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所考的所有的實驗探究題(中考化學實驗題-裝置創新型)
2023-09-13 09:12:58 2
新型實驗試題向來都是中考試題中的寵兒.從實驗設計到實驗評價,從分析現象到得出結論,從反思交流到實驗改進,創新無處不在,可實驗裝置的創新在近兩年卻是異軍突起,非常「吸睛」.
例3(2016年遼寧省大連市中考題)為了證明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能發生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能發生反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見圖3,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彈簧夾K1、K2處於關閉狀態)
圖3
實驗一: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①實驗過程中需緩緩通入氮氣,其作用是____.
②寫出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實驗操作及現象.
實驗二: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
③打開活塞Ⅱ,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錐形瓶中,立即關閉活塞Ⅱ,寫出利用圖示裝置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驗操作及現象.
④實驗後,取B中錐形瓶內的溶液,倒入燒杯中,若溶液呈紅色,設計實驗方案,探究該溶液中是否有氫氧化鈉,寫出實驗操作、預期現象和結論.
解析: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實驗題,搞清實驗目的是前提,看懂並理解實驗裝置和實驗步驟是保障,防止第三者對由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造成幹擾是關鍵,用學過的知識去解題永遠都是金鑰匙.對於①,通入氮氣,是為了排淨裝置內的空氣,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導致溶液慢慢退為無色,對後續實驗現象的產生造成幹擾.對於②,慢慢打開活塞I,調節加入鹽酸的量;當A中溶液由紅色恰好變為無色時,證明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方程式略.
對於③,看不到明顯的實驗現象,無法證明反應的發生,怎麼辦?請注意「利用圖示裝置」這一字眼.當打開K1和K2時,會看到A中液體倒吸進入B中的現象(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B中反應物CO2的減少導致了氣壓的減小),這就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
對於④,若B中溶液仍呈紅色,探究該溶液中是否有氫氧化鈉,應該首先檢驗是否含有生成物碳酸鈉,如有則必先除掉,為以後檢驗氫氧化排除幹擾.方法是,取少量B中溶液過濾後,向濾液中加入足量或過量的鈣鋇鹽溶液,如CaCl2溶液,若溶液紅色不變,則含氫氧化鈉,反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