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兒童童話故事
2023-09-10 04:34:40
童話故事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狐狸在一隻緊鎖著的雞籠子旁邊轉來轉去,卻怎麼也下不了手。
於是,他就對雞籠子裡的雞說:「我告訴你們吧,昨天我無意中聽到了你們主人夫婦商量說,『明天去買幾袋配合飼料來,早點兒把這窩雞給餵肥了,也好趕上中秋節孩子回家時殺了吃!』所以,你們別以為主人餵你們好食料就是對你們好,趕緊趁他們打開籠子時,趁餵食或放風的機會逃掉吧,否則的話,到時候你們一個個都得死!」
幾天後,果然有幾隻小雞聽信了狐狸的話。趁主人放他們出去時,竟一去不回,天黑後躲進了半山腰的草叢裡,準備在外邊過夜了。卻不料,那裡正好是狐狸的家門口。半夜裡,他們就成了狐狸的口中餐。
---啟示---
儘管潛在的風險是大家公認的,但如果危言聳聽的警示來自於你的敵人時,那就要考量一下,他的「好心」會不會還要兇險還要快。
《爸爸不是大熊貓》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小山羊、小豬和小熊貓到森林公園裡去玩。
小熊貓給小夥伴們表演爬樹,可一不小心,從樹上摔了下來,受傷了。
「小豬,你去通知小熊貓的爸爸,叫他趕快到森林醫院來。」小山羊遇事冷靜,鎮定自若地安排小豬去通知小熊貓的家長,然後自己背著小熊貓去了森林醫院。
小豬雖然常常和小熊貓在一起玩,但他卻認識小熊貓的爸爸,想問,可小山羊已經背著小熊貓跑得無影(yǐnɡ)無蹤(zōnɡ)。
小豬想,我的爸爸是大豬,小山羊的爸爸是大山羊,那麼小熊貓的爸爸應該就是大熊貓。小豬來到大熊貓的竹林公寓(yù),大聲說道:「大熊貓先生,不好了,你兒子受傷了。現在,小山羊已經送他去了森林醫院,你快點去吧!」
大熊貓的兒子一早出去,到現在還沒回來。聽小豬這麼一說,大熊貓嚇壞了,趕緊和小豬趕到森林醫院。
「大熊貓不是我爸爸。」小熊貓見來的不是自己的爸爸,很失望。
「他也不是我的兒子。小豬,我的兒子在哪兒呢?」大熊貓感到莫名其妙,以為自己的兒子在其他診室。
「小豬,也就是我,我的爸爸是大豬;小山羊的爸爸是大山羊;那麼小熊貓的爸爸應該就是大熊貓。這有什麼不對呀?」小豬搬出自己那套理論。
「可我們長得並不像,一眼就能看出來。」大熊貓和小熊貓異口同聲地說道。
小豬一看,大熊貓長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而小熊貓沒有圓圓的臉頰(jiá),也沒有大大的黑眼圈,更沒有胖嘟嘟的身體。的確,他倆長得一點兒也不像。
「這是怎麼回事呢?」小豬疑惑地撓(náo)著腦袋。
這時,門診室外出現了一大一小的兩個身軀。原來,大熊貓的兒子和小熊貓的爸爸聞訊趕來了,他們自我介紹起來:
「我叫小大熊貓,是大熊貓爸爸的兒子。」
「我叫九節狼,又叫紅熊貓、小貓熊,是小熊貓的爸爸。」
「原來,小熊貓的爸爸不是大熊貓!」看著長得很像的兩對父子,小豬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