些無用的花架子工事,直接用火藥炸饕餮他娘的呀。
馬特達蒙,一屆傭兵,百姓家奴,在不相信任何人的環境中成長了幾十年,最後被女主三句話給感化了,救萬民於水火,挽社稷於倒懸。到了最後black powder也不要了,帶著好基友與中國人民的感激打道回府,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這簡直就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祖先啊,呆萌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05
整部電影唯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在送葬殿帥的夜晚,大秦腔唱起《出塞》,滿天都漂浮著孔明燈,畫面的布景及氛圍的渲染,讓我對千百年來駐守邊關的將士肅然起敬。
有人模仿《權利的遊戲》中守夜人的誓詞寫了一段話,反而讓我看得淚目:
「饕餮將至,我從今開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將不戴冠冕,不爭榮華。我將盡忠職守,生死於斯。我是霧靄中的弓箭,長城上的守衛。我是抵禦黑潮的長槍,縱身而下的刺刀,鼓舞戰友的鼓角,守護人民的堅盾。我將生命與榮耀獻給長城,今日如此,日日皆然。」
很多人對《長城》的不滿,不是因為它爛到一無是處,而是因為它違背了電影的本質,在把故事講得一塌糊塗的同時,還深深鄙視了觀眾的智商。
擊鼓陣仗、人海戰術、祭奠儀式等都充滿了謀式行為藝術,所有這些形式上的飽滿與酷炫都塞進這短短的104分鐘的正片裡,國內外通吃的圈錢意味溢於言表。
因為有資金為張藝謀和這一群影星買單,也一定會有觀眾為為張藝謀和這一群影星買單。粉絲多了,影片就不能分出好不好,只能叫有爭議。
這樣的電影,擠佔了真正的電影資源,容易引發一種華而不實的拍電影惡習。因為它不像電影,更像是一場圈錢活動,故事好不好無所謂,只需要喊一聲——
有你們最愛的小鮮肉,人傻,錢多,速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