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華學長(難忘夜大校園生活)
2023-09-10 20:26:33 1
西安 凌華
陽春三月,與好友陳瑋老師散步,順著新建的2.5環,從東儀路經明德門段唐城牆遺址公園向東行,不知不覺就到了長安路。望著熟悉而又陌生的陝西師範大學的校門,情不自禁回憶起三十年前難忘的夜大校園生活。
1990年元月初,招工考試總分排在三位大專生之後名列第四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東儀廠,分配到一車間,成為一名裝配鉗工,工作在淨化廠房裡,環境既清淨又舒適,穿著淨化服裝,細緻的裝配著軍品的產品部件,閒暇時間撰寫廣播稿,籌劃設計黑板報,積極搞好車間的宣傳,組織團支部工作,時常換來小小的獎品,這不失為一種享受。
我那天真無瑕的學生生涯,似乎就此與之訣別了,可是心裡總是不忍,在家人和車間胡國柱主任以及武西安、馬蔭智等好些師傅的關心鼓勵下,抓緊不多的三個月的時間備考。拼搏了一番,中技文化程度(初中畢業就讀技工學校)的我如願以償的考取了所夢寐以求的陝西師範大學夜大學,又可以繼續起我那美妙的校園生活,心裡真是舒暢極了。
久聞陝師大藏書豐富,這下可算躍身於書的海洋之中。最初幾次抓空跑趟圖書館,然而每每借書不爽,三個證未借到一本書,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打算借的書名書號查了一大堆,仍然束之高閣。屢屢滿懷希望而去,卻總是悻悻然而歸,習以為常了,三年時間還有機會。後來學業和工作一忙,也就沒有再去過了。
三年裡每個星期一和星期四安排有課,下午有的學期是三節或四節課,晚上是兩節或三節課。遇到下午課結束休息時間稍長一點,在教室裡和老煙莊小學的房六合老師擺開了戰場。場下是朋友,場上死對頭,互不謙讓,各有圍觀者群而攻之,多的一次竟然達到了十一二人。「當頭炮不如炮對炮」,「走馬不及飛象」,「撐士趕不上拐將」。「有朋友幫之」,而且有時肉夾饃,烤紅薯送至,則精神為之一振,勁頭更足,「不亦樂乎」。
課間一般較短,同學便三人一夥,五人一群,紛紛到校外吳家墳自由市場吃點兒東西。記得一次和在惠賓飯店工作的趙昇同學走,「咱們買兩個熱苞谷吃吧。」同行的得知,說「那東西不太乾淨。」「這我明白,但這便宜方便也實惠。」他又說,「吃苞谷棒不好,容易得癌,就是的,而且吃黃苞谷,就容易得黃道癌。」「黃道癌」,我默然不語。我在店面裡還見到這樣三位同學,一個「來碗拉麵,不要香菜」,一個「來盤炒麵,不吃雞蛋」,一個「來碗涼皮,不放豆芽」。端上桌時卻絕對不會遞錯,看來都是常客。
轉轉書店,看看有無中意的書,也別具情趣。學校附近書店真多,西邊兒有兩處,北邊兒則更多些。回回纏綿書中,留戀忘返,有一次還遲到了幾分鐘。當買到本《朱自清抒情散文》,高興至極,裡面有許多令自己贊服的篇章,像那「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上」。可惜,常讀好書,卻總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來。進廠之後,在工作之餘寫廣播稿,都是優秀通訊員,偶爾還有對外報導。而今,卻寫少了,有人說是越學越回來了,實際上是我對自己稿件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了。
不但自己買書,車間的同事和朋友經常讓幫助看看有無他們所需的書。恰逢成人高考又至,好友吳龍當年再考,無《時政》著急,在這裡順便給買下,解決了不少難題。電視連續劇《圍城》已經播放三次,同學讓幫買這本書。跑遍各店,總算在書攤上買到。然而沒過幾天,同學便笑著責怪,書中重複了八十多頁不說,又直接從280頁跳到了313頁。看來買書得多加注意了。
可是樂於助人之心不改。九十年代初,購買臺灣蔡志忠漫畫書成風。車間齊世華、張和祥師傅列出數種書名,我也積極給予查詢,先後代買了《史記》《莊子說》《論語》等。一次要買《六朝怪談》,因書店中關於此類書的種類眾多,令人眼花繚亂,加之購買者同樣擁擠不堪,能夠湊進去已是很不容易,卻是見「六」就買,結果慌亂之中,買回本《六組壇經》。待發現再去更換時,此書銷售一空。得!自己留著用!
我們的校園生活裡,有著我們自由成長的空氣,適宜我們身心更好地發展。每個星期有兩天課,想到可以多學習一些文學寫作知識,想到可以和新認識的朋友們一起度過,比起在工廠裡那頗為單調的八小時,不知多有趣。
趣哉,夜大校園生活,難忘,夜大校園生活。
2022年3月18日
於東儀臨雨軒
作者簡介:凌華,喜歡閱讀各類書籍,愛好詩歌、小說、散文。就職於國營企業,多家報刊的通訊員,文章經常發表在各大報刊雜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