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為啥要盜東陵(盜挖東陵的孫殿英)
2023-09-13 06:13:58 1
1928年,孫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野蠻盜挖清東陵慈禧墓。孫殿英的這一暴行,不但讓自己臭名遠揚,還導致清東陵大量文物流失,引發舉國譁然,紛紛譴責孫殿英的不齒行徑。
孫殿英也因此被國人冠以「盜墓將軍」的綽號,背負一世罵名。
那麼,孫殿英是如何盜掘清東陵的?他的最後下場又是怎樣的呢?
(孫殿英舊照)
孫殿英原名孫魁元,因一臉的麻子坑而被人稱為「孫大麻子」。幼年的孫殿英長期混跡於市井街頭,大字不識一個,與無賴惡棍為伍。
後來孫殿英靠著與人合夥販賣鴉片,挖到了第一桶金,並成為了江湖黑幫「廟道會」的頭目。
後來,孫殿英上山為匪,逐步將手底下的嘍囉發展到了數千人。手裡有了槍和人馬,孫殿英便左右逢源,多次投靠各路軍閥。先後被憨玉昆、葉荃和張宗昌等部收編,軍職也從營長一路飆升為了軍長。1928年5月,孫殿英最終倒向了國軍,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雖然在名義上隸屬國軍,但因為並非國軍嫡系部隊,加上土匪出身,孫殿英的日子並不好過,從未領到過軍餉。
到1928年6月時,孫的部隊已經半年沒有發出過一點軍餉了。士兵們怨聲載道,情緒已經瀕臨失控邊緣,譁變在即。
正當此時,從北京返回的第一師師長譚溫江給孫殿英帶回了一本名叫《愛月軒筆記》的書,裡面詳細記載了慈禧的隨葬品。這些寶藏讓孫殿英垂涎三尺,一個罪惡而讓他無比興奮的念頭產生了,他準備盜挖帝陵。
1928年6月,孫殿英派譚溫江率領一個團的兵力,武力趕走了正在實施盜寶行為的馬福田,開啟了他的盜墓計劃。
7月11日凌晨,北京郊外馬蘭峪的上空陰霾密布,孫殿英以演習為由,封鎖了清東陵方圓幾公裡的範圍,趕走了附近的老百姓和守陵八旗官兵,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盜墓行為。
(清東陵)
扛著長槍和鐵鍬的孫殿英所部士兵,在慈禧陵寢各處瞎忙了兩天後,始終找不到入口。喪心病狂的孫殿英便下令動用炸藥。隨著一聲巨響,慈禧陵寢被打開了。
慈禧隨葬寶物不計其數,金銀珠寶、國寶文物比比皆是。光是棺底厚達7寸的金絲珠寶錦褥,就鑲有珠寶一萬兩千多顆。鳳冠上一個重大4兩的珍珠,估價1000萬兩白銀。當慈禧的棺槨被打開後,栩栩如生的慈禧面容突然由紅變紫,由紫變黑,緊閉的雙唇也豁然張開,嚇得士兵們拔腿就逃。
突然,從慈禧的嘴裡發出了一道深藍色的光芒,照得整個陵寢宛如白晝。粗暴的士兵用刀劃開了慈禧的嘴角,取出了這顆傳說中大如雞卵的夜明珠,地宮裡霎時間光芒萬丈,纖毫畢現。
三天三夜的瘋狂盜掘後,孫殿英將財寶整整裝了好幾大車,揚長而去。
孫殿英盜掘帝陵的消息被報導後,各界群眾紛紛要求嚴懲兇手。孫殿英整日處於惶恐之中,生怕後半生身陷囹圄或者小命不保。
於是,孫殿英便利用盜掘來的寶貝多方行賄,四處打點,向國軍高層大量贈送稀世珍寶,幾乎送遍了國民政府的高官大員。
所以,儘管民怨沸騰,但盜墓主角孫殿英卻始終逍遙法外。
(盜挖清東陵劇照)
1930年,中原戰爭爆發後,孫殿英倒向了閻錫山和馮玉祥,成為了安徽省主席。其後,孫殿英一路升遷,官運亨通,先後投靠了張學良和宋元哲,成為第41軍、暫編第五軍的軍長。
在這期間,孫殿英也曾率部血戰赤峰,與日本侵略者大戰7天7夜,還在豫北地區多次阻擊日軍,和鬼子頻繁交手。
1943年4月,日軍出動20萬人馬,包圍了孫殿英部。孫殿英隨即投降了日本人,徹底淪為漢奸,成為「和平救國軍」頭目。不但為虎作倀地率部同我軍為敵,還設計誘降了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勳。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孫殿英再次投入國軍懷抱,不惜與人民為敵。國軍不顧人民意願,悍然發動了內戰,孫殿英隨即被委任為第三縱隊頭目,駐防湯陰,準備與我軍對抗到底。
1947年春,我軍解放湯陰,活捉孫殿英,把他羈押在了河北武安縣戰俘營。
孫殿英被捕後,最初還能積極配合審訊,認真勞動改造,但後來居然企圖策劃越獄,幸被我軍識破而未得逞。由此情緒失控,終日要麼吵鬧不休,要麼神情鬱悶。
由於孫殿英長期吸食鴉片,患有嚴重的煙後痢。因此,在被羈押一年後,孫殿英就死在了戰犯拘留所。
(參考資料:《孫殿英歷史解密全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