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不遵守規矩(論規矩)
2023-09-13 07:55:01 1
韓非子云:懸衡而知平,沒規而知圓。
規矩是事物發展的基礎,也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規矩見素質,規矩見人品。我們都知道規矩,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規矩,但就是很多人不遵守。是規矩不詳細,還是人的素質問題?我想還是個人的問題更多一些。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反思。近些年來,從酒駕事故到動車佔座事件,一件件事讓人反思之餘不禁也反問,我們的社會怎麼了?為什麼不守規矩的人越來越多?
規矩在於遵守
心中的天枰不要傾斜
一 何為規矩
中國是一個講規矩的國家。規矩的直接含義就是圓規直尺,而延伸的意義就是指法規和準則。《周易·益卦》:「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這句話的意思是,民眾會不偏不依的按照規矩,報答王公大人。這裡的「圭」的意思是尺度,其延伸意義的即是規矩。
聯繫社會。在社會中規距是約束人們行為的,是對人們行為的標準指引。一種是可觸摸的,看的見的規矩。比如各項規則,例如交通規則;各種制度,比如各種法律制度,其標準規定的非常清晰。另一種是比較抽象的。比如買東西排隊,尊老愛幼等,這就是人素質的體現,這種行為最見素質,也最見規矩。
問題來了,規矩有了,制度明確了,為什守規矩的人越來越少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壞的規矩不要學
二 為何守規矩的人越來越少?
1有規矩,卻不遵守!
我們先分析第一種。有標準,有制度,但視而不見,仍然違反。實際生活中案例很多,我們就以最典型的酒駕為例:
2019年上半年,全國因酒駕醉駕導致死亡交通事故1525起,造成1674人死亡,分別同比減少20.7%、20.4%。但是,酒駕醉駕導致非死亡交通事故7512起,同比增加28.2%,形勢依然嚴峻。
這是來自新華網的數據,觸目驚心。而且這是在全國交警加大力度嚴厲執法的前提下,仍然有這麼多人以身試法,害人又害己。酒駕危害人人知曉。每個人都知道酒駕的危害和處罰標準,但違反的絲毫不減。交警部門不斷的加大查處力度,但違法的人花樣百出,照樣不遵守。
這是交警部門關於酒駕的處罰規定:
飲酒駕駛:
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等於)20毫克/100毫升、小於80毫克/100毫升的行為屬於飲酒駕車。 飲酒駕駛處罰: 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醉酒駕駛:
醉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處罰標準: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將喝酒駕車分為酒後駕車和醉酒駕車兩個檔次,並且對駕駛營運機動車的駕駛員加重處罰: 醉酒駕車測試酒後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醉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千元罰款
關於規距和制度毫無問題,問題在於很多人照樣不遵守。什麼原因呢?就是自身對標準和規矩的模糊,存在嚴重的僥倖心理,認為自己可以逃脫。這樣的心理很可怕,後果也很嚴重。
說一個身邊真實的案例:
我的髮小,今年和我同歲。擁有很好的事業和家庭,生活幸福。但前幾天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正值青壯年,讓人心痛。原因就是當晚一起和生意夥伴吃飯,酒足飯飽,酒駕回家。路程很近,二十分鐘的路,想著一會就到家了。哪知道酒後開車,意識模糊,直接撞到大卡車後面,當場不省人事。他的離去,我心裡難受,他的家人更難受,留下了老婆、孩子、父母獨孤過餘生。多麼慘痛的例子,就是自己對規矩的漠視,心存僥倖,最後的結果就是害人又害己。
守規矩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有規矩,認識規矩,遵守規矩,既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家人的承諾,更是對社會的負責。
2沒有明確的規矩,破壞規矩。
再分析第二種,沒有明確的規矩,人不但不遵守,還進行破壞。人為什麼不遵守規距,或者說人在什麼條件下不遵守規距?答案很簡單:如果不遵守規距本人不受到懲罰,而且能夠帶來利益,那麼人們一定不會遵守規距,而且會破壞規矩。社會中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賣假的大學文憑和賣假藥。一旦破壞了規矩並得到了利益,規矩便不會存在了。因為規矩在利益面前分文不值,反而顯得礙事。
據調查,各地假證件、假文憑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有關部門做出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持大專以上學歷者比國家實際培養的多出六十萬人,這意味著有六十餘萬人的文憑是假的。事實上持假文憑者可能遠遠超過這一數字。此外,由於網絡的便捷,網上公然買賣論文也時有發生,網絡成了作弊的大幫手。2018年,海澱區人民法院集中宣判了一批包括假文憑在內的製售假證者,共有10人被判處6個月到一年零六個月的有期徒刑。
我想每個買假文憑的人都心知肚明,但利益的驅使,優秀工作的誘惑成了抓手,使自己忘記了規矩,眼裡只有自己的目標。但是不要忘記,你的學歷是假的,一日不漏,還能終生不漏餡嗎?到時候,還是自己騙自己。
讓我們再一起回顧今年霸座女的事件:
9月19日,在湖南永州到深圳北G6078次高鐵上,一名女乘客在永州上車後,原本是坐在靠走道的座位10D,但強行坐到了靠窗座位10F。經列車工作人員反覆溝通無果,最終協調10F乘客被安排到隔壁車廂靠窗座位,霸座女子一直霸佔著座位,直到在廣州南下車。
9月20日,衡陽鐵路公安處在官方微博針對高鐵女乘客霸座一事發布警情通報稱,經依法調查取證,認定其行為構成「擾亂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秩序」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對周某某處以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並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購票乘坐火車。該旅客將自公示期滿無有效異議之日起,180天內無法購買火車票。
據調查,此女是冷水灘三醫院的護士長,「白衣天使」如此蠻橫,引得網友一陣唏噓。院方也免除了她的護士長職務,暫時停崗反思。
讓人唾棄
時刻守規矩
霸座女的事件反映了什麼?反映了其自身對規矩的漠視,可能在其日常生活中早已養成了習慣。這是一種極壞的習慣,說白了就是極度自私,不顧他人感受和利益,這樣的人應該得到嚴懲。因為這不僅是對規矩的踐踏,更是道德的淪喪。
三 我們如何改變規矩?1 遵守規矩,就是尊重自己。
遵守規矩,尊重製度,尊重標準,就是尊重自己。古人有節氣,凡事重規矩。對於清官海瑞,多數人認為他是個呆子,不通禮數,不通世故。但正是他的堅持,他對規矩的遵守,換來了一世名臣的稱號。很多人說他傻,不懂變通,得罪人。我想說,中國人是對規則最會變通的國家,變通的結果是什麼?就是為了給自己找藉口,破壞規則,從而不遵守規矩。我認為不對的,破壞不就行了嗎?想想後怕!
看看國外:俄國天才詩人普希金用與一名法國男爵的決鬥的故事證明他對規距的尊重,結果是他在決鬥中戰死。我們看到的是這個人太傻了,何必呢?但現實是詩人源於心中對規矩的遵守,既然選擇了決鬥,就尊重決鬥的規則,尊重了對手,也尊重自己。
2對於不正之風勇於出手
規矩是如何被破壞的,是源於人的私慾,是源於人們對規矩的漠視,更源於社會的風氣。試想,遇到不正之風,每個人都勇於站出來,其本人還敢有此行為嗎?我想是不敢的。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選擇了漠視,結果很遺憾,破壞規矩的事件越來越多。
吳思先生在《血酬定律》裡所說:生存資源乃是人們用各種手段「博」來的。那麼,能夠用來博取生存資源的,只可能是一些個人的能力、社會關係、圓滑變通的技巧、不要臉的行為,等等,而不是「德行」。
我想,有時候我們都過於貪婪了。為了自己目標忘了初心,忘了規矩,就想要結果。但是請記住:尊重和遵守規距是一種教養、一種素質、一種品格。沒有這樣一種品格,你將無法在社會中生存。不遵守規距,你失掉的不但是素質,還有信譽,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守規矩,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每個人都能守規矩,不遵守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少。改變很簡單,也很難,但不要忘了我們來時的初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