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名立萬電影真的好看嗎(揚名立萬另類解讀)
2023-09-11 05:26:19
這兩天,呈現黑馬之勢的小成本電影《揚名立萬》衝了出來,在熱度和日票房佔有率上把同臺的《長津湖》《007》等踩在腳下,甚至剛上映的抗戰題材大片《鐵道英雄》都被它打了個措手不及。
真是名如其片,《揚名立萬》不負「初心」,真的要在影史「揚名立萬」了。
《揚名立萬》根本就是一部室內劇,所有故事都是在一棟別墅的鬥室內完成;道具場景不多,人物不超10個;所有情節推進全靠演員比劃和臺詞。
演員方面,用網友的話來說,「我就一眼認出了女一號鄧家佳 ,其他的,都不怎麼熟」;至於「呂秀才」喻恩泰,以及尹正、楊皓宇、張本煜等,從辨識度上你看他們像片酬大咖麼?
所以,這片子首先是成本很小,所有花費加起來不會超過六七千萬,票房過2個億後就是淨賺了。
雙11上映到現在10天,靠逆襲的口碑已走在奔5億的路上,最後拿個7億票房不是沒可能,揚名立萬於電影史冊,也是妥妥的了。
這部片子現在越來越熱,口碑也兩極化,尤其某瓣高達7.6的評分,讓其黑馬相越來越純。
那麼《揚名立萬》到底是不是一部名副其實的佳作?還是先從認識它的導演劉循子墨來了解。
劉循子墨,名字都不一般,網上標籤是中國新媒體影像時代導演,兼編劇、演員、監製,85後實力派主創;拍攝經驗豐富,思維活躍,想法天馬行空,風格幽默詼諧,塑造的形象亦正亦邪,對於畫面沒有深刻把握,有良好口碑。
現在正是新媒體影像的鼎盛時代,視頻平臺的火爆,不論男女老幼、高低胖瘦、美醜窮富,皆有可能依仗新媒體影像實現理想,走向揚名立萬的人生巔峰。
所以,劉循子墨,以及眾多劉循子墨者湧現,並不值得驚奇,關鍵還是要看作品,這是任何時代背景下追夢人的根本遵循:內容為王,作品立身!
今年才35歲的劉循子墨代表作有,微電影《暴力實驗室》,導並演了系列暴熱網絡劇《報告老闆》,執導首部新媒體輕科幻劇《高科技少女喵》,參演/主演劇情劇《報告老闆之豪言壯旅》、輕喜劇《名偵探狄仁傑》、賀歲喜劇電影《萬萬沒想到》、青春題材電影《微微一笑很傾城》、電影《建軍大業》、電影《迷妹羅曼史》等。
新銳的劉循子墨,新銳之處不僅僅在於其名、其年輕、其長相也很流量化,在年輕網友中有挺大群頭的擁躉,他玩的活兒無不透著濃烈的年輕新銳的銳氣。
總之,你看了他的方方面面,就覺得他不是一般人,和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賈樟柯婁燁徐崢這些學院派、第N代領軍人物導演有著鮮明的區別。
《揚名立萬》是他真正立身大銀幕的導演作品,他還是該片的編劇。
這部片子另一個搶眼的標籤就是請韓寒當監製,怪不得看完它,覺得有股韓味;但它並非因為韓寒的加入而黑馬了起來。
影片把故事背景設置在了民國,這樣確實安全了許多;欲拍電影揚名立萬,首先要通過審查關。
它講述了一群電影人慾將一起現實中已經結案的驚天兇殺大案拍成電影而齊聚一堂,創意層出不窮之時,卻不曾想「兇手」也來到了現場的故事……
影片情節的兩大看點非常討巧:
一個線是以極具調侃的黑色幽默,把娛樂圈投資人、編劇、演員沽名釣譽的內幕和隱藏在背後的齷齪運作給揭批得體無完膚。
各環節的影人,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的,心懷鬼胎,互相利用又互相拆臺,但為了共同利益最終又不得沆瀣一氣醞釀炮製票房大作。
這條線不管劇情合理與否,就那些金句頻出的精彩臺詞,頗多亮點。
有網友說,《揚名立萬》靠臺詞撐起了一部影片。
「十個項目九個涼,商業投資很正常」
「權力是暫時的,歡笑是永恆的「
「你被這幫搞電影的給騙了」
「現在什麼電影最賣座?拳頭 枕頭」
「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觀眾,這是對觀眾的不尊重」
「成事在人為,不成事,在TMD為人」
「不會演的,越認真,演得越差」
「年紀輕輕紅那麼快,都是戲外下功夫」
「 你們說我拍的電影爛,但觀眾愛看啊,關鍵時候還不是靠我的票房餵飽肚子」
…… …… ……
各種隱喻、諷刺、暗示,各種臺詞梗,能夠感受到不少弦外之音。
娛樂圈那些所謂的幕後破事、人前人後不一致的虛偽真面目被刮擦得一絲不掛。
在一再反轉、反轉之反轉的劇情下,我們看到了現代娛樂圈那些傳得有鼻子有眼的幕後故事:不差錢的投資製片人,比如煤老闆房地產老闆,砸錢請編劇導演搞劇本,劇不驚人誓不休。
捧想捧得美女當女一號,花車馬費請記者當高參、吹捧演技;想讓編劇怎麼編,編劇都得聽他的;不待見誰就讓誰滾蛋,永無出頭日。
於是骯髒資本的裹挾之下:美女委身求全,導演沒了自我,編劇俯首瞎編,爛片王理直氣壯……
為了利益,為了揚名立萬,人性向資本稱臣……
這是這個片子過癮和取巧的地方,說人之想說又不敢說,想演又不敢演,而且是直接登堂入室上了大銀幕;觀眾會覺得很接地氣,諷刺現實入木三分。
影片的另一個線就是這群影人在以真實的兇殺案為藍本醞釀和推演劇本的過程中,發現了這起案情另有案中案。
「煤老闆」為求劇本的爆炸性,乾脆花錢請來了這起兇殺案的辦案警察和帶著鐐銬的真兇,和編劇、導演、場記等人身處一室;巧合的是,案發現場就是這些人所處的別墅內,是被煤老闆花錢盤下來的,而編劇導演場記們事先並不知道,這夠刺激吧。
記住了,這可是在民國,不是不可以發生的!
於是,在案件當事人和編劇們的深挖切磋下,這起震驚全國的殺人碎屍案諸多疑點也被挖了出來,兇手殺人的動機和已公布的大相逕庭……
於是,一邊是對劇本的推演,一邊是對案情的還原,虛實交錯下,真相越來越近。
黑色幽默和諷刺揶揄下,驚悚的案情真相又把觀眾帶入另一個感官體驗中。
這種設置,比較像《三槍拍案驚奇》的兩條腿走路,最後並成一條線;只不過「三槍」弄得牽強支離,而「揚名」搓得比較勻稱。
最後,在案情真相的撞擊下,這幫影人人品爆發,一心向善,正能量滿滿地用電影的方式,把這個案子的真相公之於眾,譜寫了一曲電影人的使命和擔當。
電影可以讓人名利雙收,揚名立萬,也可以讓人性暗和人性善呈於現實;教化和規整,人性得到了拯救,主題得到了升華,《揚名立萬》有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看到這裡,似乎滿篇讚譽,這是佳片無疑?
但這裡要說,離佳片還是有大段距離!
片子為了反轉而反轉的,劇情過度,蒙太奇設置不夠絲滑,感到諸多硬演的痕跡。
為了突出人性複雜善變,也是為了壞而壞、偽善而偽善,但人性由壞變好,又太突然,沒有鋪墊,缺乏說服力。
所謂硬演,又表現在演得不夠,演員動作單一,全程靠不停的臺詞聒噪,你一句我一句,又像是在表演話劇。
所以,看完整部片子,似乎覺得它真是一部頗有水準的電影,尤其是反轉之反轉,搞得觀眾跌宕起伏。
但在看完之後細品之下,用電影自身的那句臺詞來概括比較恰當:你被這幫搞電影的給騙了!
有更多的網友評論更傾向於這部片子取巧於當下流行的網絡推理遊戲「劇本殺」。
劇本殺是一款真正集語音、邏輯推理、社交等多重屬性於一體的社交推理APP。
是線上「謀殺之謎」愛好者的聚集地,玩家可以在軟體中體驗真人角色扮演的樂趣。
劇本殺多是以封閉和半封閉半開放的劇本為主。
封閉的劇本好比爬樓梯,一步步的探索最終獲得事件的真相;開放的劇本就好比尋寶,一絲絲的痕跡與線索拼湊在一起得知最後的事實。
劇本殺分為線上劇本殺和線下劇本殺,線下劇本殺主要為玩家聚集到一起分配角色。
具體玩法就是玩家選擇好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閱讀背景故事和人物劇本,故事開始後先以劇本中的角色自我介紹之後進行討論,進行搜證,出現某些線索(固定或隱藏觸發)來供大家研究,線索可以分成公開或者非公開線索,指證兇手並完成自己的支線任務。
《劇本殺》致力於構築一個整合商家、玩家、作者、劇本發行工作室四方資源,構築起一個擁有海量劇本、優質服務、明星口碑作者的劇本殺社交平臺。為廣大熱愛劇本殺,投身劇本殺行業的年輕人們提供最全面方便的平臺。
除了專門提供給商家的福利以外,《劇本殺》還會為劇本發行工作室提供助力,進行聯合發行或是獨家買斷;為優秀作者提供億元稿費補貼,發掘每一個有夢想的優秀作者;對於玩家更會提供玩本補貼,讓玩家以最優惠的價錢,獲得最優質的體驗。
電影《揚名立萬》劇情設置和推演,和劇本殺的遊戲規則不謀而合,簡直就是電影化了劇本殺,相當於把網路遊戲改編成電影搬上了銀幕。
不得不說,這片子確實很劉循子墨。
只可惜這是一次生硬的劇本殺改編,更像是把劇本殺遊戲搬進了電影院而已,談不上佳片。
因為細敲之下,它的bug實在太多,漏洞百出,距離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還很遠。
有道是:投機取巧入木三分,把玩噱頭有模有樣!
這便是本人對《揚名立萬》盤玩之後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