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西虹市首富電影評價(如何評價電影西虹市首富)
2023-09-09 14:04:15 2
01
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上映第一天票房就破了2億。
整部電影講的其實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叫做」有錢你就會幸福嗎?「
主人公一開始是一個落魄的丙級球隊的守門員。
卻在陰差陽錯之間獲得了他二爺遺留下的財產。
同時,他被告知必須要在30天內花光10億,才能夠真正繼承他二爺,一個保險大亨的300億的遺產。
有不懷好意的基金管理人,想要用美色誘惑他下水。因為只要他幹了違法的事情,這300億的管理權就會歸這些基金管理人所有。
比起這場鬧劇,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這部戲所體現出的人和錢的關係。
在這部戲裡,人和錢的關係至少分為五個層次。你可以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02
第一層:為錢所困,活的卑微。
大多數普通人,可能都屬於這一類。
我們會為了省幾塊錢去攢優惠券,為了等電商大促而雙11通宵血拼。
就像有一篇文章《摧毀一個中年人有多容易》裡的一句話:
「因為他們要平衡父母妻小,平衡領導客戶,平衡收入支出。更要平衡情緒,藏好憤懣、疲倦,只剩臉上的一抹微笑。」
沈騰在拼命撒錢的過程當中,很多普通人通過他的錢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裡面有保安隊長,有保潔阿姨,還有一些特別不靠譜的發明家。
在電影裡有一個腦洞很大的發明了陸地遊泳器的發明家,他就屬於這一類。
他們不是沒有追求,沒有夢想。而是限於生活的瑣碎事務,無法抽身。
行為經濟學著作《稀缺》指出」那些長期陷入貧窮的人,即使給他們一筆錢,他們的運用方式也會導致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破產,從而長期陷入貧困。「
窮人會為了應付當下的困局,而預支未來的發展。
窮人會為了應付當下的問題,而讓自己一直窮忙。
就像,劇中還出現了一個靠碰瓷為生的角色。
要拿自己的命換錢,還能活得再卑微一點嗎?
03
第二層:為了金錢,出賣自己的靈魂。
女主角的前男朋友,常遠飾演的「柳建南」就是屬於這一類的。
一開始出場的時候,是作為教育家、演講家出現的,要辦兩場「金錢不是萬能的」演講。
但是沈騰用兩提20萬現金包場演講之後,馬上被」王多魚「的闊氣所吸引。
為了1個月10萬的收入,轉行當了園丁,而且變著法子的向老闆」王多魚「拍馬屁。
再後來,九孔所飾演的基金管理人找上他,用數百萬重金 美女拉攏他,很快就被拉下水。
為的就是在遊戲結束之前,能夠給沈騰飾演的王多魚埋下一顆定時炸彈,讓他輸了整個遊戲。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真的需要小心了。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種人。
他們有可能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卻無法掩蓋他們滿身的銅臭味。
對於這些人而言,現在他們還沒有出賣你,只不過是因為對手給的價還不夠高。
甚至於最後他還幹出了綁架女主角的事出來。
嘴上滿嘴仁義道德,心裡想的卻只有一件事「錢」。
04
第三層:一夜暴富,迷失自我。
王多魚在為了賺錢餬口,當過人體模特,還踢過女足……
天降橫財之後的沈騰,從一開始的走不動道,到花錢花的特別開心。
但是,在幾萬平米的城堡裡,他睡得並不好。
惡夢醒來,不安、焦慮的情緒幾乎讓他快要崩潰。
是不是和《指環王》裡被誘惑的咕嚕一樣,對於他們而言,財富是枷鎖,而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工具。
很多中的人為什麼下場並不好: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2008年,當時只有25歲的湖南小夥陳某在浙江紹興打工,休假逛街的時候他在街邊的投注站隨手買了兩注福利,沒想到居然中了1000萬的大獎。
一夜暴富讓他開始肆意揮霍,買房買車花掉120多萬,做生意投了300萬,看不上老婆與其離婚拿出100萬,賭博一場至少幾十萬。4年過後,2012年8月的時候陳某變得一貧如洗,房子被抵押出去,父親只能住在月租金200元的地下室。
為什麼很多草根創業者可以守住自己創造的財富,而富二代、三代就會難很多。
為什麼古代的開國君主一般比較開明,而到了末代君主一般吏治都很腐敗。
錢也是一種資源,你要有相應的能力去駕馭才不至於迷失自我。
05
第四層:成為專業人士,靠專業能力賺錢
電影裡女主角飾演的會計一職,艾倫飾演的廠州恆太足球隊隊長都屬於這一類。
一般來說,成為專業人士都會有一定職業經歷或者是學歷上的門檻,比如說大公司的會計師要求你是CPA,一些特別厲害的還是CFA。
相應的這些專業崗位的收入也還不錯。
就像廠州恆太隊和大翔隊踢一場友誼賽的價格是1000萬,可以想像球隊隊長一年的收入起碼幾百萬。
當然,這類專業收入還是有一定瓶頸的,他們的收入基數還是相對有限。
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一般很少能超過管理資產的5個點,會計師一般年薪百萬也就是行業裡的翹楚。
和工薪階層比,這份收入算不錯。但是和創造財富的企業家群體比,他們的收入真的還是九牛一毛。
所以,專業人士不少最後還是會走上創業與投資之路。
如果你想要賺更多錢,你就要想辦法影響更多的客戶。
06
第五層次:創立事業,在服務海量用戶的同時,一邊賺錢一邊收穫快樂。
在電影裡,王多魚的二爺達到了這個層次。
對於他而言,財富更多是一個數字,更重要的是通過保險服務幫助到了更多有需要的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積累了超過300億的財富。
其實整部電影背後,有一位公眾知名度不如沈騰的人也實現了這個境界。
他就是開心麻花的董事長張晨。
他的百度百科籤名很有意思,叫做」年收入也突破了1.5億「。
可以看得出來,他很享受賺錢的過程。
開心麻花在過去的13年裡,推出了26部舞臺劇,3部電影,影響了數千萬甚至上億用戶,給大家帶去了開心與快樂。
而且出品了《夏洛特煩惱》、《烏龍山伯爵》、《李茶的姑媽》一系列年輕人喜愛的話劇。
他也成功的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了自己的職業。
靠自己的興趣愛好賺錢,這是多少人年輕時候的夢想呀...
矽谷創投之父,保羅•格雷厄姆在《黑客與畫家》中提到」對於一個快速增長的公司,它必須確保提供的業務(產品、服務)是大多數人想要的「。
如果你知道大家想要什麼服務,而且你可以批量的提供,財富不過是隨之而來的東西。
就像《西紅市首富》這部電影裡有一句話
」錢是王八蛋,我們要尊重夢想!「...
PS:辛苦寫的2400字,覺得有點用的同學,歡迎給個贊支持...
送你一本99頁的《賀嘉演講指南》電子書PDF。
羅罔極
看電影的少年
4,9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這是閆非/彭大魔導演的第二部電影作品。
某種意義上,它也很像是《夏洛特煩惱》的續集。
我們會從中看到,《夏洛特煩惱》許多人物後來的命運走向。
比如——
那年的流氓老大,如今變成開車小弟;那年的吵架情侶,如今變成打架夫妻。
那年的學校慫包,如今變成酒店安保;那年的青少主持,如今變成新聞娛記……
而,除了人物之外,《西虹市首富》延續的還有風格和主題。
《夏洛特煩惱》裡,夏洛穿越回到過去,歷經萬千浮華與空虛後,才發現原來一切只是夢境。
《西虹市首富》的故事設定,雖不是主人公在做夢,卻使觀眾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場夢境之中。
怎麼說?
以下內容含不是很重要的微量劇透
王多魚(沈騰 飾)原為一名足球守門員,技術平庸,生活不幸。
某天,突然冒出來個二爺(李立群 飾),要求王多魚在一個月內,花光十個億。
「窮人逆襲,天降橫財,卻犯愁該如何去花。」
坦白講,趙本山的小品,郭德綱的相聲,都有過類似設定。
這樣的題材,其實並不新鮮,為啥閆非/彭大魔還要用?
因為,他們不僅能戳中觀眾的笑點,更懂得如何貼近人們的內心。
作為一名非土豪階級,誰沒在私底下幻想(YY)過自己發財後的日子?
想起有個朋友,就曾對我說過:
躺床上閉眼,幻想自己買豪車別墅
幻想咋花錢,怎麼當超人,是我現在的一大樂趣
我這個朋友,是公司小職工。
父母離異,沒房沒車,獨自生活。
情場失意,職場無力,身處低谷之中,一眼望不到天空。
說白了,她跟逆襲前的王多魚沒多大區別。
我說的沒多大區別,不僅僅是指境遇,更在於人品。
雖然,王多魚逆襲前,為了賺錢餬口,當過人體模特,做過男體盛,還踢過女足……
但——
當金先生(張晨光 飾)提出要用二十萬,買王多魚三回假球時,王多魚卻言辭謝絕。
就像我那個朋友,最忙的時候一天打三份工。
而當有中年財閥提出,要用數十萬包養她時,她卻言辭謝絕。
王多魚,表面上守的是球線,實際上守的是做人的底線。
跟以往的大陸喜劇一樣,《西虹市首富》也有某些場景,頗像周星馳電影。
比如,最後的點球大戰,任何一個星爺粉絲都能從中看到《少林足球》的影子。
不過,閆非/彭大魔並沒像盧正雨那樣,對星爺進行一比一的高密度模仿。
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對舊的設定進行革新。
《少林足球》的最後一戰,「少林隊」被當成人肉沙包,畫面極為慘烈。
田雞守球前,抱著必死的決心,專門打了個電話,向心愛的姑娘表白。
這時,影片的觀感,已經從搞笑轉變成一種悲壯。
《西虹市首富》不同。
雖然後半段有一幕,王多魚的球隊也被當成人肉沙包,畫面也有些慘烈。
但,影片的觀感,卻並沒脫離出搞笑的主旨。
有名隊員負傷出局,教練馬大翔(魏翔 飾)喊著口號,以悲壯姿態換上替補的球衣。
然而,下一個鏡頭,馬大翔就一腳踩飄,摔了個滑稽的狗吃屎。
你看,主創總能在恰當時機,將觀眾的情緒扭轉成笑意。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沈騰等人拍的是「純粹喜劇」。
我們知道,近年有句很火的話:「好的喜劇,往往有個悲情內核。」
這話雖說得沒錯,可是不知從何時起,某些喜劇人似乎被它給「套住了」。
他們不去認真鑽研該如何逗觀眾笑,而只想著在前半段簡單抖幾個包袱,最後再粗暴來個催人淚下的結局。
諸不知,這樣前後脫節的做法固然省力,實際上卻非常沒勁(具體就不指名批評哪幫子人了)。
在我看來,真正的優質喜劇,在進入悲情之前,應當先以深厚的功低,讓觀眾笑出眼淚才行。
打兩個比方:《大話西遊》和《西遊降魔篇》中,主人公的悲情色彩顯露之前,就先以不少高超的喜劇手法,讓我笑著流一把淚。
在今天這個「後周星馳時代」,我們有多久沒笑出過眼淚了?
我記得上一次,還是看《羞羞的鐵拳》。
我們這個國家現在不缺喜劇,但太缺能讓人笑成傻叉的,真正的喜劇。
《西虹市首富》就是一部能讓人笑成傻叉的,真正的喜劇。
說一個曾經提過的,不會構成劇透的梗——
得到十億後,理髮師問王多魚:
王總
您要求的十億身家的髮型理好了
您看是多了還是少了?
怎麼樣,笑了沒?
沒get到?
沒關係,請看下圖——
(這圖是我原創,最近被好多人挪用)
這個鏡頭,在影片裡僅僅幾秒而已。
然而,看似簡短的過場,卻蘊含如此高深的笑料。
由此可見,對待喜劇,沈騰等人有多用心。
為了能儘量不影響觀影笑果,我這篇就不說太多令人捧腹的段落。
我們來看看,王多魚初領十億現金時的那場戲——
電梯裡,莊強(張一鳴 飾)告訴王多魚:「咱們一會得挺住,千萬不能讓人看扁。」
結果大門一開,兩人瞬間驚得倒在椅子上。
影廳之內,哄堂大笑。
而,走出影廳後,我不禁開始想像:「如果我面前擺著十個億,我會怎麼樣?」
思來想去,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我可能不會比王多魚強多少。」
接受採訪時,沈騰談到自己演戲的過程:
一開門看到十個億,應該怎麼演?
我們沒經歷過,感覺流鼻涕也行,腦出血也行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找了個最合適的表演方法
就是不斷地把各種情緒都演一遍,讓導演去挑
這是特別累人的一個過程
簡而言之,就是不單純按劇本演,而是對著鈔票自由發揮。
這樣拍出來,不僅能產生喜劇笑果,更讓觀眾產生一種「真實感」。
《西虹市首富》就像沈騰等人歷代電影那樣,一如繼往地延續作品的真實感。
我說的真實感,並非是指照搬生活,而是指擅於諷刺人性的醜態。
如果這個醜態,只在普通人身上顯現,那其實沒有太大意思。
沈騰等人最有趣的,不僅僅是黑土豪與屌絲,更在於揭示所謂的精英和知識分子。
《驢得水》那類主打深刻與哲思的作品不必多說,我想用「純粹喜劇」的《夏洛特煩惱》舉一個例子——
袁華,是「西虹市第七中學」的尖子生,獲得過全區作文比賽一等獎。
在夏洛身處兩種不同境遇時,袁華分別為其作了兩首不同的詩:
隻身赴宴雞毛裝,都是同學裝雞毛
英姿颯爽雄雞裝,飛上枝頭蓋鳳凰
看見秋雅穿泳裝,袁華立刻血脈僨張,一有機會就上前撩騷。
乍看起來儀表堂堂,骨子裡卻沒個人樣。
《西虹市首富》的柳建南(常遠 飾),則更寫實。
章文曾寫過一本書,叫《民主不是說著玩的》。
章文還曾發表過一場演講,叫《人權與主權的關係》。
最近幾天,章老師用實際行動,終於向我們證明了:
民主和人權,在他那裡還真就是說著玩的。
正如章老師一樣——
柳建南也寫了一本書,叫《建南教你種道德之花》。
柳建南還發表了一場演講,叫《不做金錢的奴隸》。
王多魚問柳建南,演講門票銷量如何時,柳建南一本正經地回道:
話題太高端
現在人心太浮躁
然而,得知王多魚是億萬富翁,柳老師立馬顯露出醜態。
具體細節,就不多講。
我只能說,這個角色太具預言性質。
衣冠楚楚,社會公知。
為了利慾,背叛女友(章文也有妻子),一頭扎向美女的大胸。
事後還倒打一耙,說別人根本不懂真情。
可恨不可恨?
諷刺不諷刺?
可惜,現實中就是不缺這種道貌岸然的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西虹市首富》極具真實感。
它的情節充滿幻想,卻拒絕構建一個理想的烏託邦。
它表面看起來嬉皮打鬧,卻把槍頭悄悄瞄準了深淵中的人性。
甚至於,堅守底線的主人公都是如此。
影片結尾,王多魚的人生出現一項選擇題:
永遠花不光的錢,與心愛之人的命,孰輕孰重?
面對兩難之事,王多魚開始猶豫。
誠實地講,如果換作是我,也難免會有些猶豫。
先別急著罵。
要知道,王多魚追到心愛之人,憑的不僅僅是個人魅力,更在於砸錢。
滿城放煙花,飛艇貼廣告,請巨星來自己家裡開演唱會……
說白了,王多魚要是沒錢,可能這輩子連心愛之人的邊兒都摸不到。
真實世界,就是如此殘酷,如此不近人情。
那麼,遊走在金錢和底線邊緣之間的王多魚,到底該如何與這複雜的資本世界和諧相處?
影片裡,自有答案。
最後,我想說——
《西虹市首富》堪稱是《夏洛特煩惱》的升級版。
首先,是製作升級。
在前作中,由於製作資金不足,導致涉及到真人明星的角色,只能找模仿秀的演員湊合客串。
山寨好聲音和山寨周杰倫
而這部裡,因為製作資金充裕,索性直接請來一位與周杰倫地位相近的巨星。
你問,請的是誰?
偏不告訴你。
我想說的是,當巨星本人出場時,確實比山寨演員更震撼十倍。
你看,有錢真的很重要。
《西虹市首富》之於《夏洛特煩惱》的另一個升級,就在於它更懂得真實描寫金錢的重要性(尤其結尾後的彩蛋)。
它不一味地主旋律,不非黑即白地批判「金錢泯滅人性」。
它的創作者深知,真正可以泯滅人性的,實際上只有人類自己。
曾經看到一則新聞,1999年12月5日,以石某為首的5名劫匪從鄭州一家銀行搶走208萬元,其它人分到15萬、20萬不等,而剩下的百餘萬贓款都歸石某。
石某利用這百餘萬贓款,購置土地搞起開發,經過16年經營,搖身變成擁有房地產開發、商貿、休閒農莊等多處產業、資產過億的企業家。
網友紛紛表示:事實證明,只要有一百萬啟動資金,你也可以成為億萬富翁。
前幾天朋友聊天也聊到了類似的話題。
A說:王思聰其實很有經濟頭腦,他自己也賺了好多錢。
B說:你也有了那麼多錢,不見得比他賺得少。
本來我對此嗤之以鼻,但《西虹市首富》改變了我的看法。
王多魚瞎幾把投的夕陽產業的股票,竟然一不小心增值賺了1個億;
莊強和大聰明買下的荒廢地皮,竟然一不小心蓋了學區房賺了10個億。
王多魚花1000萬和恆太踢球,竟然一不小心得到了1億元的捐贈。(雖然王多魚拒絕了)
正如王多魚說的,他一個不勞而獲的人,卻擁有了很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
而且他有錢之後隨便瞎幾把投的股票都可以增值,瞎幾把投的項目都可以爆賺,錢像有繁殖能力一樣越用越多,一生一世都用不完。
而人們是怎麼評價他的呢,說他大公無私,沒有給自己留任何房產,而是把錢用在了刀刃上,為夕陽產業和人們的夢想服務,是資本市場的良心,甚至還被授予十大傑出市民的表彰,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一個踢女足、當模特、「賣壽司」、身兼數職、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失敗者,僅僅是因為有了錢就搖身一變人生贏家,呼風喚雨,為所欲為。
太黑暗,太現實,太諷刺,太恐怖。
那些傳達大愛無疆、真愛無價,給人以溫暖、感動、治癒、陽光的愛情片、家庭片往往容易得到高分,因為現實生活已經夠慘了,人們只有在虛構的電影中才能找到一絲安慰。
而《西虹市首富》這種反其道而行之,傳達「有錢可以做想做的事(前提是不違背法律道德)」,書寫血淋淋的現實的電影卻遭到了不少差評,正是因為它戳到了人們的痛處,談到了人們談虎色變的那個字:錢。
不少觀眾不願意面對現實,不願意接受「錢很重要」的事實,於是通過說《西虹市首富》是爛片、給《西虹市首富》打低分來減輕自己的鬱悶和難過,通過貶低《西虹市首富》來襯託自己的清高、不羈、豁達,仿佛在說:我這麼純潔、灑脫、高雅的人怎麼能被金錢左右,《西虹市首富》這種傳達「錢很重要」的電影太低級、太庸俗、太粗鄙、太low,差評!
你以為二十萬才能收買一個足球運動員,然而莊強五百塊就被收買了。
夏竹因為柳建南掙錢就看不起他,卻因為王多魚放煙花、請她看演唱會而感動。放煙花和看演唱會難道不需要花錢嗎?
倘若夏竹真的被綁架,或者生了重病,沒有錢的話不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她等死。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承認「錢很重要」有什麼可恥的呢?有什麼低俗的呢?
你只看到了有錢可以讓最高傲強勢的經理俯首帖耳,可以讓最思想崇高的教育家唯命是從,可以讓股神陪你吃飯,可以讓王力宏去你家開演唱會。
但有錢同樣也可以讓你實現最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可以讓你追到最不可能追到的女生,可以讓你和高不可攀的球隊踢球,可以讓你在親人朋友有生命危險的時候有能力救Ta。
錢是王八蛋,錢也是救命藥。
那些告訴你「錢不重要」「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電影只是毒雞湯,《西虹市首富》這種提倡「錢很重要、有錢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有錢就可以提高實現夢想的機率」、號召大家認真工作努力賺錢的電影不才是正確的價值觀嗎?
電影只是說了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願意接受的真話而已。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掙錢的時候不違背法律道德,花錢的時候也不違背法律道德,就沒有任何問題。
《西虹市首富》太荒誕、太誇張、太無釐頭,而結局又走向了對人性的貼近,顯得有點刻意。
我覺得電影拍到夏竹幻想王多魚來救他,然後現實中王多魚並沒有來的時候就可以結束了,既然要拍得黑暗不如索性黑化到底。
(其實馮小剛拍的《沒完沒了》也探討了類似的問題:9.8萬和女朋友之間哪個更重要。馮小剛是用了整部電影探討這個問題,而《西虹市首富》裡王多魚很快就實現了不贖人到贖人的轉變,態度轉變太快,不太具有說服力。)
錢很重要,但錢並不是最重要的。不過人們常常在犯了錯、追悔莫及的時候才能明白這個道理,比如在錢和人性之間選擇了錢,從而終生活在愧疚與後悔之中,而不是天生就明白這個道理。
但考慮到《西虹市首富》的定位畢竟是喜劇片,又在暑假檔上映,倘若真的安排王多魚不救夏竹,拍這麼一個太黑暗的結局,可能又會影響票房。
在這裡,我做一個過度解讀:
《西虹市首富》為了更高的票房選擇了合家歡路線,選擇了以圓滿的結局收場,而放棄了黑化到底,放棄了拍得更有深度,放棄了更高的影片質量,這不正是「向錢看」的證明嗎,這不是正好點明了電影「錢很重要」的主題嗎?
《西虹市首富》表面上是喜劇片,但內在無比黑暗,戲裡戲外都很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