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劇版實力排行榜(這劇厲害了雪中悍刀行)
2023-09-10 17:38:32 1
近幾年來,國產劇撕番早已見怪不怪,最早是當年的電影《畫皮》撕番,那時還是兩位女主演撕番,後來的電影《盜墓筆記》,是兩位男主演撕番。
然而時間來到2016年,那部著名的《孤芳不自賞》來了。鍾漢良和楊穎,男女主角之間居然也要撕番。海報也是掌握精髓,一人一列,看不出先後。
從《孤芳不自賞》之後,撕番就不分男女了,不管男主還是女主,反正都只要「一番」。
「番位」成了粉絲必爭之地,輕則飯圈battle、討伐工作室。重則影響到演員去留、宣傳路線,甚至是電影票房。
有的甚至撕番撕到明星都不得不出來道歉的地步,比如說楊洋和迪麗熱巴《你是我的榮耀》、趙麗穎和王一博的《有翡》、楊紫和吳某凡的《青簪行》等等。
最近,期待已久的《雪中悍刀行》定檔了,12月15日,央八黃金檔 騰訊。
該劇改編自烽火戲諸侯的同名小說,原著小說常年霸佔網絡人氣巔峰榜TOP1,小說男主北涼王世子更是被稱為「武俠人氣之王」。
看過該小說的人都知道本書就是圍繞北涼王世子徐鳳年來展開的,他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大男主。回到劇目中,自然一番就是飾演徐鳳年的張若昀了。
但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雪中悍刀行》似乎也卷進了「番位之爭」。
12月7日,《雪中悍刀行》官微官宣定檔,公布演員陣容,然而那密密麻麻的一排「主演」卻直接把阿賽給看傻了。
說真的,乍一看到這長長的「主演名單」,阿賽嚇得瓜子都掉了,真是好壯觀啊!
服了!我願稱《雪中悍刀行》劇組為「最牛端水大師」!
領銜主演,特別出演,特邀主演,聯合主演,特別主演,特邀出演,友情出演……
感覺劇方把我們能想到的限定詞全都用上去了。雖然阿賽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明白「特別」「特邀」「聯合」「友情」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總之一眼望過去,全員主演。
網友吐槽:看清楚了,全是主演,到時候飛天金鷹白玉蘭提名,看誰敢提最佳配角!
最牛的是,劇組竟然還給演員陣容分開了男女!還給起了個名字「英雄榜」和「紅顏榜」。
說真的,阿賽看到這裡,那可真是「王八走讀——鱉不住校了」。
不過,《雪中悍刀行》並不是特意給主演分男女的首創者,真正的首創者是最近熱播的《風起洛陽》。
《風起洛陽》大概因為是字寫得太明白,領銜男主演和領銜女主演分開,一看就有撕番的爭議,引來一眾網友吐槽。
《雪中悍刀行》就抖了個小機靈,直接整個的把男演員和女演員分開了,還給換了個好聽的名字。
那麼問題來了,有《雪中悍刀行》做榜樣,以後的電視劇,演員表會不會分「男演員表」和「女演員表」?會引領國產劇進入「全員主演」時代嗎?
除了《雪中悍刀行》這一次非常嚴謹的、全面的一碗水端平「全員主演」的情況,電視劇、綜藝裡最常見的排名,通常還會有以姓名的筆畫或拼音來排序。
還有更牛的排序,迪麗熱巴和楊洋出演的《你是我的榮耀》,演員表讓人忍不住笑出了聲:按年齡排序!
好了,男主女主都別想排第一,尊老愛幼,潘粵明排第一!
阿賽覺得,最有創新的按明星生日順序排序……也算是榮耀演員表的「變種」吧,不看年齡只看生日,改過年齡的明星不用哭了。
你看這些人多聰明多有創新精神啊,問題是能不能把這些創新精神好好放在拍戲上!
也不至於一年下來播出那麼多劇,能叫出名字的好劇卻需要掰著手指算。
當然,我們這些外界的人不知道這番位有多重要,自然也能站著說話不腰疼。
或許藝人和粉絲之所以看重番位,更重要的是他們背後的經紀公司看重這個吧。
演員表上的排序並不跟戲份直接掛鈎,其實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畢竟一個劇裡面的主角畢竟是有限的,甚至在一些大製作中,難免會請到一些老戲骨或者人氣演員來助陣,這時候,自然就要在番位上下功夫。
但是,像《雪中悍刀行》這麼個排法,未免就顯得有些滑稽了。
最後,無論怎麼說,番位歸番位,劇本身好看才是硬道理,希望番位問題不會成為影響《雪中悍刀行》質量的一個因素!
其實「番位」這個詞兒本身,是一個舶來品。
「番位」起源於日本影視圈,指的是演員出現在宣傳物料和電影中的排位次序,所謂「一番」,就是在所有物料中名字都排在第一位的演員。
在日本,「一番」有時並不取決於戲份多少,而是由演員的影響力決定,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日本影視劇中的演員明明是男一號or女一號,但因為不是「一番」,只能作為配角被提名和拿獎。
比如日劇《非自然死亡》片尾最先出現的名字是石原裡美,即本劇的一番。
但是不少演員和粉絲們就只學了一半,人家日本雖然推崇的番位制,同時也是「一番負責制」啊。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與光鮮地位相對應的。
簡單來說,就是「一番扛一切」。作品的口碑、播放量、票房、影響力等等都跟一番演員直接掛鈎,作品成績也會影響這位演員接下來在演藝圈的事業發展。
還記得當年《高嶺之花》撲街,一番女主石原裡美開發布會落淚道歉,表示「全部都是自己的責任」。
雖然大部分人覺得那部劇撲街的主要原因是男主太醜了,可她是一番啊,爆了是她的功勞,撲了自然也是她的責任。
井上真央也曾因《花燃》的收視率一蹶不振反思「作為主演的自己能力不足」↓
內娛倒好,去其精華取其糟粕,劇播取其糟粕都在撕番,播了之後……
爆了大家集體邀功甚至搶功,撲了大家集體隱身甚至互相甩鍋,很少見到主演因作品成績不理想公開道歉。
那麼問題來了,當番位與責任相剝離,這樣的「一番」又能剩下多少說服力呢?
在愈演愈烈的「撕番」之下,主演的類別是增加了,而消失的除了演員列表裡的「配角」title,還有對表演本質的關注。
最後,對於這件事你又是怎樣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呦~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