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秦始皇陵墓最新研究成果(秦始皇直道遺蹟的探索)

2023-09-16 23:56:53 5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專政,嚴厲打擊沒落奴隸主貴族的復闢活動和匈奴奴隸主貴族的侵擾。他為了對付這兩個方面的敵人,曾經採取了各種有效的措施,得到預期的效果。大力加強交通道路的建設,使一旦有了軍事行動,不致貽誤戎機,就是各種措施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時所建設的交通道路有馳道和直道。馳道是以國都鹹陽(今陝西鹹陽市東)為中心,通向全國各個重要地區,尤其是六國的古都,這是為了打擊沒落奴隸主貴族的復闢活動。當然,隨著馳道的暢通,經濟文化都相應地得到發展。直道和馳道不同,它只有一條,是由雲陽縣的甘泉山通到九原郡。雲陽縣在今陝西淳化縣北,距鹹陽不遠;九原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正在陰山山脈的南麓,南北遙遙相對,所以稱為直道。直道的修築則是為了打擊、阻遏匈奴奴隸主貴族的向南侵擾。本文只就有關直道的問題加以論述。

一、直道修築的戰略意義

匈奴是興起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遊牧於陰山山脈的南北。遠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它的奴隸主貴族就經常向南進攻,秦國和以東的趙、燕諸國都飽受侵略,尤其是秦國所受的危害更為劇烈。匈奴控制的地區,南邊達到朝那、膚施一線,朝那和膚施都是秦國北邊的縣城。朝那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膚施在今陝西榆林縣南魚河堡附近。這就是說,匈奴的勢力已經擴張到今陝西隴東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端。這不僅使秦國北邊受到巨大威脅,就是國都所在地的鹹陽也經常感到不安。據後來漢朝初年的人們說,匈奴控制的朝那、膚施一線以北各地,距長安最近的只有七百裡(約合今五百餘裡)。匈奴奴隸主貴族如果發動侵略,它的輕裝騎兵一日一夜就可達到長安城下【《漢書·婁敬傳》】。長安和鹹陽只隔著一條渭水,可以想見當時鹹陽所受到的威脅是何等的嚴重。

匈奴向來是從事遊牧生涯的。遊牧地區多良馬,匈奴人善於騎馬射箭,所以匈奴的騎兵是相當強大的。騎兵的特徵是行軍便捷,來去迅速。而匈奴人在作戰中,有利時都爭著向前,失敗後卻又不以退走為羞恥。秦國則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諸侯之國,論起馬匹來就先輸一著。在受到匈奴奴隸主貴族的侵略時,不要說人民被屠殺,財產被掠奪,就是農田的禾苗被匈奴騎兵踐踏,也是一場難於補救的災難。

秦始皇以前的秦國,對於匈奴奴隸主貴族不斷的侵略,一般採取消極的防禦戰略,甚至發動廣大勞動人民從事長城的修築。雖然花費這樣大的力量,由於戰略是消極的防禦,並沒有能夠完全阻遏匈奴奴隸主貴族的侵略。朝野上下和廣大人民都希望有一種新的力量來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是扭轉這種局面的契機。就在完成統一事業的第五年,秦始皇派遣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徵,把匈奴驅逐到陰山山脈以北。秦軍渡過黃河,控制了陰山山脈上的高闕要塞(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北),並在新得到的土地上建立了三十四座縣城(一說是四十四座)。由內地遷徙人民到這些新縣,從事種植。為了管理這些新縣,還另設了一個九原郡(郡治在今包頭市西)。

匈奴奴隸主貴族侵略成性,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失敗而放棄向南侵略的意圖。秦始皇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底蘊,所以除設置郡縣,遷徙人口等項措施外,還在陰山山脈上修築了長城【《史記·匈奴傳》】。那裡本有趙國長城的舊址,加工繕修是比較容易的。這時又修築長城是不是意味著仍然繼續採取消極防禦的戰略?不是的。秦始皇對匈奴的戰略不是消極防禦,而是積極防禦,而是積極防禦。「消極防禦實際上是假防禦,只有積極防禦才是真防禦,才是為了反攻和進攻的防禦。」【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直道的修築就是具體的說明。直道修築於驅逐匈奴後第二年【《史記·秦始皇本紀》】,全長一千八百裡(約合今一千四百餘裡)【《史記·蒙恬傳》】,是當時由鹹陽至九原郡的最為捷近的道路。如果匈奴奴隸主貴族膽敢再次發動侵略,秦王朝的援兵就可由鹹陽循著直道直抵九原郡,登上陰山山脈,打擊匈奴奴隸主貴族的侵略。

二、直道的起點

直道為什麼由雲陽開始而不起自鹹陽?這是因為雲陽縣北甘泉山上有座林光宮【《三輔黃圖·秦宮》】,秦始皇經常到那裡去。雲陽縣距鹹陽本來不遠,其間道路良好,來往方便【《雍錄·龍樓馳道》:「漢甘泉宮去長安三百裡,而馳道亦綿亙其間。」】,直道以雲陽為起點,實際和起自鹹陽是一樣的。

西漢時在林光宮旁另建起一座甘泉宮【《雍錄·甘泉宮》】。甘泉宮的擴大就把林光宮包括在裡面,林光宮的名稱因而就被湮沒了。甘泉宮的得名就是由於位於甘泉山上的緣故。當地山高氣爽,是一個避暑的勝地。但這裡絕不是由於能夠避暑才受到秦始皇的重視。遠在戰國時期,甘泉和谷口(今陝西涇陽縣西北),就已被人們稱道為險要的地方,起著屏蔽鹹陽的作用。秦始皇經常住在甘泉山上,並不只是為了避暑,而是有意在那裡坐鎮,阻遏來自北方的侵略。

無論是林光宮還是甘泉宮,時過境遷,都早已圮毀。就是那個雲陽縣,後來也一再輾轉改置,到現在連縣名都移到今涇陽縣境,成為雲陽鎮。故宮雖已圮毀,遺址卻宛然猶在。今淳化縣北四十裡梁武帝村就是遺址的所在地。村名為什麼叫做梁武帝?當地人見告:甘泉宮遺址旁曾經建立過一座漢武帝廟,今廟宇早已不存,傳說漢武帝夏季曾在這裡乘涼,故村名便訛為梁武帝。由於水土流失嚴重,今梁武帝村東西皆有深溝,由北邊山麓起向南展開。村西離溝半裡,村東離溝二裡多。遺址夾在兩溝之間,南至四裡外的程家堡村,北到梁武帝村北約一畛地。這裡的田地中一片瓦礫,密布地面,較地中禾苗還稠密。據說掘地數尺,都是瓦礫層,間有出土宮瓦和瓦當。宮瓦寬大,瓦上有流水紋。瓦當上「長生未央」等字,猶清晰可見。還出土有帶秀麗花紋的方磚。就在梁武帝村北路邊土堰旁,尚有斜露出頭的殘瓦水管,據說還有五角形水管,和漢長安城附近掘出的水管規模相同。這個遺址引人注目的除過遍地瓦礫外,還有兩個高土臺,由淳化縣城北行,上原後就可遠遠望見。西邊一個,當地人叫做承水臺,東邊一個叫做望母臺,據說漢昭帝曾在此遙望埋葬他母親的墳墓,故得名。望母臺東北還有一個稍低的土臺,叫做亮馬臺。按照漢代記載,甘泉宮中有通天台,高三十丈【《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漢舊儀》】,當是當地人所稱的承水臺。今承水臺猶高十米。今望母臺南有石柱礎一個,直徑一米,高一米餘,並有石豬一頭,刻工相當古樸。土臺之西兩叉溝間有城牆遺址,由梁武帝村北到城前頭村,斷斷續續,直至七裡外的蔣家山。梁武帝村和城前頭村之間為深溝衝斷,隔溝猶可見故城矗立於對岸溝邊。這些遺址和遺物都可證明當地就是秦林光宮和漢甘泉宮的故地所在。

林光宮在甘泉山南坡,甘泉山諸峰就矗立在宮北,其中較高的一峰,現在叫做好花圪墶,距遺址十五裡。好花圪墶海拔1808.9米,由圪墶下面路旁算起,實高四十米,則路旁的海拔數應為1768.9米。而梁武帝村東南二裡處的海拔為1276米,相差只492.9米。由梁武帝村北行,一面慢坡,就可到好花圪墶之下。登好花圪墶下望,梁武帝村的遺址一目了然,那兩個土臺看得更為清晰。直道就是由這條慢坡北行,到好花圪墶之下,繞好花圪墶東北行去。整條直道,除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內一段外,皆輾轉在山頭嶺上。但由林光宮北行,卻不存在怎樣才能登上高嶺的問題。因為這一面慢坡,相當迂緩,說不上陡峻,當地牛車緩緩行來,也不顯得有何吃力。

三、子午嶺南段上的直道及其遺蹟

直道主要經過的地方,有一半在子午嶺上。子午嶺位於陝北與隴東之間,作南北走向,為涇、洛兩河的分水嶺。它北起陝西的吳旗和志丹兩縣,南至銅川、耀縣、淳化、旬邑諸縣市。東有甘泉、富縣、黃陵、宜君諸縣的西半部,西有甘肅的華池、慶陽、合水、正寧諸縣的大部或小部。子午嶺可分為南北兩段:北段為黃土梁狀丘陵,南段為土石山區。北段多已開墾為農田,南段大部遍布灌木叢林。南北兩段之間大致可以甘肅華池縣東南的東華池附近作為分界線。在華池縣東境的一部分則另叫做老爺嶺。南北兩段共長三百餘裡,東西寬處由數裡到數十裡不等。

直道由林光宮開始,就進到甘泉山。甘泉山為子午嶺南端的一個支嶺,也就是說,直道離林光宮後就進到子午嶺,再循嶺北行。在直道修成將近百年的時候,西漢的大史學家司馬遷曾從頭到尾走過一次,但在《史記》有關的紀傳中,也只記載了它的起訖的地點,不夠具體。關於子午嶺南段直道的具體段落記載,始見於唐代。據那時的記載,直道在襄樂縣東八十裡子午山上【《元和郡縣誌·寧州》】。襄樂縣就是現在寧縣襄樂鎮。襄樂鎮東邊八十裡正是艾蒿店和五裡墩之間那一段的子午嶺,那裡直道的遺蹟還一直保存到現在。後來到清代,有關的地方志也有一些零星記載,如正寧縣東雕嶺關所在的子午嶺也有直道遺蹟【乾隆《正寧縣誌》卷三】。而富縣還有一條叫做聖人條的道路,據康熙《鄜州志》說是從山嶺上修成的大道,可並行二、三輛車【康熙《鄜州志》卷一】。至於在哪一條山嶺上修的,沒有說明白。不過卻有一段解釋,說這條道路從西塞外來,經慶陽入富縣境,至西安嵯峨山下,這顯然指的是子午嶺上的直道。今富縣西的子午嶺,只有興隆關至土橋之間三十裡上下的一段,現在還可以在這裡尋見直道的遺蹟。

根據康熙《鄜州志》的記載,這條道路不僅是直道的遺蹟,而且當時還通行使用。乾隆《正寧縣誌》也有同樣的記載,說是「此路一往康莊,修整之則可通車轍。明時以其直抵銀夏,故商賈經行。今則塘訊廢弛,通衢化為榛莽」【乾隆《正寧縣誌》卷二】。正寧劉家店子林區工人見告:聽前輩老人說過,這條道路直向西北,通到定邊,平常驢馱馬載,絡繹不絕。旬邑石門關的同志見告:據當地人們記憶,距今數十年前,由石門關至馬攔河的一段子午嶺的主脈風子梁,正是關中棉花向北運輸的道路。每當運花季節,梁上路旁的灌木枝上,粘花帶絮,一路皆白。解放戰爭前,石門關就是陝甘寧邊區的一部分,為儲糧倉庫所在地。風子梁更成為轉運糧草的大路。這些事實都說明,直道在秦始皇修築以後,歷代的人們還曾斷斷續續加以使用,因而使它的遺蹟可以保留下來。

根據在正寧縣劉家店子以北的黑馬灣、野狐崾峴【音yǎo xiàn,是在兩側山丘降雨徑流長期作用下,山凹處不斷受侵蝕而形成的一種地形。】、南店梁子和旬邑縣雕嶺關南北兩端以及合水縣間水坡嶺和黃草崾峴之間等處具體丈量的結果,這幾個地方的直道遺蹟都是寬四、五米。這和康熙《鄜州志》所說的可並行二、三輛車的話是相符合的。由劉家店子至間水坡嶺直線距離將及二百裡。在這二百裡之間,幾段直道遺蹟都是四、五米寬,這不能不引人注意。如上所說,直道在秦始皇修築之後,歷代曾斷斷續續通行使用,但大規模修復的工作,卻並未見於記載。二百裡之間,不同段落的道路寬度都是一樣的,如果說不是原來興修時的舊規模,那是講不通的。

這幾段道路不僅寬度相同,其它也有相似之處。以路面來說,都是呈現凹形,近兩邊路旁的土坎處轉高,愈至路中心就愈為低下。這是路旁土坎淪土,而路中心原來行走的人較多的緣故。由於久無行人,路面都掩蓋著枯草,踏到上面,感到十分鬆軟。有的段落,灌木叢生,須撥開樹枝,彎腰側身,才能向前稍走幾步。有的灌木粗到一把上下。

現在由林光宮遺址向北循子午嶺主脈直到東華池附近,皆仍有路可通。劉家店子以北,林區有簡易公路。艾蒿店以南有幾段尚未貫通。艾蒿店以北,到東華池西南的黃草崾峴,皆可行車,有的地方還可以通行卡車。可是新修的簡易公路一般是和舊路平行,並未佔用舊路路基。但也並非絕對如此。有些險峻的地方,舊路、新路實際是合在一起的。譬如林光宮的好花圪墶和其南的一個高地之間的一段深壕,當地人叫做鬼門口,石門關所在地那個埡口,以及雕嶺關那個緊轉彎和崾峴,不論舊路、新路、人行道、車行道都非從那裡經過不可。因為兩旁不是高山,便是深谷,沒有選擇的餘地。為什麼現在簡易公路沒有完全佔用原來的直道遺蹟?這當然是因為原來直道的彎度不能符合公路的要求;直道路基的低下和遺蹟上叢生的灌木,也都使利用舊路改建公路時感到困難。加以山嶺上一般比較平整,另修公路是較易為力的。

前面說過,子午嶺上這段直道遺蹟能夠保留到現在,是由於歷代斷斷續續通行使用的結果。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當地的灌木叢生,植被茂密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因素。當林光宮始建的時候,山是以甘泉為名,泉甘土溼,自然林木繁盛,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避暑的勝地。西漢末年,揚雄撰《甘泉賦》,於篇末特別稱道當地的各種樹木,不是沒有原因的。現在的淳化縣城始建於北宋初年。在建城時,當地還是「山林深僻」【宋敏求《長安志·雲陽》】。但到後來,林木剪伐殆盡,植被大量破壞,林光宮東西都已成了深溝,附近直道遺蹟的衝毀、堙塞也成了必然的結果。不過馬攔河以北卻不是如此。由於植被到現在還是十分茂密,直道遺蹟也就能夠保持原樣。但間水坡嶺和黃草崾峴之間的一段直道遺蹟,由於接近一個向上伸延的溝頭,因而就被流水衝壞了。

三、子午嶺北段上的直道及其遺蹟

直道在經過了間水坡梁和黃草崾峴以後,並不是和現在林區簡易公路那樣下到鳳川河畔再東北到東華池,而是由黃草崾峴北隨著子午嶺主脈轉向西北,經過桃花莊,由麻子崾峴和爪子崾峴繞過大鳳川河源頭。據唐代初年記載,慶州華池縣西四十五裡子午山有秦時的故道【《史記·匈奴傳·正義》引《括地誌》】。唐華池縣就是現在華池縣的東華池鎮。由東華池往西四十五裡,正是麻子崾峴附近。這說明直道在這裡並不是像現在的簡易公路那樣順著鳳川河向東北行的。

子午嶺主脈繞過大鳳川源頭後,再繞過城壕川(柔遠川的支流,而柔遠川又為馬蓮河的支流)就改稱老爺嶺。老爺嶺一直趨向西北,在吳堡川(洛河的支流)源頭,華池縣紫坊畔公社西北改稱黑老虎嶺。黑老虎嶺並不很長,再向西北,到定邊縣張崾峴公社,才又有一段稱為鑽天嶺。除此之外,隨處異名,都是以梁相稱,不再使用嶺的名稱。子午嶺的名稱既不再使用,一般也就不把這一段算在子午嶺數裡。但主脈依然存在,仍是洛河與涇河的分水嶺,直至定邊縣南境,始到平地。

就在這條子午嶺北段的主脈之上,現在絕大部分還有道路可通。也有一些段落未見道路。如吳旗縣西南,洛河支流三道川源頭和華池縣北,元城川支流懷安溝源頭之間一小段,今圖上未標出道路。不過這一小段只有三裡,山頭嶺上不僅平坦,而且還比較廣闊,看來原來是有道路的。在華池縣老爺嶺林場附近的老爺嶺上,像子午嶺南段那樣,也有一段簡易公路。而定邊縣南的張崾峴公社,北至定邊縣城,則早有公路通行了。

這條子午嶺北段上的道路應該就是直道的舊路,這樣說有下面幾條理由:

(一)

前面提到的唐初記載所說的華池縣西四十五裡子午山上的直道就是第一個證據。既然那裡有直道的遺蹟,就說明了直道依然是循著子午嶺的主脈向西北進展的。

(二)

在這裡流入葫蘆河。葫蘆河有兩個源頭,一是二將川,另一是荔原堡川。由二將川再經過白豹川,可到吳旗縣南的金湯鎮,由荔原堡川再經過樊川可到金湯南面的旦八寨。這裡就是宋代和西夏的戰地,當然也是通往洛河流域的大路。是不是直道也可以由這幾條河谷北行?不是的。因為唐代記載東華池西那段子午嶺上直道的遺蹟,就可完全否定這樣的推測。為什麼直道不由這些地方下山?因為直道的修築正是要避免洛河河谷曲折和橫越陝北的橫山山脈。因此,華池縣的紫坊畔和定邊縣的鐵角城等地附近,後來,雖都有由子午嶺下到洛河河谷的道路,可是直道仍然不會中途下山的。不僅直道在中途不會下子午嶺,而且就在子午嶺上也是循著主脈輾轉前進,而不隨著附近川道採取捷路。在東華池附近的現在公路,是由黃草崾峴下到鳳川河,經過東華池,再溯二將川達到老爺嶺林場。但直道卻不是這樣,它是循著子午嶺主脈繞過鳳川河和二將川。路雖然遠些,卻沒有上山下川那樣一番麻煩。既是這樣,就可以附帶說明一個問題:二將川的山莊公社附近有一條大路嶺,向北直到紫坊畔公社,是不是這條大路嶺就是直道的遺蹟?不是的。因為這條大路嶺長不過二十裡,如果是直道,就要由子午嶺主脈下到二將川,然後再上到子午嶺主脈,那就更加困難。這條大路嶺上的大路可能是北宋和西夏在長期戰爭中形成的,與直道無關。

(三)

既然直道是循著子午嶺主脈北上的,為什麼現在子午嶺北段的直道遺蹟卻是那樣的稀少?這是另有一番道理的。前面已經說過,子午嶺北段與南段不同。南段是土石山區,而北段卻是黃土梁狀丘陵。面段迄今還是灌木叢生,植被茂密;而北段卻已大量開墾,成為農田,而且愈到山頂嶺頭,開墾就愈為普遍(這是因為山頂嶺頭有不少地方較為平坦的緣故)。登上二將川西那段子午嶺制高點遠望,南北的不同情景立即映入眼帘。南段嶺上居民點相當稀少,北段村落較為稠密,也顯示出林區和農區的不同。嶺上土地成片開墾成農田,勢必使直道遺蹟受到摧毀。林木既被剪伐,水土流失也隨著日趨嚴重,原有路基即使不被開墾,也難免為流水衝塌。

這裡應該涉及戰國時期秦國的長城越過子午嶺的地方以及它和直道交叉處的所在,來說明子午嶺北段上的直道路程。戰國時期,秦國所修的長城是由隴西經北地到上郡【《史記·匈奴傳》】。用現在的地理來說,是由甘肅的洮河中遊,經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再經隴東慶陽地區而至陝西北部黃河岸上。這樣就一定要經過子午嶺。在什麼地方經過子午嶺?這要看看接近子午嶺東西兩側的長城所在地。根據唐代記載,秦長城在馬領縣西北一百二十六裡【《元和郡縣圖志·慶州》】。唐馬領縣今為慶陽縣西北馬領鎮。所說的秦長城實際在今環縣北三裡【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慶陽府》】。今環縣城東北三十裡有長城原,當是秦長城經過的地方【《宋會要·兵卷、方域卷》《宋史·郭逵傳》】。子午嶺東秦長城經過的地方,在北宋時稱為長城嶺,乃是北宋長期防禦西夏進攻的要地。長城嶺橫峙在延安、志丹諸縣之北【康熙《陝西通志·保安縣誌略》:「縣城北上十八峁梁,有營盤峁、大墩梁,東西相望,故壘屹然。又北為長城嶺路,由秦王井經河北九驛,至古靈州懷遠鎮七百裡,小範老子所以防西夏也。」】。吳旗縣南五裡洛河東有一道城牆嶺。城牆嶺當是長城嶺的異名。明代防邊,除築邊牆外,並在險要地方設有許多墩堡。在走馬城附近就有一個萬裡長城墩【張雨《邊政考》卷二】。墩叫做萬裡長城,說明是在萬裡長城之上。明代的長城叫做邊牆,不叫長城。這萬裡長城墩所在地的長城,自是秦時的故城。走馬城在吳旗縣西南三十裡。走馬城距環縣長城原直線距離七十裡,則越過子午嶺上的秦長城當在這七十裡之內。現在這裡的子午嶺主脈上確有一段殘存的長城,西起環縣的營盤山,東止吳旗縣的城牆村。營盤山距長城原僅二十裡,城牆村在走馬城東南三十裡。營盤山西北四裡就是鐵角城,明代於鐵角城和走馬城設防【張雨《邊政考》卷二】,但未聞在這裡修築邊牆。這段長城應該是秦長城的殘跡。或者有人要說,秦長城的殘跡怎麼能保存到現在?這不奇怪。在甘肅臨洮縣境的秦長城有些段落依然屹立【顧頡剛《史林雜識·甘肅秦長城遺蹟》】,志丹縣北的秦長城故壘東西相望【《保安縣誌略》上】。這裡能有秦長城遺址也不是例外的事情。

這段殘存的秦長城共長六十裡。在子午嶺主脈上的有四十裡。因為西端自白澗西南就趨向營盤山,東端由梨樹掌轉趨城牆村,而營盤山和城牆村都已離開了子午嶺的主脈。既然子午嶺主脈之上有長城,而長城之下是應該有道路的。這樣的道路也就是後來的直道。雖然現在這裡的道路已經稍稍離開山頭嶺上,卻不能由現在經過變遷的情況,而說這裡的子午嶺主脈原來就沒有道路。

總起來說,直道就是象上面所說的那樣,循著子午嶺的主脈,由淳化縣北一直達到定邊縣南。可是這樣就引起一個問題:既然直道是由雲陽通到九原,則循著子午嶺主脈經過定邊縣南,豈不是繞了一個大圈子?這怎能夠說是直道?其實直道雖有「直通之」【《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意思,但在這一千八百裡的長途中,一定要像古代詩人所說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小雅·谷風之什·大東》】的規模,那是不會有的。

秦始皇之所以選擇這樣繞個圈子的山路,是有他的道理的。古代人們經過較長時期的體驗,選擇山路不免有些跋涉,可是到了山頂之後,循著主脈,卻是一條坦途。較之山下穿行河谷要方便些【王夫之在《書經稗疏》卷二論述《禹貢》的導山,就曾對這點作了發揮。他說:「夫『導』者,有事之辭,水流而禹行之,雲『導』可也;山峙而不行,奚雲『導』哉!然則導者,為之道也,洪水被野,草木暢茂,下者沮洳瀦停,軌跡不通,禹乃循山之麓,因其高燥,刊木治道,以通行旅,『刊旅』之雲,正導之謂也。」】。秦始皇正是接受了以前和當時人們的經驗,才選擇這條道路的。何況子午嶺的南北兩端都已接近平地,還不至於上山下山的跋涉。到了子午嶺上,雖然群峰起伏,主脈卻並沒有忽高忽低的現象,其實這樣行山路的道理現在也還是得到運用的。就以子午嶺周圍的地區來說,現在公路固多行於河谷之中,但離開何谷,行於原上也還不少。在現在看來,由關中到包頭經過陝北還是比較捷近些。但這樣卻不免要經過一些河谷。在以前,不要說更遠的秦王朝,就是和西夏相持的北宋,也認為這樣的河谷是畏途。再說,秦始皇修築直道,是出於軍事目的,若行軍於河谷之中,迂迴曲折,難免貽誤軍機。山路雖遠,卻較平夷,易趨於事功。北方遊牧民族向南進攻,卻多喜由川道【道光《榆林府志》卷四〇引馬文升《請選差主事赴榆揀選官軍》說:「沿邊一帶山坡重複,崖澗深陡,賊馬之來,必由大川而行,宋人御夏,俱於川口修築城堡。乞尋故跡,相度形勢,及時修補。」這雖然是明人論述宋明兩代軍事問題,其實秦漢時期匈奴向南進攻,也是如此。】。如果守軍由山上趨下,選擇有利地形,阻攔截擊,是易於取勝的。這正是秦始皇採用積極防禦戰略的表現。由這幾點說來,直道循著子午嶺北段向西北行去,到了盡頭,再趨向北邊的九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而不是在那裡迂迴曲折多繞路途。

四、鄂爾多斯草原的直道及其遺蹟

直道在定邊縣南離開子午嶺地區,進入陝北黃土高原,再往北去,就到了鄂爾多斯草原。鄂爾多斯草原位於陰山山脈下黃河之南,在秦王朝時期叫做河南地。當時的九原郡的治所雖在黃河北岸,它的轄區實際包括鄂爾多斯草原。現在鄂爾多斯草原有相當多的地方都已變成沙漠。可是遠在秦王朝時期,卻不是如此。當時新設的三十四個縣(或四十四個縣),有的就設在這裡的草原上。

鄂爾多斯草原和子午嶺上不同。這裡沒有高山,卻散布著丘陵臺地。直道經過這裡,還是要有一番「塹山堙谷」的工程。子午嶺上的直道遺蹟斷斷續續湮沒不少,由於子午嶺主脈並未有所改易,直道路線還可藉以探索。鄂爾多斯草原上的丘陵臺地到處散布,又雜以大小不等的淖爾沼澤,欲在其間探尋直道的路線及遺蹟,實非易事。

雖然如此,卻也並非了無蹤跡。近年,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就在這方面取得了成績,發現了一段遺蹟。遺蹟位於東勝城【今伊克昭盟東勝縣】西南九十裡的地方,在漫賴公社海子灣大隊以東的二頃半生產隊南約二百米的地方。遺蹟的兩端早已斷切下陷,殘留可見的長度僅有百米左右,路面殘寬二十二米左右。路基斷面暴露極為明顯,現高1米至1.5米左右,為當地紅沙巖土填築。遺蹟北部的山崗豁口是人工開鑿的。自這個豁口臨高北望,可接連望見三個山崗豁口。在遺蹟殘段南望,也可見到一個山崗豁口,四個豁口遙遙相對,連成一線,在丘陵起伏的黃土高原上,確實感到遇山鑿山,遇溝填溝的「塹山堙谷,直通之」的狀況。

這雖然是一個孤立的遺蹟,但從下面幾個理由來觀察,可以認為是直道的一段。

根據前面的論述,直道在定邊縣南下了子午嶺主脈,而九原郡的治所則在包頭市的西南。由定邊縣南到包頭市西南引一條直線,以之為依據,來探尋直道的遺蹟,相差當不甚多。當然在相當長的距離中,道路不會象直線那樣筆直前進。但行人走路,總是會想方設法,尋求兩地之間的最近距離,也就是說期望能夠接近象直線所標示的那條路線,愈接近,自然愈便捷。而海子灣發現遺蹟的地方就在這樣一條直線的東面,粗略估計,偏東只不過數十裡。

在這條直道的兩旁,雖無險峻的高山,卻散布著許多淖爾沼澤,秦王朝時是否就是這樣,不可具知。漢代記載,在這河南地區域裡,有金連鹽澤和青鹽澤【漢書·地理志】。青鹽澤可能就是現在杭錦旗北部的鹽海子,蒙名胡落莽淖,迄今仍產青鹽,結晶顆粒較大,為伊盟的主要產鹽地。這個鹽海子實際很大,由於大部乾涸,現在看來很小。現在鄂爾多斯草原的湖泊以東勝縣西南的巴汗淖和合同察汗淖為最大,鹽海子還要差一點。其形成時期似不能晚於鹽海子。這兩個湖泊雖大,湖水卻是帶苦味的。當時沒有見於記載,可能是這個緣故。如果這樣的推測不錯,則東勝縣西南在秦王朝時就是有湖泊分布的。直道在這裡經過,是會繞道而行的。這就使海子灣的古路作為直道遺蹟更有可能。

一般道路的修築是和附近的城池有聯繫的。新築的道路往往遷就舊有的城池,而新建的城池也往往遷就於已有的道路。秦始皇取得河南地後,設了幾十個縣城,不能說直道和這些縣城都沒有一點關係。可惜這些縣城的具體數目尚難肯定,具體所在地也不易逐一查清。但是在海子灣遺蹟的附近還是有古城發現的。由遺蹟北行八裡處,在山崗豁口旁,有一古城遺址,出土大量陶片箭頭,其附近還曾發現漢墓。推斷這是漢代城塞遺址。再北約二十裡處,就是城梁村。此地在東勝縣西北七十裡,在村南高地上也有一古城遺址。城為方形,東西長約四百八十米。城內多粗細紋陶片,瓦很大,瓦當有些為半圓形,有回紋花紋。在城北土坡下,以前曾發現過銅鏃和陶管,可能也是一座漢代古城遺址。由此再往北去,就可直達黃河南岸昭君墳附近。那裡在包頭市西南,渡過黃河後,就是九原郡治所在地。在昭君墳附近又有一漢城遺址。由海子灣向南,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附近還有一漢代遺址。由昭君墳至紅慶河,南北長約二百裡左右的道路旁,竟有四座古城遺址,又都在上面所說的由定邊至包頭市那條直線的旁邊,而這段道路又有二十二米左右的寬度,也非一般的道路所可及,說它是直道的遺蹟,諒不為過。這二十二米左右的寬度,遠遠超過了子午嶺主脈上那段路基,可能是因為已在草原之上,不受山嶺限制的緣故。

東勝縣和城梁村附近的地形也可以作為說明的佐證。城梁村是東勝縣最高的地方,由城梁村向南向北也都是很高的,南北連結成了一條梁的形狀。這段古路就在這一帶的梁上。在高陡的梁上修路,取其較為平坦易行,這和子午嶺主脈上那段直道的修築道理相同。就在今日,鄂爾多斯草原的公路也多半是在梁上通過。如東勝至鄂託克旗和東勝至準格爾旗的公路,就都是通過由東向西的黃土梁上。如果路在梁下,那是會到處遇到無法通過的深溝的。

由紅慶河往西南到定邊縣南,可能是要經過烏審旗之北的。這一段沙磧連綿,小道綜錯,欲求得遺蹟確實所在,還得繼續從事考古工作。

五、直道的修成及其所起的作用

從上文論述中,大致可以勾畫出直道全線的路線:由陝西淳化縣北梁武帝村秦林光宮遺址北行,至子午嶺,上循它的主脈北行,直到定邊縣南,再由此東北行,進入鄂爾多斯草原,過烏審旗北,經東勝縣西南,在昭君墳附近渡過黃河,達到包頭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一半路程修築在山頭嶺上,一半路程修築在平原草地。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兩千多年前就能創修這樣巨大的工程,不能不說是歷史上的奇蹟!直道的修築始於秦始皇的三十五年,到三十七年九月以前,秦始皇死後的韞涼車就由直道回到鹹陽。僅僅在這兩年半中,包括選線、施工等項工程在內,就全程通車。這固然是秦始皇毅力的表現,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就在現在,登上子午嶺主脈路旁的制高點,極目遠望,但見群峰起伏,如條條遊龍,分趨各方,蒼翠松柏與雲霞相映;主峰曲折,走向何處,往往不易辨別。兩千年前,由甘泉山下,直到子午嶺巔,一片森林,鬱鬱蒼蒼,較今更為繁盛茂密。是怎樣通過這樣幾百裡長的山嶺找出一條達到千裡以外的陰山山脈之下的近路,實屬不可思議的事情。若非勞動人民輾轉出入其間,恐雖有秦始皇的毅力也難克奏膚功!子午嶺頭的問題固然是如此複雜,鄂爾多斯草原也並非就是單純。「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光,不只是南北朝時詩人斛律金個人的感覺,到現在還是這樣。在秦始皇時也更應該如此。當匈奴人長期盤踞之後,秦王朝的勞動人民初至新地,一年內外的光景,就要辨明山川曲折、地形高下,也不是易於致力的事情。就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施工,而且得到成功,這正是勞動人民智慧的表現。選線如此,施工更難。不要說別的工程,就是以當時的施工技術,在遍地森林的子午嶺端,剪除叢生在路基上的樹木,也非易事!「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這就是一個具體的證明。西漢中葉,司馬遷從頭到尾走過這條直道,但他卻指責秦始皇說,「塹山堙谷」「固輕百姓力矣」!顯然司馬遷並沒有認識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條真理的偉大意義。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法家的一位傑出代表。法家是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他和賣國主義的儒家根本不同。他不能坐視剛剛完成統一大業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再受匈奴奴隸主貴族的侵擾,他也不能坐視北邊廣大人民繼續遭到匈奴奴隸主貴族掠奪殺害。他不僅阻遏住匈奴騎兵的南下,而且進行了反擊,把匈奴奴隸主貴族驅逐到陰山山脈以北。為了繼續對匈奴奴隸主進行打擊,直道的修築是完全必要的,而且也是及時的。這一切都完全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修築這麼一條巨大工程的道路,「塹山堙谷」是免不了的,但不能因此而輕易指責秦始皇是輕百姓力的。

直道的修築固然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然以不足三年的時間得以告厥成功,也說明了秦始皇所領導的中央集權的政府具有巨大的力量,所以才能組織這樣多的人力和籌集相應的物力投入施工,使這樣巨大的工程能夠早日完工。

直道修成後,秦始皇已經身死。又過了三年,農民起義,推翻了秦王朝。遠在北邊的匈奴奴隸主貴族又逐漸向南侵徙,到了朝那、膚施一線的舊疆界。直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易起到應有的作用。但是由西漢初年事態的發展看來,它並不是沒有作用的。經過幾年楚漢戰爭後建立的漢王朝,人力物力都遠不能和秦始皇時相比擬。而殘破的關中,人口更顯得稀少,因此新建立的漢王朝對於匈奴不是沒有顧慮的。說也奇怪,當時匈奴奴隸主貴族向南侵擾的重心,並不是在關中以北,而是在勾注山和常山以北各處。常山就是恆山,它和勾注山東西相連,橫峙在今山西北部。就是當時西漢和匈奴間最大戰役也發生在平城,而平城則在今大同市附近,也屬於恆山以北的地區,距關中更遠。不過,這是由於駐守在太行山東西的韓王信、陳豨、盧綰的先後叛漢,和匈奴奴隸主貴族遙相勾結的緣故,並非匈奴奴隸主貴族無意侵擾關中。

匈奴奴隸主貴族試探向關中侵擾,是在文帝的時候。前後一共有兩次,一次是在上郡,一次大入蕭關,經過彭陽,候騎到了雍縣和甘泉。上郡治所就在膚施。蕭關在朝那之西,也就是在今寧夏固原縣南。彭陽縣在今甘肅西峰鎮西南。雍縣為今陝西鳳翔,而甘泉就是直道南端的起點。這兩次侵略中,進入上郡的一次,只是緣邊騷擾的性質,還不算十分嚴重。至於大入蕭關,直抵甘泉山下,那就不同了。既然匈奴奴隸主有意窺伺甘泉,為什麼不從直道南下,而卻遠遠繞到六盤山下?這不能不是一個問題。再說在子午嶺一段直路的東西,是洛河河谷和馬蓮河河谷。遊牧民族向南進攻,一般都是喜歡取路於河谷的。就在西漢初年,洛河河谷和馬蓮河河谷,都沒有受到騷擾,這又是什麼緣故?推究實際,正是子午嶺上添了一條直道的影響,使匈奴奴隸主貴族不敢輕易在這些地方試探。他們也知道如果冒昧由這些地方入侵,則由子午嶺上下來的守軍,一定會使他到受到攔腰截擊,片甲不歸。不僅他們不敢在這裡試探,他們雖暫時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把它當作巢穴。那時候,匈奴奴隸主貴族之一右賢王曾一度入居河南地,不久又復撤走,也是這樣的緣故。如果在那裡長期盤踞,漢兵由直道出擊,就會受到嚴厲的打擊。可以說,西漢初期,在和匈奴繼續對峙的形勢中,關中地區所受的侵攏不如北邊其他地區嚴重,正是由於直道起了一定作用。

西漢初期,賈誼寫了一篇《過秦論》,對秦始皇作了錯誤的批判。但說到秦始皇北逐匈奴,也不能不說:由於秦始皇這一功績,「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輝煌的功績,是淹沒不了的。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