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讀後感650字
2023-09-15 13:08:15 2
篇一:寶葫蘆的秘密讀後感
我從小就聽大人們說過「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直到讀完《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王葆,他的奶奶經常給他講「寶葫蘆的故事」。一天王葆在釣魚時遇見了傳說中能實現各種願望的寶葫蘆,他想要什麼寶葫蘆都能信手沾來。他的表現更是讓他的朋友大為詫異,從此他的生活仿佛變得那麼完美……可盲目服從的寶葫蘆最後讓王葆哭笑不得,以至於數學測試鑄成大錯。
書中「比如你要做一件事,可是挺不容易,你得自己想辦法去克服困難,你得自己去鬥爭——這麼著就做成了,那樣才有興趣。」這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人雖有懶惰的時候,也會有不勞而獲的想法,但其實不勞而獲只能帶來痛苦和煩惱,投機取巧而不付出努力是不會成功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才能成功!只有自己創造和付出,才會有所收穫,才會形成一種樂趣。
這本書所講的道理讓我聯想到以前經歷過的一件事。周末我像往常一樣去上繪畫課,老師為我挑了一幅圖讓我畫出來。這幅圖雖然色彩豐富,別具一格,自己很是喜歡,但結構太複雜,非常要求精細程度,況且旁邊畫完的成品實在是「無法欣賞」,我猶豫不決,最後決定讓老師幫我定好位,起好草稿,把最難的部分幫我畫出來。可老師並沒有答應,只是對我說:「不勞而獲是沒有用的,這幅圖每個細節和結構都要嘗試一下,否則怎麼會有收穫呢,我相信你不用幫助也能畫好。」老師的鼓勵給了我莫大的勇氣,我決心一試身手。我把整幅圖的整體結構大概的定完之後,便開始打起十二分精神的畫著,開始向困難「進軍」。我放棄了中途下課休息的時間來畫,直到放學也是最後走的。幾節課之後,我成功把它「拿下」。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
春種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付出哪來的收穫?《寶葫蘆的秘密》給我的啟示永遠激勵著我。
篇二:《寶葫蘆的秘密》讀後感
在寒假裡,我讀了《寶葫蘆的秘密》一書。主人公王葆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但最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還是堅持獨立自求多福。
《寶葫蘆的秘密》主要講了一次 , 王葆在釣魚時意外地釣到了一隻萬能的寶葫蘆 , 從此 , 他就高枕無憂 , 讓寶葫蘆代他學習、寫作業、做模型、考試 …… 讓同學們刮目相看 , 王葆更是整天樂滋滋的 。 可是寶葫蘆漸漸讓王葆有了一種依賴性 。 寶葫蘆不但沒有幫助王葆 , 反而讓他學會了偷懶、學會了說謊 。 終於在一次數學考試時 , 寶葫蘆使用魔法時不僅把蘇鳴鳳試卷上的答案全部轉移到了王葆的空白試卷上 , 而且把試卷上的姓名也一起轉移給了王葆 , 這讓王葆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 。 讓他明白堅持獨立自求多福的道理。
這讓我想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因為自己太貪玩,晚上總是不完成作業。第二天早上到學校,借好朋友高源傑的一抄。直到有一天,高源傑生病沒有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自己沒有掌握知識,沒完成作業,還被老師訓了一頓。從今以後,絕不再抄別人的作業了。
我還想起了一個跟我相反的例子。在法國,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使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的兒子小仲馬也是十分熱愛文學,每天都把寫好的稿件寄給雜誌社,希望能被發表,但是一直沒有成功。大仲馬見狀,便對兒子說:「你在文章後面可以說你是大仲馬的兒子,說不定就能發表。小仲馬直接拒絕了父親的好意,並繼續投入了創作。就在幾個月後,小仲馬的《茶花女》也使他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朋友問他為什麼不接受父親的建議,小仲馬淡淡地說:」我不想讓他的名氣罩著我,使我變得有名,這樣的名氣是可恥的。「
從《寶葫蘆的秘密》到小仲馬的故事,再到自己的親身經歷,我記住了《寶葫蘆的秘密》裡的一句話,」堅持獨立,自求多福「,人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篇三:《寶葫蘆的秘密》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寶葫蘆的秘密》的書,裡面的情節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時也震撼著我的心靈。
這本書主要講了愛聽故事的主人公王葆做的一個夢,他夢見在一次釣魚中,他得到了一個寶葫蘆,並擁有了」特殊幸福「。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他感到這種幸福並不幸福,反而帶來了許多煩惱和不快,使他漸漸失去了爸爸的信任,朋友之間的友誼。當得知他的所有東西都是寶葫蘆給他」偷「過來的時候,他毅然向大家坦白,使寶葫蘆失去了魔力,又一件件地歸還別人的物品的事。
剛開始看到寶葫蘆帶給王葆好吃的,好玩的,我認為這個寶葫蘆真是個好寶貝。可當看到寶葫蘆編出來的東西給王葆帶來的愁苦之後,我伴著王葆的思想,和情節的發展,悟著金魚的話,想法慢慢發生了轉折。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雖然很好,但失去了勞動的樂趣,只有自己靠雙手得來的東西,才會讓你更珍惜,體會到快樂。王葆也好像明白了:不能不勞而獲!當看到王葆告訴大家真相的時候,我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終於放下了,感到無比的輕鬆。經過那麼多複雜的情節,和一次次的誘惑,王葆終於理解了做人的真諦,幡然醒悟,我真替他感到高興。
可回想一下,現實生活中的」王葆「數不勝數,他們總想著不勞而獲,盼著天上掉下餡餅。可這些不動腦不動手的 懶人,真的能得到他們認為的所謂的幸福嗎?
答案當然不得而知,我曾被如山的作業所壓倒,也曾經歷過堅苦困苦也曾幻想過有一個像寶葫蘆這樣的寶貝,幫我完成這一切。可我現在明白了,生活就想一場美麗的夢,總有夢醒的時候,你如果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有朋友就有朋友。作業是別人寫的,偉績是別人創造的,錢是別人賺的,沒享過友誼的芬芳,沒受過努力的喜悅。那時的你,就像當時的王葆一樣,會感到生活的無趣,整日生活在撒謊的苦海裡。
所以,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你靠著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的東西,才有它真正的價值。
篇四:寶葫蘆的秘密讀後感
有一種葫蘆,叫做寶葫蘆,你心裡想什麼,它就會給你變出什麼,多麼誘人啊!
《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就是講的男孩王葆和一個寶葫蘆的故事。王葆從小跟奶奶在一起,奶奶讓他做什麼,就必須要給他講一個故事,奶奶每次都講寶葫蘆的故事,說寶葫蘆是無所不能的。於是他開始了對擁有一個寶葫蘆的憧憬。
在一次做電磁起重機時,王葆和同學鬧了不快,自己回家生了一頓悶氣後去釣魚時,竟釣上了一個真正的寶葫蘆。寶葫蘆可以為他變出任何東西,但他要保守秘密,對誰都不能說,多麼誘人的條件!王葆答應了它,從此,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只要他心裡一想,就會實現,可生活漸漸變得無聊了,還因為寶葫蘆,引發了一系列的烏龍事件,王葆失去了大家對他的信任,他最終忍不住向大家說出了真相,寶葫蘆失去了神力,可東西要怎麼物歸原主呢?正當大家冥思苦想時,王葆從夢中醒了過來,原來,這只是一場夢。
在夢裡如此,在現實中呢?天上不會掉 餡 餅,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功。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一位農民,他向上帝抱怨:「仁慈的主啊,我每年辛辛苦苦種麥子,可每年的蝗蟲、冰雹讓我的麥子減產了一半,如果今年不要有災荒,讓我的麥子平安成長,我會永遠效忠於您!上帝答應了他的請求,一年風調雨順,農民開心不已,可到了麥子成熟的季節,麥穗卻空空的,一粒麥子也沒結,農夫跑去質問上帝,上帝溫和的對他說:」這不怪我,因為你的麥子沒有經歷災荒的磨練,便是空心的,反之,受過煎熬的麥子,才是成熟而又飽滿的,農夫聽了,後悔不已。
從這個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實幹才是硬道理,只有勤勞的人,才會贏得成功!
篇五:《寶葫蘆的秘密》讀後感
在這個暑假中,我讀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這本書使我印象深刻。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次,王葆在釣魚時意外地釣到了一隻萬能的寶葫蘆,從此,他就高枕無憂,讓寶葫蘆代他學習、寫作業、做模型、考試……讓同學們刮目相看,王葆更是整天樂滋滋的。
王葆最後把寶葫蘆扔了,我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的是認為王葆把寶葫蘆扔了是不對的;而有的人卻認為王葆把寶葫蘆扔了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我是這樣認為的,王葆把寶葫蘆扔了是不對的,因為既然王葆認為寶葫蘆做得不對,那就應該提早地對寶葫蘆說說自己對它的意見,而不是對寶葫蘆大喊大叫的,我想如果寶葫蘆真的懂得主人心裡想什麼,就應該和王葆一起做王葆自己想做的事,那寶葫蘆也就可以和主人成為最好的一對了。
其實生活中的我也有和王葆一樣的經歷。曾經有這樣一件事:以前我不會繫鞋帶,總是媽媽幫我系。有一次在幼兒園跑步,我的鞋帶開了,不知道該怎麼系,就隨便系了個大麻團,結果一會兒就又開了,一跑就摔倒了。最後,我終於忍不住回到家裡和媽媽學習繫鞋帶。學會了繫鞋帶後,對我幫助 可不小,開了還能再繫上,也不會摔倒了。這下繫鞋帶就難不倒我了。
有時候,我的題做錯了,想偷懶就不管錯在哪裡,直接問媽媽:「哪裡錯了?」媽媽總是回答我:「自己好好看看。」我就不得不自己認真 地檢查演算,最後總能查出錯在哪裡,這樣一來到鍛鍊了我的檢查能力。學會了檢查可是個好事情,每次考試都能查出錯誤來,這樣考試就有好成績啦。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世界上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所爭取的。以後,我要好好學習,奮發向上,爭取取得一個優異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