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麝月名字的由來 麝月與賈寶玉的關係
2023-09-21 07:13:10 2
麝月與襲人、晴雯都是賈寶玉身邊的大丫頭,文中說麝月「公然又是一個襲人」,脾氣秉性都與襲人相似。同時她還有晴雯的潑辣活潑的一面,可以說是兼具晴雯襲人之美。但是這樣一個角色,其實在《紅樓夢》整個故事中,仿佛是襲人的一個影子,並不為人所熟知。若不是脂硯齋對她的批註,想來大家定會錯過這個女子。
我們看麝月,只覺她名字實在出奇。《玉臺新詠》雲「金星與婺女爭華,麝月共嫦娥竟爽」,麝月之名大概便來自於此。同時在書中在第二十三回中,寶玉四時即事詩中的《夏夜即事》中有:「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雲品御香。」在第七十八回的《芙蓉誄》中,有「鏡分鸞別,愁開麝月之奩;梳化龍飛,哀折檀雲之齒」。麝月與檀雲相對,麝月指得是鏡子,而檀雲指得是檀木做的梳子。麝月的名字,其實含有鏡子的一絲,這就非常值得人深究了。因為《紅樓夢》別名又叫《風月寶鑑》,照盡的是紅樓眾人的命運波折。而麝月名為鏡子,只這一點就說明了,麝月在書中絕不僅僅起到一個大丫鬟的作用。風月寶鑑有正反兩面,脂硯曾舉「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夢裡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13回「賈天祥正照風月鑑」直指賈府之衰,賈瑞死是賈府敗的徵兆,可卿死是影射風月繁華惡兆。而麝月作為鏡子,是不是也同風月寶鑑一樣呢?通讀《紅樓夢》,你會發現,事實好像確實如此。麝月雖然在文中,一直都很低調,並不像襲人那般,引人注目。但是她卻是一直存在的,是陪在賈寶玉身邊的最後一人,一直陪著賈寶玉紅樓夢盡。麝月如鏡子般,安靜的呆在一旁,卻忠實的映照著賈府的衰敗。麝月在前八十回中皆是正面,所以前半部說的是風花雪月,後半部變故迭起,即為反照。
第六十三回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麝月在此抽了一個花籤,荼蔗花——韶華勝極——開到荼蔗花事了。籤上還有一條小註:「在席各飲三杯送春。」此花籤被寶玉看見了,當時就覺著了其中的不妥,連忙將此籤藏了起來。說了聲「咱們且喝酒」,遮掩了過去。為什麼賈寶玉會將此籤藏起來呢?當然是因為這個籤代表的意思,極為不詳,在大家都夜宴飲酒,暢快歡樂的時候,極為不好。
荼蔗花是開的最晚的一株花,當荼蔗花開花後,也就意味著春日將盡,「開到荼蔗花事了」。且不說後來,還有一個小注「在席各飲三杯送春。」已經是明明白白的點出來了。這個花籤不單說春日將盡,同時也暗示「韶華勝極」的賈府,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而由麝月抽到這支花籤,最後也確實是她陪伴賈寶玉走到最後,成為榮府衰亡的最後見證人,和其名字也相互對上了。
脂硯齋批語:「閒上一段女兒口舌,卻寫麝月一人,襲人出嫁之後,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故襲人出嫁後云:」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從這兒我們知道,麝月在襲人離開後,一直陪在寶玉身邊,這就說明了麝月與他人的不同之處了。
有一回襲人、晴雯他們都出去尋熱鬧去了,獨麝月一人留著。寶玉見了便問她為什麼不去玩,麝月說都去玩去了,這兒誰來守著。「寶玉聽了這話,公然又是一個襲人。因笑道:『我在這裡坐著,你放心去罷。』麝月道:『你既在這裡,越發不用去了,咱們兩個說話頑笑豈不好?』寶玉笑道:『咱兩個作什麼呢?怪沒意思的,也罷了,早上你說頭癢,這會子沒什麼事,我替你篦頭罷。』麝月聽了便道:『就是這樣。』說著,將文具鏡匣搬來,卸去釵釧,打開頭髮,寶玉拿了篦子替他一一的梳篦。只篦了三五下,只見晴雯忙忙走進來取錢。一見了他兩個,便冷笑道:『哦,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寶玉笑道:『你來,我也替你篦一篦。』晴雯道:『我沒那麼大福。』說著,拿了錢,便摔帘子出去了。」上頭,是古代女子婚假習俗,這兒晴雯說「交杯盞」和「上頭」,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暗示麝月最後給了寶玉。這也就是為什麼襲人走後,讓寶玉將晴雯留下的原因。除了麝月穩重外,大概還有這麼一層關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