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力引領優異表現 HTC 10國行版評測
2023-09-13 10:10:01
早在2012年的時候,HTC的銷售量可謂是如日中天,當時的第一款四核手機HTC One X更是被譽為一代機皇。可是好景不長,隨著之後推出的Desire系列過於「大膽」的設計外觀和國內國產廠家的崛起廝殺,HTC身上的光環慢慢的黯淡了下來。而時至今日我們仿佛在市面上很少可以聽到、看到人們談論和使用HTC手機。然而從輝煌到沒落,HTC僅用了四年時間。不禁讓人感嘆「又一個老牌廠家衰落了」
我們拿到的是國行版本的HTC 10,也就是代號為「Lifestyle」的版本,除去運存和處理器方面,其他配置均與國際版本一樣。
外觀:高端硬朗一體化+指紋識別
在外觀方面,HTC一向有著自己的見解。當年HTC G系列的機器每一款都有跨越時代的設計,走在街上猜機也成了我那個時候一個避免無聊的方式。從M7開始,HTC的設計語言開始有了延續性。M7的背部金屬以及創造性的天線排列方式直到現在一直被各大廠商視為典範。M8的背部金屬拉絲工藝以及光滑的邊框打磨,使手機拿在手裡圓潤而有質感。而這次的 HTC 10也是在延續傳統設計語言的情況下做了很多優化。
簡潔乾淨的金屬一體化設計,背部較寬的金屬倒角使得整個手機線條看起來非常硬朗。
手機背部看上去簡潔,大方。整體還是採用大弧度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在握持的時候可以更好地貼合手掌,達到更舒服的操作體驗。背部的三段注塑工藝從M7一代一直使用到今天,已經成為了M系列的經典設計。攝像頭微微突出於機身,邊上是雙色溫閃光燈和雷射對焦模組。
正面上方的前置攝像頭以及聽筒和感應器的布局相較於前代終於「正常」了。
機身頂部有一條不用於機器顏色的「貼片」,小編猜想這個「貼片」的作用可能是用於天線接收信號,又或者是為了單純追尋美感差異而設計。
屏幕底部是兩枚虛擬按鍵以及一枚集成指紋識別的home鍵。不過,這顆home鍵並不支持按壓,錄入指紋後觸碰即可解鎖,並支持觸碰亮屏功能。手機底部採用了時下最熱的Type-c接口,並取消了「多下巴」和BoomSound揚聲器模組。
HTC在這一代手機上終於取消了為人詬病已久的「多下巴」設計,但卻依舊藉由底部揚聲器和頂部聽筒巧妙地保持了BoomSound環繞音技術。而且還得到了索尼的Hi-Res小金標音質認證,可見即使去掉了多下巴,效果依舊不俗。
電源鍵、音量鍵以及SIM卡槽都集成在了手機的右側。同時,電源鍵還加入了特殊紋路處理,即使盲操作也可以準確快速的找到按鍵的位置,整體排列布局比較合理,無需改變握持姿勢即可找到相應按鍵。左側則是Micro SD卡卡槽,並支持最大2TB的擴展。在各大廠家紛紛做雙卡全網通的時候,HTC卻還是依舊保持單卡的設計,並且單獨在左側開出一個卡槽作為內存卡使用。對此小編著實有點摸不著頭腦。
系統:卓越的HTC Sense
HTC作為對安卓系統定製化之中資格最老的廠商,在歷史上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說。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那個翻頁時鐘和天氣集合的掛件了,那就是源於HTC Sense的經典設計,在眾多安卓使用者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的HTC 10採用的是基於Android6.0版本定製的HTC Sense7系統,整體的設計風格非常接近原生安卓界面,採用了谷歌推出的Material Design設計風格。在千篇一律的「圓角矩形」設計風格的市場裡,儘管可能算不上好看,但是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追崇。
對於HTC Sense系統的最大感觸就是簡潔、迅速、高效。沒有繁重的過渡動畫。打開應用、切換界面等操作都在瞬間完成,以至於小編剛上手的時候還有點不適應呢。從這一點來說,HTC Sense的實力就值得肯定。
HTC在主題個性化裡對App圖標或者桌面壁紙和字體都有著極高的自定義性,幾乎所有的桌面效果都可以由用戶自行定製,也可以對不同主題進行混合定製。
同時也可以把類似iPhone的二級桌面模式改為安卓原生的抽屜式三級菜單模式。
相機:頗具實力但仍需完善
UltraPixel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是在HTC M7的時候,沿用了很多代機器,而到了HTC 10這一代,這個傳感器首次進行了升級。UltraPixel一代僅有400萬像素,但是依靠2微米的像素尺寸在弱光成像方面有了質的飛躍,但缺點就是解析力不足。而這次的二代升級主要是將像素數量提升到了1200萬,並且把像素尺寸保持在了較大的1.55微米。保證弱光成像的同時增加了解析力。
在使用體驗上,相機界面簡潔,易用。點擊屏幕上的兩條橫線就會出現拍照模式的選擇,包括常用的專業模式,延遲攝影,慢動作和HTC獨有的Zoe動態照片功能。專業模式包括了對於焦距、光圈大小、ISO和對焦點的調節,可玩性十足。
日常使用自動模式拍照最大的感觸就是對焦快,成像快。再打開相機的瞬間就完成了對焦直接點下拍照鍵即可完成拍攝。整個過程順滑、流暢。不過在取景的過程中,相機畫面會有一個類似於移軸的滑動過程,這是光學防抖模組在通過軸位移動來抵消手抖,不過畫面有一些拖延的現象,在使用上和清爽簡潔的風格形成了比較大的對比。
整體風格上,HTC 10的成像發色比較豔麗,畫面整體亮度較高。
但是在複雜景物的拍攝上,HTC 10的成像畫面細節有丟失,畫面邊緣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塗抹感。
微距方面對焦快速、準確。得益於f1.8大光圈的緣故,景深發揮的很好,有很棒的背景虛化效果。
極限暗光條件下,因為UltraPixel的加持使得進光量更大,畫面整體亮度很高。如上面這張,晚上7點半的天空人眼看起來早已黯淡下去,可是拍攝出來的效果天空部分卻很明亮。畫面的細節也得到了較好的保留。
在夜晚光線複雜的情況下,HTC 10的解析力有所下降,畫面細節有比較明顯的塗抹感。
總結HTC 10的拍照來說,由於有f1.8的大光圈和UltraPixel的加持,白天的成像表現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水平。比較豔麗的發色傾向,也比較討好眼睛。夜晚方面UltraPixel升級到了第二代,在夜晚的解析力和進光量方面也都相較前代有了很大的進步,極限弱光的表現也和對手拉開了很大的差距。不過在夜晚,相機對於光線的控制和解析力方面缺乏調教。
性能:擁有比肩旗艦的水準
HTC 10採用了一顆臺積電28nmFinfit工藝的高通驍龍的652八核64位處理器。驍龍652採用第二代64位架構,集成四顆Cortex-A72核心和四顆Cortex-A53核心,共八顆核心,其中Cortex-A72性能相比於前代Cortex-A57,性能提升約35%。GPU採用了Adreno510,在提供專業遊戲畫質的同時以更低的功耗給予逼真的場景體驗。
相比於前代驍龍615的八顆Cortex-A53核心來說,此次的驍龍652則是採用了4顆Cortex-A72和4顆Cortex-A53的搭配來使用,。單從CPU性能層面來看,驍龍652已經超越之前的驍龍808(2顆A57+4顆A53)和810(4顆A57+4顆A53)處理器了。
GEEKBENCH3測試
GEEKBENCH作為一款專業測試處理器性能的軟體,有著很強的說服力。在廣大的極客心目中地位相當高。尤其是其單核處理性能測試分數,更是被視為一款CPU性能強弱的關鍵。
從測試中看出,HTC 10的驍龍652單核性能測試分數達到了1487分,在安卓陣營裡還是一個很高的水平。和2015年擁有20nm製成的驍龍808不相上下,可見A72的性能多麼強勁。在多核心分數方面更是超越了去年的S6使用的14nm的7420處理器。
五小時耗電測試,HTC 10的表現有點差強人意。尤其是在兩小時待機方面耗電高達7%,實在令人驚訝。不過因為我們手上的是工程機,在很多方面還沒有做到完美,具體表現還是要等零售版本上市才可以給出一個更為準確的數據。
遊戲實測方面選擇了優品飛車17和真實賽車3兩款畫面比較精美的遊戲。
測試下來,兩款遊戲在手機上都可以很流暢的運行,加載速度也很快,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掉幀現象。不過在測試過程中手機背部發熱比較明顯,並有些把持不住的感覺。發熱主要集中在了攝像頭和背部logo中間的位置。
電池充電方面,HTC 10採用了高通的QC3.0快充方案,更加安全高效。充滿3000毫安的電池僅需100分鐘左右,半小時可充電40%。這對於充電時間碎片化的用戶可謂是一個福音。
總結來說,HTC 10還是一款性能非常強勁的手機。驍龍652也因其強勁的Cortex-A72架構在絕對性能方面已經有可以比肩旗艦處理器的資格,Adreno510圖形處理器也提供了優秀的畫質體驗,完全能夠勝任在生活中的各種操作。快速充電也為現在的碎片化充電時間給予了很好的補償。
總結:復興之路急需變革
HTC 10是一款身負HTC復興使命的機器,一體化堅實硬朗的外觀,卓越的做工,簡潔、流暢、反應迅速的系統,不俗的攝像頭體驗都是其擁有可以比肩各家旗艦的最好的證明,也證明了HTC依舊有著製作出高品質旗艦手機的能力。但是在這個國產手機市場廝殺的如此慘烈的時候,很多國產手機也都有了很卓越的表現,HTC竟然還推出了國行和國際版不同配置的「雙規則」。儘管傳有國行版本820配置的消息,但是對於無數依舊喜愛HTC的用戶來說,也無疑是向心頭刺了狠狠地一刀。如果HTC想在手機行業中重振旗鼓,單憑一款HTC 10是不夠的,還要推出更為變革的產品才可以在這激烈的市場裡站住腳跟。同時我們也很期待看到HTC重新走向輝煌的那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