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無價讀後感
2023-09-13 17:19:25 2
篇一:孝心無價讀後感 王思豪
什麼是孝?是一幢別墅,還是一套平房?是一桌大餐,還是一碗熱湯?它們是等值的。對於我們來說,孝是舉手之勞——當父母累的時候給他們捶捶背,幫他們做做家務等,這些都是一種孝的體現。孝無處不在,但你的父母在老去,留給你盡孝的時間很短暫,趁他們還健在,用你最大的力量去盡孝吧。
之前,我認為,孝就是大房子、漂亮的衣服、豪華的大餐,而這些奢華的東西現在只能說說,是將來才能實現的,在我讀這篇文章後,我改變了這種看法——孝並不一定是這些遙不可及的東西,可以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關懷,錢並不能說明你是個孝子,只能讓人覺得你是個只會用錢說話的粗人。
真正的孝,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
篇二:孝心無價讀後感 寇濤
今天,我讀了《孝心無價》這篇文章,讓我感想很多,讓我學會了如何盡一份孝心。
這篇文章是畢淑敏的一篇散文。他從中要表現出孝心無價,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薄上的一個滿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山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布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一枚含著體溫的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覺浮想聯翩。是啊,孝心是無價的,我們能為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端一杯洗腳水,盛一碗粥,沏一杯茶,幫爺爺奶奶捶捶背,收拾下餐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是對父母的一份孝心。但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學習,把書念好,找一個好工作,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篇文章真讓我感動,我喜歡這篇文章。
篇三:孝心無價讀後感 孫洪洋
寒假裡,我有幸閱讀了畢淑敏的一篇文章,我不禁讚嘆畢淑敏那細膩的文筆中 「 孝 」 這個字的價值。
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想了許久,要想做到孝心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比如在父母勞累時送上一杯白開水,上去幫幫忙,搭把手 ; 閒來無事時拖拖地;清洗一下衣物;幫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老爺們捶捶背等等,都不是什麼累人的事情。這看似簡單而又尋常的舉動,卻是一件無價之寶,無論你付出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它體現出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從而斷定了你的人格。一個孝順的人,是不會給親人們以重擔。親情就像一汪泉水,而孝順則是裡面必不可少的魚兒;水草以及微生物。一個家庭,若沒有孝心,他就是一個空殼,並沒有什麼意義。一個圓滿的家庭需要孝心來裝飾,否則,整個家庭就會黯然失色,失去本應該有的光華。魚兒的生活離不開水,同樣,我們的生活需要孝心。孝心是給予大地生機的太陽,孝心是滋潤萬物的雨露,孝心是使人放鬆身心的音樂孝心又是使人健康的運動,孝心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雖然孝心不能給人以金錢、利益,但能撫平親人心頭的傷痛,給人以生活的希望!!總之,孝心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同學們,讓我們牽起雙手,邁向新世紀的曙光,讓孝心在我們身上發出太陽般的萬丈光芒!
篇四:孝心無價讀後感 陳寧
近來看了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感慨頗多。就像文章中所說的:「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觸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儘管我們現在才20左右,但是我們的父母們大都年過半百。而我們依然在依靠他們的支持來完成大學的學業,依然在他們的細心呵護下成長,殊不知他們已不再年輕,不再……
也許你認為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沒有經濟收入,怎麼對他們盡「孝」呢?其實你錯啦,他們要的不是你給他們買的名貴補品、衣服……而是很簡單的一句問候,一句關心的話,一次次不畏困難勇往向前,一次次跌倒後的爬起……所有你的進步、你的成長、你的成功都是對他們最大的孝心。
他們並不奢望我們給他們買豪華的住、買山珍海味、買盛世華衣,也許他們要的只是遠在海外的你放飛的一隻鴻雁,也許只是近在咫尺的你的一個口信、一個電話,也許只是你學習中的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許只是路邊盛開的一朵野花……其實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奢求。
親愛的你最近給他們打電話了嗎,給他們發簡訊了嗎,給他們送去你的問候了嗎? 不要等到你想撒嬌了才想到他們,不要等到你生病不舒服了才想到他們。不要等到你缺錢啦才回去想到他們……親愛的你請從你上網的時間裡抽出來點給他們,請從逛街的時間裡拿出來點給他們,請從陪你男(女)朋友的時間裡均出來點給他們……
馬上就要父親節了,不要在吝嗇了,打個電話、發個簡訊送出你的愛、從出你的「孝」!
記住不知我們需要得到愛,他們也一樣!
篇五:孝心無價讀後感 王祥禹
百善孝為先,百孝行為先。
—— 題記
「 我不喜歡苦孩子求學的故事。」畢淑敏曾在孝心無價中說過這樣一段話。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也不喜歡。苦孩子,家境一定很貧窮。而窮,就不能上學。執意要上,就會對爸媽進行幾倍的榨取。你會發現,還沒過四十的爸媽,鬢角早已發白。他們的手上,刻著不符合年齡的滄桑。那些孩子可能覺得自己是對的,以為自己可以讓父母驕傲!可是他們不知道,他們背著書包的同時,父母卻背著柴火;他們讀著書時,父母卻吃不上飯……當這些孩子長大了,掙錢了,卻突然發現父母早已離去。他們就只能咬緊牙關,忍痛悔恨終生。
「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還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就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 是啊,人們忘了,忘了應該何時孝敬,忘了父母那夜以繼日的想念。終究有那一天,來不及了,知道後悔了。可是後悔有什麼用呢?那九泉之下的父母,卻再也看不見了。抓緊時間吧!沒有孝心的人,就像血肉枯乾的殭屍,沒有靈性可言。若真是這樣,這人類的地位,和野獸又有什麼區別?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這些動物都懂得感恩,都懂一個孝字,那麼我們人,就真應該反思了。
孝心二字 , 既有孝 , 又有心。如果你沒有心,那麼孝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一句辛苦,難麼?可是又有誰能做到呢?那麼人的感情又要拿來做什麼呢?貪婪?欺騙?那麼,我們真的不配做人。好好想想吧,從古到今,那錯過的人,少麼?難道,我們非得去做下一個麼?一切都把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卻不去支配,錯過了,可以去埋怨誰?人生說短,也不短。可是誰,又能把人生規劃好呢?在你小的時候,覺得離開父母還早;到了中年,你卻後悔當年;到了老年,你有盼望著別人來看看你。可是自己,孝順過父母嗎?
孝心無價。在你空閒的時候多陪陪他們。下下棋,喝喝茶,照顧一下他們吧。
篇六:孝心無價讀後感
我們應該感謝的人太多,應該感謝的物太多,應該感謝的事情也太多,但是我們要想真正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靈,應首先學會感恩生養和教育我們的父母,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認為「孝」是什麼?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求學的故事,家庭困難,父親早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好去賣血……我認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卻斷然離去的學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也不可放下老人獨自離家而去。在老人行將就木的那一瞬間,你又要怎樣惋惜?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曾對父母許下「孝」的諾言,相信水到渠成,相信來日方長,自己定會衣錦還鄉,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牽掛;父母走了,留給了我們永遠無法償還的心情,讓我們無顏言「孝」。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不再年輕。所以,天下的兒女們,你們要抓緊啊!趁著你們的父母還健在的光陰!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作者的真情打動了。我想:使得,時間一去將不再復返,我們也將慢慢長大,而父母也一天一天的蒼老,所以,在有生之年,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對待父母,好好的對待所有愛我們的人。而「孝」又是什麼呢?人們是這樣說的:
孝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界處的鏈條,一段斷裂,永無連結。你們為父母盡的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上的一顆紅五星。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是一枚含著體溫的硬幣……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因為它們都一樣包含著愛。
篇七:孝心無價讀後感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獻身的大師?
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 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 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
中國,被世界譽為「禮儀之邦」,孝心是禮儀之中最重要的一種,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無論是古代還是在經濟繁榮的現代社會,他永遠被人所重視,特別是對生我養我的父母,對關心和教導我的長輩,我們都要有「知恩圖報」的孝心,雖然他們不希望我們用什麼去報答他們,但我們是在他們的支持和教育下成為今天社會有用的人才啊。我們都聽過這樣一首歌《常回家看看》,裡面寫出了父母的心聲,特別是「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盼個平平安安」。這首歌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裡話,歌詞用平凡的語言表達出天下父母親對孩子的愛和關懷――盼望兒女多回家看看,從側面也表現出兒女對父母的了解河關心。從《孝心無價》中可以看出,愛子心是多麼的深,愛是無止境的。
正如題目所說的,「孝心無價」。「孝」豈可用「價」來衡量呢?然而,有些人並不懂,認為「價」比天高,「價」比「孝」貴。我親眼見證了有這麼一家兄弟姐妹為了金錢可以對自己的母親不聞不問,可以狠心對醫生說不用動手術了,可以在葬禮上只是默默的站著,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大擺所謂的「紅白喜事」,可以為了老人留下的區區四萬元而開三個小時「家庭會議」卻不歡而散。
四個兄弟姐妹,三位是共產黨員,一位是高級工程師,民進黨員。在外人看來,他們的母親是多麼的幸福,擁有如此出色的子女。這位老人也的確經常對外人誇讚子女們有出息。可是她內心很清楚,四位子女一個月來拜訪一次,坐下不到半個小時,每人留下100元的贍養費。就像一個循環程序一樣,直到今年兩月份老人摔倒,被鄰居送到醫院那一刻才停止。
這位可憐的老人就是我的外婆,我親眼見證了外婆在醫院裡的:健談→不能開口說話→沒有意識→呼吸困難→病危通知。可惜的是,外婆走的時候沒人在身邊,因為她的子女們去了醫院隔壁的飯店吃飯去了。那一刻,我很無語,為大人們的冷血感到無語,我也很欣慰,為外婆終於去了那個世界而欣慰,至少不用留在人世間看子女的臉色了!
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不論是父親家裡還是母親家裡,居然都出奇的相似。從小到大我也一直相信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是一直存在的,至少我有什麼話從來不會對他們講。都說父母的一舉一動子女都學著的,若真是這樣就太可怕了,雖然我不愛父母,但應該不會如此無情吧。雖然他們並沒有在自己父母健在的時候好好珍惜,但我不會忘記他們是如何愛我的,就算以後我有了自己的子女也不會忘記的,至少此時此刻的我認為以後不會。
看了《孝心無價》後,更堅定了我這個信念,就算父母有再大的過錯,但他們畢竟對子女的愛是始終如一的。為了不讓外婆這樣的悲劇重演,只有靠我自己以後給他們的「無價的孝心」來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