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李響犧牲第幾集(李響三次流淚就註定悲情結局)
2023-09-13 18:46:40 1
#影視連載計劃#每一個好演員都應該被記住,就像最近熱播劇《狂飆》中人物李響的飾演者李健那樣,通過三次流淚就註定了悲情結局。
該劇播出到第27集,由於李響的壯烈犧牲,結果擊中了無數觀眾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紛紛表示「我哭了」「受不了」,這就是觀眾對人間正義的最大護佑。
事實上,這部劇用大量的篇幅來描寫李響和安欣這兩個小警察的不同掃黑除惡之路,最終還是為了謳歌底層小人物的信念不滅,社會正義就永遠不會亡。
是啊,兩個小警察,兩條掃黑路,安欣選擇了死磕到底,而李響卻選擇了看似更高明一些的「曲線掃黑」之路。
但,他們都失敗了,在「青面獠牙」的強大保護傘面前,李響喋血街頭,安欣一夜之間白了少年頭。
在這條充滿荊棘和坎坷的掃黑路上,孟德海和安長林選擇了自保,師父曹闖在伸出援助之手後,也經不住「市局副局長」的巨大誘惑而讓警徽蒙羞。
也只有李響和安欣,卻痴心不改,心中始終裝著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斬妖除魔」的正義之劍。
在這條危險重重的路上,他們彼此之間抱團取暖,道路不同卻殊途同歸,最終用一生的無怨無悔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觀劇至此,老許認為演員李健把李響這個角色塑造的很豐滿,從某種意義上說,李響比安欣更討喜,這就是演員李健對角色的精準拿捏和精彩塑造。
我再說一句讓張譯粉絲不高興的話,在該劇中李健的表演比張譯更自然,更張弛有度,更入木三分,更像個警察,更貼近和符合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
劇中的李響該是什麼樣的性格呢?
他委曲求全又善於變通,性格隱忍且內心裝滿正義,看似表面輕鬆,其實內心世界裡心事重重。
只要你仔細觀看了李健塑造的李響,就會發現他在劇中用多個心事重重的面部表情來塑造人物的一路坎坷和步履維艱。
在這條掃黑路上,李響如履薄冰,他幾乎沒有笑過,對安欣就像大哥哥一樣庇護著他、呵護著他、守護著他,甚至站在遠處默默觀望著他、陪伴著他。
如果這樣寫太枯燥的話,我們完全可以看看劇中李響的三場哭戲。
這三場戲,李健用精彩絕倫的演技哭出了戰友情,師徒情,正義情這三重境界。
這正是我在標題中敢於寫下「李響犧牲!三場哭戲三重演技,李健必將一戰封神」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流淚,是安欣把槍丟了,在他準備前往外地抓捕白江波的司機郭振時,希望李響能把自己的配槍借給他用,結果李健就在劇中第一次飆了演技。
說實話,借槍這事太大了,因為安欣丟槍後還在被檢察院調查的階段。
這個時間內,如果安欣再因為借槍出了問題,那麼面對李響的處理就不僅是「扒警服」的事了,而是要坐牢的。
但是,安欣的一句話徹底觸動了李響。
「我們是京海的警察,為了這身警服,不就是一條命嗎?」
這句話看似衝動,甚至有點年少輕狂,但卻符合安欣是個新警察的人設,一個心中裝滿正義並且「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警察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於是,李響頗受感動,他一邊歷數安欣撲向手榴彈的壯舉,和「接陳書婷回京海途中」主動選擇危險的戰友情,一邊把警察證拍在了桌上。
「你救過我兩次,哪怕是我脫了這身警服,人和槍,也跟你去。」
此時此刻,鏡頭划過李健的臉,他的雙眼都閃著淚光,還有一臉慷慨赴死和為戰友不懼犧牲的悲壯。
看到這裡,我當場就拍案叫絕。
對於一個鐵血刑警來說,面對戰友的召喚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眼中含著淚,面帶悲壯之情,充滿了男人的血性和對戰友的生死相託之情。
在這裡,李響不能號啕大哭,那給人的感覺像個懦夫,更像是煽情,就演過了,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在演戲、太誇張。
再看李健拿捏的表演尺度,真是入木三分又恰到好處,既表達了戰友情,又沒有歇斯底裡的表演痕跡。
什麼叫好演技?李健的這場戲就是。
第二次流淚和第一場不同,面對師父曹闖的慘死,李健用淚水雙流的表演哭出了警營之中深厚的師徒情誼。
到目前為止,這部劇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太多的配角給觀眾奉上了精彩絕倫的演技。
就拿如今已經下線的十個配角來說:
像反派中瘋驢子的飾演者王沛祿,徐江的飾演者賈冰,李有田的扮演者韓童生,李宏偉的飾演者阿如那,曹闖的扮演者郝平,高啟盛的扮演者蘇小玎,李青的飾演者王宏。
還有最牛的三位配角,李響的飾演者李健,老默的飾演者馮兵,陳書婷的扮演者高葉。
還有目前沒下線的,比如唐小龍的飾演者林家川,他出獄時那種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樣子簡直是演技炸裂啊。
這群配角中,哪一個配角的塑造不是立體又豐滿?
說句實話,這群配角演員們大都是科班出身,不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就是「上戲」和「中戲」,他們的表演甚至都壓住了主角張譯的巨大光環。
就拿本文的主角李健來說,在面對師父曹闖的慘死時,他的表演太到位了,不僅是涕淚交流,而且每句臺詞都飽含深情,整個面部肌肉都在顫抖。
此時此刻,李響沒有大喊大叫,而是用顫抖的聲音表達師徒之情,整個表演風格張弛有度,既不誇張也不做作,又讓觀眾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第三次流淚,最意味深長,也註定了劇中李響的悲情結局。
就是劇中李響面對安欣的不信任,面對困難重重的掃黑局面,以及來自高層保護傘那如同大山一般的壓迫感,讓李響感受到了「那束光即將熄滅」的悲壯。
不能不說,在李響決定走「曲線掃黑」之路那一刻起,他的內心就充滿了孤獨,甚至有一種強烈的恐懼感,他隱隱感到自己鬥不過黑惡勢力,並終將喋血街頭。
於是,他飽含著悲憤之情寫下了遺書,並來到師父的墓碑前,獨自訴說著自己內心的悲苦和獨木難支的苦悶之情。
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李響的這份正義之情卻又岌岌可危,於是他才會獨自流下悲憤的淚水,這淚水不是向黑惡勢力低頭的屈服,而是向邪惡發出的最後宣戰。
於是,李響最後的時刻到來了。
李健通過這三場哭戲,使得劇中李響這個角色越來越豐滿,越來越有血有肉,越來越討人喜歡,最終才會讓觀眾因他的壯烈犧牲而淚流滿面。
今年42歲的李健是科班出身,他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但卻一直不溫不火,始終沒有大紅大紫起來。
老許記住他,是因為2010年熱播劇《永不磨滅的番號》中的孫成海一角,但不知道為何像他這樣的好演員卻沒有出大名。
是金子總會有發光的一天,李健終於用厚積薄發的表演和爐火純青的演技,把《狂飆》劇中這個最難飾演的角色李響,塑造的是如此成功。
老許想說,每一個好演員都應該被觀眾記住,只有這樣才能蕩滌演藝圈的汙濁,讓那些「流量們」滾遠一點,把表演舞臺給劇中像李健這樣的好演員們讓出來。
最後,再一次給劇中的好配角點讚:李響扮演者李健、老默飾演者馮兵、陳書婷飾演者高葉、李有田飾演者韓童生、唐小龍扮演者林家川、徐江飾演者賈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