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萬聖節主題活動
2023-09-20 20:39:55 12
萬聖節是外國的一個慶祝秋天豐收的節日,傳說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會把鬼召集來嚇唬人。萬聖節的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寫,看看下面的範文吧。
20xx年兒童萬聖節主題活動【篇一】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西方「萬聖節」的文化,感受節日的快樂,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人文環境,讓幼兒體驗不同文化習俗,藉以拓展其世界觀。2.為幼兒提供展現英文的舞臺,培養其大方自信的素質。3.增進家園英語信息交流,鼓勵家長在家中與寶貝親子互動,實現家園共育。
二.活動準備:遊戲準備:遊戲卡,小印章,各個小遊戲物資及組織準備。環境準備:舞臺及環境布置有關萬聖節活動的自製裝扮一套,手電筒,螢光道具。家長準備:製作參加活動人員的有關萬聖節服裝及螢光道具,周五穿戴整齊參加活動。(「魔鬼走秀」節目家長需周三把服裝道具帶到幼兒園班主任處)。糖果10枚(周四帶到幼兒園班主任處),周五家長再自備兩三個糖果哦!蘋果一個(周四帶到幼兒園班主任處)手電筒一個(周五帶著參加活動用
三、活動過程:集體活動:1.萬聖節集體開場舞2.獅之威風--獅王進行曲3.最炫英語風{大{中{小4.「魔鬼走秀」
(有意願參加「魔鬼走秀」的家庭請快速與班主任聯繫,每班限額4組家庭。參加「魔鬼走秀」的家庭10月26日之前請將創意的面具、造形及相關物品帶入幼兒園班主任)。
5.神秘討糖果目的:增強孩子主動交往能力前提:一定要安安靜靜,神秘的去找好朋友。玩法:有秩序的聽主持人口令,音樂聲響起,討糖果的遊戲開始,各班老師務必組織。地球,太陽,火星,土星家長和寶貝手拿糖果躲藏起來(主會場附近均可),等其它班級的幼兒裝扮成小鬼的樣子來討糖果,木星,天王,水星,海王,金星為尋找方,討糖果時小朋友要說上一句「Trickortreat(不給就搗蛋)或Happyhalloween萬聖節快樂!對方才能把糖果送給小朋友。(如果不給,可自設懲罰措施哦!)
分散活動:(以下遊戲均以家庭為單位自由參加,獲得小印章越多越有機會參加Lucky大滿貫活動)
活動一:打怪獸目的:訓練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幼兒的競爭意識。玩法:教師事先準備籃子,分別貼上怪獸的樣子,分組,請幼兒用球丟向怪獸框中,打怪獸,最後看哪組的幼兒丟的桌球最多,可獲蓋一個小印章。活動二:咬蘋果玩法:遊戲時,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裡,然後(分組)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為優勝者,可獲蓋一個小印章。活動三:吹麵粉玩法:參加遊戲者,面對面站在一張桌子兩邊。把裝有桌球的口杯放在桌子上,(及放在二人中間),要他們蒙著眼向桌球吹,若能把球吹到對面便為贏方,可獲蓋一個小印章。活動四:我吹我吹我吹吹規則:把氣球吹大、系好,並分別在每個氣球上依次寫上一個字--萬、聖、節、快、樂,誰又快又準完成任務誰獲蓋小印章一枚。
集體活動:Lucky大滿貫:以獲得印章多少順序進行(由多到少),如出現相同數量,以划拳形式選出挑戰方回答問題並獲得相應獎品。
20xx年兒童萬聖節主題活動【篇二】
1、按大、中、小班接受能力的不同,對幼兒用漢語、英語進行萬聖節知識的講述。如了解萬聖節的由來、服飾、食物、習俗等。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們講出對恐怖事物的感受及想法,老師加以正確引導,藉此建立幼兒對新事物嘗試的勇氣。
2、製造萬聖節情境,園所班級內可以適時播放萬聖節相關音樂。音樂的選用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幼兒因此產生恐懼心理。建議音樂選用歡快的、易於學唱的萬聖節歌曲。
3、老師和幼兒(建議邀請家長加入)共同製作各種道具,如奇裝異服、鬼臉、魔鬼項鍊、南瓜燈、女巫的披風等。也可以延伸至一些相關的萬聖節食品的製作,例如:南瓜派、南瓜糕、南瓜濃湯、南瓜餅等。
4、每個班安排不同特色的萬聖節活動項目,如糖果屋、南瓜坊、魔鬼屋等。活動期間幼兒可以進入各班感受多種多樣的節日氛圍。
五、活動流程:
1、活動當天15:00幼兒家長自備面具持邀請函入園,園內各個崗位的老師和幼兒戴上面具,迎接家長,互相問候"萬聖節快樂happyHalloween"。
2、教師同幼兒及家長在本班級觀看萬聖節光碟,了解其他國家的小朋友是如何度過萬聖節的,而後進行活動遊戲。
3、小朋友到各班進行討糖活動,討糖口號:"Trickortreat(不給就搗蛋)"。各班老師事先關門關燈、落窗簾,和本班級小朋友打扮成鬼怪的樣子,藏起來。老師手拿糖果,等其它班級的幼兒裝扮成小鬼的樣子來討糖,但討糖果時小朋友要說上一句"Trickortreat(不給就搗蛋),老師才能把糖送給小朋友。
4、在本班或大廳、戶外進行萬聖節食品的製作或品嘗活動。例如:南瓜派、南瓜糕、南瓜濃湯、南瓜餅等。
5、晚上進行創意服飾走秀活動,並舉辦化妝舞會。讓幼兒穿著鬼怪服裝(吸血鬼、巫婆、幽靈、怪獸、骷髏、南瓜娃娃、巫婆等),戴上面具,跟老師、家長一起跳舞狂歡。
六、注意事項
1、從活動開始就要重視對幼兒(尤其是託、小班幼兒)恐懼情緒的疏導,鼓勵他們大膽參與,給幼兒營造歡樂的節日氛圍。
2、充分利用好老師的帶動、引領作用。老師扮演活動的主要角色,進行領舞、發放糖果等。
3、不管是遊園、討糖,還是酒會、舞會等萬聖節活動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及活動前的準備工作,讓幼兒明白活動意義。
小貼士:
萬聖節歌曲:《ThisIsHalloween》
萬聖節相關用語:
討糖果朗詩:Trickortreat.不給糖就搗蛋/Smellmy
feet.聞聞我的腳,/givemesomething
goodtoeat!給我一些好吃的!
HappyHalloween萬聖節快樂!
雙語詞彙:
Jack-o-lantern南瓜燈/Ghost幽靈/Witch巫婆/Vampire吸血鬼/Pumpkin南瓜/Bat蝙蝠/spider蜘蛛/
Trickortreat不給就搗蛋/Halloween萬聖節
20xx年兒童萬聖節主題活動【篇三】
一、10月19日——10月29日完成的教育活動準備:
1、活動主題:快樂萬聖節遊園活動
2、活動策劃:***
3.活動計劃開展時間:20xx年10月29日上午(9:00—11:30分)
4、活動地點:本園、以及各班級活動室
5、活動準備:氣球、糖果、遊戲獎品若干、節日橫幅、宣傳展板、英文Halloween歌曲
6、參加成員:全體教職員工、全園幼兒
7、活動安全小組成員:***
二、活動具體安排:
1、活動前準備:教師提前準備做好班級環境的布置、向孩子們介紹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的由來。通過電話、直接面談和周學習內容提前向家長反饋本次節日的意義及方式;並發動家長一起搜集關於萬聖節的文字、圖片、物件等,並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製作萬聖節服飾、面具、頭飾等資源。同時準備好當天活動服飾展示的音樂和遊戲的各種道具及物品;為自己班級做好節日形象設計(例如:特設小旗或標語)。(詳細請見萬聖節活動流程安排表)(另:萬聖節的班級環境布置截至2010年10月27日下午5:00檢查。)
2.萬聖節的環境布置要求:(創意、可操作性、藝術性、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切勿帶有恐怖血腥色彩)
3、班級環境布置應有萬聖節中英文內容的體現;吊飾,立體、形象、卡通能體現Halloween主題的手工作品;
4、班級門口的布置:創意、通過文字體現主題。
三、活動當日安排:
1、早晨7:30分開始幼兒來園。兩位英語老師戴上相關的萬聖節頭飾或穿上服飾在門口迎接並開展口語教育:用英文向來園的幼兒說:HappyHalloween!(註:提前準備好桌子用氣球紮起拱形、掛橫幅「快樂的萬聖節活動HappyHalloween!」體現主題教育。並準備萬聖節美語教育的英語單詞或句型。
2、8:15分班級幼兒早餐時間,教師利用餐後時間向幼兒介紹節日由來、活動的服飾展示、班級互相討糖果以及活動遊戲等的流程安排、以及活動的注意事項及安全意識教育等。
3、9:00—9:20班級老師與幼兒共同化妝互相裝扮,幫助每位幼兒穿、戴好節日的服飾、面具或頭飾之類的,為服裝展示作好準備。
4、9:30—10:30園內巡遊及萬聖節服飾展示,各班級老師保育員阿姨組織幼兒有序下樓,按照班級順序從大大班級到小班排好隊在園內巡遊一周、(各班手持小旗或道具並整齊地喊口號)充分體現我園開展美語教育活動的特色。
5、各班級服飾展示環節:T臺秀一秀,各班級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輪流上臺進行服飾展示,具體順序安排如下:從大1班、大2班、大3班、大4班、大5班、大6班、中1班、中2班、中3班、小班。服飾展示結束後各班級有序散場回到樓上開展班級互相討糖果以及遊戲活動。
6、10:40班級巡遊互相討糖果及遊戲活動時間,班級互相討糖果具體安排如下:
大1班←→中2班;大2班←→大3班;
大4班←→大5班;大6班←→中1班;
小班←→中3班;(班級三位老師要注意幼兒安全意識的教育,班級互討糖果前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班級互討糖果後回到原來自己的班級清點幼兒人數並按計劃開展遊戲活動)
7、11:00—11:30班級開展遊戲活動、活動結束後及時清理教室環境衛生,幼兒午餐。
活動注意事項:
1、班級互相討糖果出發前班級教師要清點幼兒人數,把活動的流程所到討糖果的班級清楚地告知幼兒,並教育幼兒注意安全,保證活動有序開展,防止發生擁擠、碰撞和踩踏事故。
2、活動結束後班級三位老師要清點幼兒人數,及時清理班級衛生,班級物品擺放整齊。及時歸還借用物品,幼兒午餐。
3、活動結束。資料存檔,活動開展內容及照片公告發布網站。
附:萬聖節關鍵詞、句子:
Halloween萬聖節;pumpkinlantern南瓜燈;
Jack-o-lantern傑克燈;HappyHalloween萬聖節愉快!
Trickortreat,Trickortreat,Givemesomecandytoeat給我好吃的糖,不給就搗蛋。
注釋: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解釋為「TheeveofAll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古代愛爾蘭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JACK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JACK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JACK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裡,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裡放著,稱作「JACK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