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面蛇腰是什麼意思(刷屏的青綠腰)
2023-09-13 05:29:14 2
文 | 隴菲
春晚之後,「青綠腰」刷屏。
因舞劇《只此青綠》之名,而有誤解為「青綠之腰」的「青綠腰」名稱。
其實,「綠腰」古舞原名「六么」,讀lu yao,故又寫作「綠腰」「錄要」。「綠腰」之「綠」,不指綠色。「綠腰」之「腰」,不指腰身。
《六么》,資料不難查。
查詢曰:
六么舞,又稱綠腰舞,其特徵就是「以手袖為容,踏足為節」。《全唐詩》「李群玉《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詩」中以「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盼,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這樣的語句描繪了六么舞動人的舞姿。
五代畫家顧閎中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在第二段「觀舞」中韓熙載的家伎王屋山跳的那段舞蹈就是唐代最流行的軟舞——「六么舞」。
查詢又曰:
又稱綠腰或錄要舞。唐代流行的舞蹈分健舞與軟舞兩大類,六么舞是當時最流行的軟舞。《全唐詩》「李群玉《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詩」,其一云:「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越豔罷前溪,吳姬停白紵。」其二云:「慢態不能窮,繁枝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盼,修裾欲遡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形象地描繪了六么舞的動人舞姿。王國維《唐宋大曲考》引《陳氏樂書》,具體記載了六么舞特徵是「但以手袖為容,踏足為節。」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楊柳枝詞》中形容「六么水調家家唱」,指出了當時流行的情景,然此舞蹈後來逐漸失傳了。
春晚之後,許多賞介,誤以「綠」為綠色,誤以「腰」為腰身,而以「青綠」修飾「腰姿」,故此辨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