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輪迴交替什麼意思(日月輪迴交替不理朝夕什麼意思)
2023-09-15 18:45:43
易經解釋自然的規律
「天生四時,地生萬物」。日月輪迴,周而復始,形成地球上晝夜交替、四季輪迴的自然規律。地球上的萬物無不遵循著這個自然周期規律生死存亡、興衰與共。雖然萬物之間的各自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長短各不相同,生命的形態與運動方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遵循著「春生、夏長、秋熟、冬亡」這一自然四季規律的軌跡,都會經歷這四個大的生命階段,日日更新,月月交替,年年輪迴,亙古不變。
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認識到了這一自然規律,因此,就從中悟出了集智慧之大成的《周易》理論。它從日月陰陽、四季輪迴的自然規律中,領悟到宇宙萬物起源、變化、發展的整個過程,並抽象成陰陽五行說、四季八卦論,以此來推演類比宇宙萬物的整個生命歷程。並指出陰陽運動、四季輪迴規律是宇宙萬物的普通規律。即所謂「陰陽者,天下之大理也;四時者,天下之大徑也」。也就是說,宇宙萬物都有陰陽兩方面的特性,並在這兩方面特性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動下向前發展演變,其演變發展的過程都要經過「起始、壯大、高潮、死亡」這四大階段,這四大階段正如「春生、夏長、秋成、冬亡」自然四季規律一樣。這就是日月交替、四季輪迴昭示給人類及萬物簡單而深刻的宇宙自然規律。這就是從宇宙天體運動規律總結抽象出來的天法、天規、天理、天道。古語說:「春生、夏長、秋成、冬藏,此天道之大徑也」。因此,周易來源於日月四季,說的也是日月四季規律,只是後來它把這些抽象化了,神秘化了。
1、陰陽實際上就是冷熱寒暑的抽象。《周易》中的陰陽是總領全部理論的兩個核心概念,用這個字來象徵說明宇宙萬物本質特性,並以此來分類。這是非常智慧的。「一陰一陽謂之道也」。《內經》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自然界的萬物都因時因地或陰或陽,而且還在因時因地互轉化、相輔相成,這就是陰陽變化的規律。而這陰陽一開始就是日月,所謂「易」就是日月也,日月交替,周而復始,產生冷熱寒暑變化,進而產生四季冷暖,進而產生自然萬物。管子曰:「陽之道,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易經裡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個兩儀一開始就是子夜、午晝,夏至、冬至來表示的。
科學告訴我們,宇宙的膨脹與毀滅實際上就是冷熱能量的轉變,宇宙的生命歷程就是由極熱到極冷的一個演變過程,而且宇宙萬物的生命都是冷熱能量的變化過程。溫度就是衡量冷熱能量的一個標誌。所以,《周易》的陰陽觀念一開始就與宇宙冷熱能量相吻合了,所以,《周易》一開始就觸及到的宇宙的深處,觸及到了宇宙的起始點上了。所以《周易》的空想就變得如此的偉大,讓人驚嘆不已,高深莫測。
2、八卦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自然規律。八卦是《周易》中最重要的循環周期理論之一,八卦理論是怎麼來的呢?它是陰陽演變來的。《周易》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寒暑生成四象,四象就是四季,四季生出八卦。所以這句話明確說出了陰陽四季八卦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說明了八卦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周期的派生出來的,也就是把四季的又分成了八個季節,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後來的二十四節氣就是八個季節的三倍分法,把季節的轉折點都分了出來。因此,八卦實際上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自然規律。只是伏羲為了類比自然萬物就把用「乾、兌、離、震、巽、坎、垠、坤」這八個字來代表四季八段,以此來類比自然萬物,這樣一來八卦理論就抽象化了,就脫胎出四季八段而變成了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思辯理論了,也同時也變成了高深莫測的玄學理論了,但八卦理論又總是脫離不了春夏秋冬自然四季這一時間周期。看過《周易》中著名的「河圖」的人都知道,春夏秋冬自然四季仍然是八卦必不可少的時間周期。
3、五行就是自然四季周期裡萬物形態。五行說原來與《周易》原本是兩種不同的理論學說,後來到了戰國時期,這兩種理論逐步融為一體,形成「陰陽五行說」,五行說成為了《周易》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用來闡述宇宙萬物的起源與發展。「天有四季時空周期,地有萬物變化形態」。五行說有三層意思:一是宇宙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組成的;二是這五種自然物質之間是相互運動、相互轉化的;三是自然萬物的變化形態基本上都是這五種形態。五行的變化離不開自然四季周期或時空,而《周易》講的又正是自然四季周期或時空,缺少物質的內容,所以這兩種學說正好相互補充,自然而然也就融合在一起了,所以《內經》說:「是故陰陽五行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根本也。」
《周易》理論中的陰陽四季五行八卦,實際上就是關於宇宙時空周期、宇宙萬物形態變化以及兩者關係的抽象化概述,並用它來預測宇宙萬物的未來。《周易》中明確講道:「古者包犧氏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段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是把《周易》給抽象化、概括化、理論化了。就象偉大科學家牛頓一樣,從果園樹上蘋果落地這一生活中的現象,從「蘋果落地說」中悟出、抽象出偉大的「萬有引力」學說一樣。《周易》也是一樣,也是從日月、四季、五行萬物中悟出來的,並沒有什麼神秘之處,正如孔子說的「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周易》是思想者真正的空想出來的理論,可惜的是它沒有成為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的源頭,卻成為起卦算命、宿命輪迴、空想巧辯的巫術鼻祖。古人把《周易》神秘化、巫術化可以理解,因為那時科學還不發達。如今的普通人把《周易》看得高深莫測也可以理解,因為畢竟現在的普通人還是喜歡學習當今的科學知識,但是如果當今的專家學者再把《周易》說的那麼高深莫測、那麼神秘玄乎,那麼就純屬於騙吃騙喝的把戲了。
...試問世間誰最久,昨日黃花離枝頭是什麼意思?
日月輪迴,春秋交替,天地悠悠,雲悠悠水也悠悠……
在這悠悠歲月交替輪迴的人世間,誰能長久呢?沒有!君不見,昨日的黃花又凋落了嗎?
時光會帶有一切。
日月循環周而復始什麼意思?
1、日月循環:每一天每一月不停的運動變化。
讀音:rì yuè xún huán
舉例:失去了自信與對未來的想像,才真正是日月循環的折磨。
2、周而復始:一圈又一圈的輪轉。形容不斷循環。
讀音:zhōu ér fù shǐ
舉例:時光總是日復一日,寂寞總是周而復始。
近義詞
循環往復
讀音:xún huán wǎng fù
意思:指事物周而復始地反覆出現或進行。也作「循環反覆」。
出處:唐·李華《祭亡友故揚州功曹蕭公文》:循環往復;何日亡此。
例句: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要經過由認識到實踐,從實踐到認識的多次循環往復才能最後完成。
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時光如梭,不停息,山山水水過春秋。
有一句更好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光每天都一樣,可歲月可以精彩。
好好過每一天。乖!
日月雙輪轉春秋,天地雲水去悠悠,試問世間誰最久,昨日黃花離枝頭是什麼意...
日月輪迴,春秋交替,天地悠悠,雲悠悠水也悠悠……
在這悠悠歲月交替輪迴的人世間,誰能長久呢?沒有!君不見,昨日的黃花又凋落了嗎?
時光會帶有一切。
日月輪迴,世事悠悠總皆然什麼意思?
日代表白天,月代表黑夜。輪迴是指循環交替流轉。日月輪迴就是白天黑夜不斷交替,指時間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