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起村前所見七絕四首(曉光村曉)
2023-09-21 20:35:21 1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示了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樺甸市樺郊鄉曉光村榜上有名,吉林地區僅此一村擬入選。因為「獨一無二」,曉光村的榮耀迅即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個昔日的「空心村」究竟是如何實現完美蛻變的?鄉村遊奏響振興曲,如何才能做活「遊」的文章?在深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下,曉光村鄉村遊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創新啟迪?為了解碼上述系列疑問,記者走進曉光村展開調查。
強化組織力量
推動人才振興
曉光村位於樺甸市區南4公裡處,幅員2.3平方公裡,轄3個自然屯,全村共有202戶822人,其中98%為朝鮮族人口。曉光村堅持黨建引領,針對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實際,設立了黨員紅色驛站,加強與村裡外出打工黨員聯繫,通過對村民開展免費培訓、為返鄉創業者爭取小額擔保貸款等做法,掀起了一輪返鄉創業浪潮。
2017年,曉光家庭種植農場創立,流轉水田220公頃,建成綠色水稻種植基地,年產水稻1500噸,吸納當地和周邊村民就業70餘人。2018年,返鄉創業村民投資700萬元,建設了民俗村朝鮮族特色飯店,飯店建築採用朝鮮族青瓦白牆山頂式建築風格,已成為村裡地標性建築。
「十三五」期間,樺甸市著力推動鄉村振興示範帶、黨建引領示範帶和鄉村旅遊示範帶建設,曉光村恰位於「三帶」融合的關鍵位置。當地黨委積極對村班子成員開展教育培訓,向村裡增派第一書記,強化「黨建 保存」工作,大大增強了曉光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幹事創業本領。
為解決村內人才缺失問題,曉光村黨組織主動出擊,開啟引才引智計劃:2019年12月,與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建立校地合作關係,建設政產學研基地,利用高校的人才資源和智力成果,深入挖掘和激發曉光村生態、民俗等綜合資源潛力,打造鄉裡農創園「農業 朝鮮族文化 旅遊」模式,推動曉光村鄉村旅遊轉型升級邁上新臺階。
擴大招商引資
促進產業興旺
曾經,曉光村與其他朝鮮族村相似,大多數村民都到韓國打工,成為「空心村」。從實際出發,曉光村提出利用現有村民閒置房屋打造「產權不變,聯合開發,共同受益」的民宿經營思路。2018年,當地政府打造3家朝鮮族特色民宿,起到引領示範作用,帶動村民打造民宿的積極性。如今,曉光村已形成民宿一條街,現有民宿8戶,能同時容納60人-70人住宿,目前月接待遊客量約1000人,收入達4萬餘元。
與此同時,曉光村積極謀劃冰雪項目,發展冰雪經濟。他們引入滔博雪上樂園公司投資500萬元打造民俗村雪鄉,建設了遊樂型滑雪場、雪滑梯等各類設施。去年年底,雪鄉對外營業,開展雪圈兒、雪爬犁、雪摩託等娛樂項目。
布局長遠,曉光村還引入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50億元建設蘇密白樺小鎮項目,主要建設別具特色的關東風情和朝鮮族風情酒店民宿群、發別河沿岸商業街,打造蘇密白樺文旅綜合體。該項目目前正在推進土地徵收,已流轉土地約100公頃。
堅持文旅融合
激活文化引擎
曉光村歷史輝煌,村名「曉光」由周恩來總理命名,早在1958年就曾被國務院授予「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為記錄和傳承曉光村輝煌歷史和民族文化,該村於2018年建成曉光朝鮮族民俗博物館。館內陳設分「民俗民風」「歷史沿革」「輝煌成就」三大板塊,既是曉光村輝煌歷史鄉愁鄉情的記憶,也是樺甸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的縮影,夯實了曉光村鄉村旅遊的文化基礎和人文積澱。
曉光村在深入挖掘自身歷史文化內涵的同時,注重不斷增加民族元素,在保留村落原始風貌的基礎上,村內設立木製的長丞、鞦韆、跳板等朝鮮族標誌物,定期舉辦辣白菜文化節,現場展示辣白菜、打糕等朝鮮族美食製作工藝,讓民族、民俗風情更加濃鬱。辣白菜文化節現已成為整個樺甸市朝鮮族民眾的節日盛典,每屆活動現場觀眾均在2000人以上,有效帶動曉光村旅遊宣傳和產品銷售。
推動生態宜居
助力鄉村旅遊
曉光村位於樺甸市蘇密溝景區沿線,沿途有白樺林、友誼花海、楓雪谷、紅葉長廊等多處景點,自然風光優美,「十三五」期間被樺甸市列入重點打造線路。曉光村搶抓政策機遇,深入落實全域旅遊發展新要求,把握時機、主動作為,多次召開村支委會和黨員大會,決心將本村打造成旅遊配套服務功能區。他們積極向上爭取建設資金累計超過2500萬元,先後打造了產品展銷區、景點展示區、旅遊接待中心等,推動鄉村旅遊產業逐漸成型、不斷發展。預計今年遊客量可突破15萬人次。
近年來,曉光村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格外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按照「建設綠美曉光」的空間規劃和園藝設計,植樹、栽花、種草,持續增加綠地面積,打造花園式村落,營造出「房前屋後有花草,門前泉水長流淌」的景象。他們主動出擊,聯合友誼花海和出彩農業,成功打造出一條「鄉村遊 工業遊」旅遊線路,讓遊客在欣賞鄉村田園風光的同時,可以零距離感受樺甸特色農產品魅力。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李婷 丁美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