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自己的情緒狀態(測測你最近的心理狀態)
2023-09-19 02:00:20 1
如何測量人的情緒穩定性?
美國作家查爾斯·金斯利曾說:「我所認識的成功人士都是開開心心、滿懷希望的人,他們每天面帶微笑去上班,以成熟的態度面對生命中的無常與機會,對逆境與順境一視同仁。」縱觀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成功人士都具有很高的情緒穩定性,他們能隨時了解自己情緒處於什麼狀態,一有偏頗,他們就會自省,調節情緒,也調節行為,可以說穩定的情緒正是他們成功的關鍵之一。相信下面這組測試能幫你找到答案。
測試導語
(1)本測試用於測量人的情緒穩定性。
(2)測試由一系列陳述語句組成,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符合自己個性的描述,不要思慮太多。
(3)測試沒有速度上的要求,但是請在5分鐘內完成所有的題目。
(4)答案標準如下:
a.非常符合b.有點符合c.無法確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開始測試
(1)孤獨時我常常心煩意亂。
(2)心情常常隨當時的氣氛變化很大。
(3)我在靜坐的時候很難心神安定。
(4)我常感到胸口發悶。
(5)我總覺得心慌意亂,坐立不安。
(6)我不了解我內心的想法
(7)我常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8)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憂慮的人。
(9)我很難下定決心。
(10)我不喜歡有競爭性的工作。
(11)我容易因小的事情惱怒。
(12)我有一種自卑感。
(13)早上起床時常心中有點抱怨。
(14)心情不暢時,我無法在他人面前掩飾自己的不快。
(15)在我內心常常會突發奇想。
(16)我不善於抑制自己的:衝動或沮喪情緒。
(17)我常會受浪漫愛情片或傷感片的感染。
(18)我的興趣多變。
(19)我的作息沒有什麼規律性。
(20)我很迷信。
計分評估
請參照以下標準,對自己的選擇進行計分,計分方法很簡單,分別地計算在你答案中:
選擇A的數目(A)選擇B的數目(B)
選擇C的數目(C)選擇D的數目(D)
選擇E的數目(E)
然後照下面的公式計算出原始分數:(R)
R=E×5+D×4+C×3+B×2+A
最後,請按照下表所列的規則,根據你的原始分數(日),找出相應的排名值(P)。比如你的原始分數(R)是73,那麼下表對應的P值就是93。
專家點評
排名值(P)是一個百分數,對於P值的理解是這樣的:假如你得到的P值是78,那就表明你的情緒穩定性程度要比78%的人高,反過來也就是說,你的情緒穩定性程度要比22%的人低,可見你在這個方面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總的說來,假如你的P值在50以下,就需要你多加注意,因為你的情緒易激動,容易產生煩惱,通常不易應付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你易受環境支配而心神動搖不定;不能面對現實,常會急躁不安、身心疲乏、甚至失眠,這就說明你的情緒極不穩定。而要控制情緒,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尋找影響情緒的原因;
(2)積極樂觀親近自然;
(3)經常運動;
(4)睡眠充足;
(5)合理飲食。
怎麼測試一個人情緒是否穩定?有哪些表現?
心理測試你的情緒穩定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它會影響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常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較容易被人們接納,而動不動就發牌氣的人往往都令人反感。那麼你的情緒是穩定的嗎?做一下這 個測試看看吧。
測試內容
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實選擇答案。
1. 每天清晨起床時,你經常有什麼樣的感覺?
A.憂鬱
B.快樂
C.說不清楚
2.你的朋友、同事或同學是否給你起過綽號或挖苦過你?
A.經常出現
B.從來沒有
C.偶爾有
3.看到自己最近拍攝的照片,你如何評價?
A.覺得不滿意
B.覺得非常好
C.覺得一般
4.你躺到床上後,是否經常再起來一次, 檢查一下門窗是否關好?
A.經常這樣做
B.從來沒這樣做過
C. 偶爾會這樣做
5.你是否想過許多年後將有什麼令你不安的事情發生?
A.經常想
B.從來沒有想過
C.偶爾會想
6.那些與你關係最親密的人,你對他們感到滿意嗎?
A.不滿意
B.非常滿意
C.基本滿意
7.你是否覺得自己有些能力比其他人強?
A.是
B.否
C.不清楚
8.你是否曾看到、 聽到或感覺到別人覺察不到的東西?
A.經常這樣
B.從不這樣
C.偶爾這樣
9.你是否覺得有人在注意你的言行?
A.是
B.否
C.不太清楚
10.身邊有人自殺,或知道熟悉的人突然自殺,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A.覺得可以理解
B.覺得不可思議
C.不清楚
11.如果有人跟在你後面走,你是否會覺得不安?
A.是
B.否
C.不清楚
12.當你一個人走夜路時, 是否覺得前面暗藏著危險?
A.是
B.否
C.偶爾
13.半夜三更,你是否經常覺得有什麼事情令你恐懼?
A.經常
B.從來沒有
C.偶爾有這種情況
14.你是否經常覺得你的家人對你不好?
A.是
B.否
C.偶爾
15.你是否有過多次做同一個夢的情況?
A.有
B.沒有
C.記不清楚
16.你是否經常因做噩夢而驚醒,然後就再也無法入眠?
A.經常
B.沒有
C.極少
17.你心中除了這個看得見的世界,是否還有一一個看不見的世界?
A.有
B.沒有
C.不清楚
18.你是否經常覺得你現在的父母並不是你的親生父母?
A.經常
B.沒有
C.偶爾有
19.你是否覺得有一個人愛你或尊重你?
A.是
B.否
C.說不清
20.你平時是否覺得自己愛發脾氣?
A.是
B.否
C.不清楚
21.你是否覺得沒有人了解你?
A.是
B.否
C.說不清楚
22.秋天到來時,你往往會有什麼樣的感觸?
A.感覺萬物落敗
B.感覺秋高氣爽大
C. 沒有特別的感觸
23.一個人待在房間裡,你會覺得孤獨嗎?
A.是
B.否
C.偶爾會
24.回到家中,你會把自己關進房間嗎?
A.是
B.否
C.偶爾會
25.你經常有辭職的衝動嗎?
A.是
B.否
C.偶爾有
26.你是否經常看不慣某個人,覺得對方身上有很多令人難以忍受的缺點?
A.是
B.否
C.偶爾
27.當你得知有人在背後說你的壞話時,你會怎麼做?
A.怒不可遏地找對方理論
B.忍受
C.不再和對方來往
28.看到公園裡的花被風吹落,你有什麼感覺?
A. 覺得美好的事物難長久
B.覺得畫面好美
C.沒有特殊感覺
29.領導當著眾多同事的面批評你,你會怎樣?
A.氣急敗壞
B.虛心接受批評
C.接受批評,但心裡很難過
30.和比較在乎的人吵架後,你會怎麼做?
A.再也不理對方
B.主動調和關係
C.生悶氣
計分方法
以上各題的選項,選A得2分,選B得0分,選C得1分。請統計各題得分並計算出總分。
結果分析
如果總分在0~ 20分,說明你情緒穩定、自信心強,能理解他人的心情,是一個性情爽明、受人歡迎的人。
如果總分在21~ 40分,說明你情緒基本穩定,性格比較沉穩,但是熱情忽高忽低。
如果總分超過40分,說明你情緒非常不穩定,平時煩惱很多,經常處於矛盾之中,有必要調整自己的情緒。
如何檢測自己的心理狀態
對照症狀學標準:1、一般心理問題:由現實生活、工作壓力等因素而產生內心衝突,引起的不良情緒反應,有現實意義且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嚴重心理問題:是較強烈的、對個體威脅較大的現實刺激引起心理障礙,體驗著痛苦情緒;
方法/步驟2:
2、一般心理問題:求助者的情緒體驗持續時間未超過2個月;嚴重心理問題:超過2個月,未超過半年,不能自行化解;
方法/步驟3:
3、一般心理問題:不良情緒反應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態,基本維持正常生活、社會交往,但效率下降,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影響;嚴重心理問題:遭受的刺激越大,反應越強烈。多數情況下,會短暫失去理智控制,難以解脫,對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有一定程度影響;
方法/步驟4:
4、一般心理問題:情緒反應的內容沒有泛化; 嚴重心理問題:反應對象被泛化。總結: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沒有嚴格的界限,但也有一些區別的標準。自己能夠判斷是最好的。要預防一般心理問題轉化為嚴重心理問題,也要注意別把輕度的問題嚴重化了。
注意事項
很多情況我們是自己給自己貼心理標籤,比如一個人只有輕度心理問題,給自己貼標籤,認為自己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這樣就會可能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最好是輕化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心理問題沒有上升到真正的心理疾病之前,一般都是可以做自己的心理諮詢師的,自己可以搞定,關鍵是不要把一些輕度問題嚴重化了。
怎麼測量一個人的情緒
一個人的心情好壞,在很大程度上能在體態上表現出來,因此被稱為「體態心情」。一個人要是能很好的運用他的體態心情,就會在生活上,工作上得到很大的好處。甚至這些好處是意想不到的。
運用體態心情,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利用一個人的體態來告訴周圍的人自己當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或者是當時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以便對方能在一眼之間就可以明白自己該怎麼做。這樣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對方的體態特徵,一個人的體態特徵往往給人一種很直觀的心情概念。比如說一個人是昂首挺胸的,就說明這個人對自己信心十足,心情應該是一種昂揚向上,甚至是有些激動。
這是一種很好的狀態,說明這個人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處在激動的狀態,辦事效率也處在最佳狀態。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要求,一定能得到很好的答覆,即便是以前他曾經拒絕過的事情,也能被很好的關注。這就是善於抓住時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的秘訣之一。
而相反,如果一個人耷拉著腦袋,走路搖搖晃晃,甚至還目光茫然,那就說明這個人的心情是極度的糟糕,不是頹廢就是非常的頹廢。這個時候,他們腦子裡可能正在想:為什麼一天的時間是這麼的長,為什麼不早點過去,讓我們早點過上明天的新生活。也許這類人不知道在背地裡埋怨過多少回生活的無聊,埋怨為什麼生活老是沒有目標,自己永遠都是那麼的沒激情。
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心理測試:你現在的感情狀態
會嗎 不可信吧
如果有三個人分別有三種答案 然後他們把這個問題發給十個同樣的人 那最後肯定不會出現裡面說的情況 啊
心理測試
太深奧了. 應該問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