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歷史典故(中華成語故事大義滅親)
2023-09-16 03:14:26 1
「大義滅親」是指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使之受到應得的懲罰。原指為君臣大義而斷絕父子的私情,現指為維護正義而不顧親屬間的私情。出自《左傳·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溯 源꧁꧂
春秋前期,衛國莊公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名姬完,次子名姬晉,三子名州籲。由於莊公最寵愛州籲,經常縱容他,使他養成了殘忍暴戾的性格,成為國家的大害。當時的衛國有一位老臣石碏(què),為人耿直,體恤百姓疾苦。但他的兒子石厚,與州籲交好,經常與州籲出去遊玩,為非作歹,百姓深受其害。
莊公去世後,長子姬完繼位,稱衛桓公。衛桓公生性軟弱,國政日衰,石碏(què)見他是「扶不起的阿鬥」,便奏請告老還鄉,不參與朝政。此時,州籲更加橫行霸道,他見哥哥軟弱無能,就聽取了石厚的計策,迫害衛桓公,自己奪位。
百姓早已深受州籲、石厚之害,對他害兄篡位的行為更是不齒。州籲、石厚為了制服國人,立威鄰國,就大徵青壯年,並賄賂魯、陳、蔡、宋等國一起去攻打鄭國,弄得勞民傷財。當時國人對州籲、石厚早有怨言,為了平復百姓的怨言,石厚又出計謀說:「我的父親石碏(què)一直深受人民愛戴,如果能請他出來主政,一定能平復民怨。」
於是,州籲就派大臣帶著厚重的禮物去請石碏(què),而石碏(què)早想為民除害。石碏(què)想了一計,推說自己病重,要求石厚親自回家請。當石厚向他問計時,他假意獻計說,新主剛剛即位,如果能得到周王朝君主的賜封,國人一定服帖。現在陳國國君忠順於周王,周王很賞識他,你應該和新主一同去陳國,請陳桓公向周王說情,周王便會見之。石厚十分高興,便備厚禮赴陳,求陳向周王通融。
石碏(què)看見石厚已經中計,在他們趕去陳國後,石碏(què)立刻割破手指,寫下血書,派人先送到陳國。血書上寫道:「我們衛國民不聊生,雖然是州籲的錯,但我逆子石厚也是助紂為虐,罪惡深重。這兩人不除,衛國百姓難活。我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了。現如今此二人驅車前往貴國,其實是我的計謀。望貴國將二賊處死,此實乃衛國之大幸!」陳國大夫子針,與石碏(què)交情甚深,看見石碏(què)的血書,就奏請陳桓公。於是,陳桓公就命人將州籲、石厚抓住,正要斬首,群臣奏請說:「石厚是石碏(què)的親生兒子,我們應該慎重行事,不如請衛國自己來問罪。」
獳 [nòu]羊肩親自去執行命令
石碏(què)知道州籲、石厚被抓後,他一方面急忙派人去邢國接姬晉(州籲之兄)繼位(即衛宣公)。另一方面急忙請大臣討論州呼的罪行。眾臣都說:「州籲是這個事件的罪魁禍首應該被殺,但是石厚是從犯可以免死罪。」石碏(què)知道大家是顧及石厚是自己兒子的事情,對石厚的罪行有所寬緩。於是他正色說道:「州籲的罪行都是我那不肖子釀成的,從輕發落他,難道要讓我徇私枉情,拋棄大義嗎?」於是,石碏(què)就派自己的家臣獳 [nòu]羊肩親自去執行命令。獳 [nòu]羊肩到陳國後,見到石厚,石厚說:「我是該殺。但我是衛國人,請將我囚回衛國,見我父親後再死。」獳 [nòu]羊肩說:「我奉你父親的命令誅逆子,想見你父親,我把你的頭帶回去見吧!」說完後,將石厚就地正法。
石碏大義滅親
石碏(què)為國大義滅親的事,拯救了衛國的老百姓,被老百姓傳頌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