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安全帽專項整治方案(長沙全面排查在建工地安全帽)
2023-09-09 22:47:54 1
大家早上好,
晨報君給大家介紹我們的新夥伴了。
千商大盤,決戰濱江!
啟迪協信中心15-50平黃金鋪,
據濱江金融CBD腹地,
雙地鐵口、臨名校,
終極百席尊位,
預約盛啟
89855666
女記者用兩頂安全帽相互撞擊,僅一次,其中一頂安全帽就出現了明顯的裂痕。此事經瀟湘晨報報導後,引發了長沙多部門的關注。
昨日,長沙芙蓉區市場監管局對涉事店鋪查處,一門店涉嫌銷售「三無」安全帽,被責令整改並下架封存。長沙市建築工程安全監察站則表示,將對全市在建工地的工人安全帽質量情況進行排查。
4月22日,湘湖五金大市場,被查獲的「三無」安全帽。圖/本報記者
近日,一段「安全帽碰撞測試」視頻引發廣泛關注,記者暗訪長沙各大勞保用品批發市場發現,專供一線工人的黃色安全帽輕薄,最便宜的一頂只要4元,與商家口中「領導戴的玻璃鋼帽」一碰就裂。
記者暗訪安全帽市場:領導用的很結實,工人用的4元包郵,一撞就碎
4月22日,長沙市芙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湘湖五金大市場」內的勞保用品批發店進行執法檢查,一門店因涉嫌銷售「三無」安全帽,被責令整改並下架封存,待送檢結果出來後,再依法依規處理。
針對本報曝光的問題,長沙市建築工程安全監察站將對全市在建工地進行檢查,全面排查一線工人安全帽質量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將依法採取監督措施。
查處涉嫌銷售「三無」安全帽門店
在前期暗訪調查過程中,「湘湖五金大市場」內「消防交通勞保店」銷售劣質的工人安全帽,從外觀看上去粗糙,用手輕輕一按,帽殼發生變形,帽上也沒有國家標準規定的「永久標識」和「產品說明」,疑是「三無」安全帽。
「把安全帽的進貨發票憑據拿出來」「老公管進貨,他出差了」「安全帽上合格證都沒有」「有檢驗報告」「你怎麼證明是這些帽子的報告」……22日下午,芙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湘湖所對前述門店執法檢查時,老闆開始並不配合,反覆稱銷售的安全帽有「檢驗報告」,執法人員現場指出,「部分安全帽沒有任何標識,無生產日期,無廠名廠址,無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涉嫌銷售『三無產品』。」
店內另外一名人員稱,「要查就去查廠家,能生產出來為什麼不能賣?」執法人員做工作,「生產廠家有責任,門店銷售『三無』產品同樣有責任,一經查實各負其責。」該人員表示不服,「這麼個小事來這麼多人」,執法人員教育說,「生命安全無小事,工人戴這樣的帽子,萬一砸到頭怎麼辦?」
執法人員現場責令該店下架問題安全帽,該店老闆最終配合「馬上下架」。湘湖市場監管所所長田兵東說,經查該店涉嫌銷售「三無」安全帽,依法查封後,責令商家儘快提供相關標識、進貨憑據、生產廠家相關資質配合調查後,依法依規處理。同時,會將產品送往權威部門檢驗,一旦有質量問題,根據《產品質量法》處理,絕不姑息。
隨後,田兵東帶隊對「湘湖五金大市場」其餘勞保用品批發店進行檢查。該市場物業經理夏伯貴說,市場方反覆要求商戶規範誠信經營,因門店銷售貨品繁多,日常管理存在困難,一旦發現問題會積極配合職能部門檢查。
各工地開展自查自糾專項整治行動
記者調查發現,位於竹塘西路的「華銀南苑·融域項目」施工現場,有工人戴劣質安全帽,該項目陳姓負責人解釋稱,「因主體完工後,走了一批工人,室內裝飾還在準備階段,陸續新進一批人,還沒有正式交接。問題安全帽可能是之前工地發的,交接完畢後都會統一更換。」
對於這一解釋,長沙市建築工程安全監察站一監督工程師表示「不合理」「他自己找的理由」,因為按照規定,「不管什麼情況,進入工地必須佩戴質量合格的安全帽,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至於是否合格並非看材質,而是看出廠合格證,「如果工地採購的安全帽沒有合格證,沒有生產廠家相關資質資料,採購渠道不正規,就會追查項目方的責任。」
針對本報曝光的安全帽質量問題,長沙市建築工程安全監察站相關領導十分重視,安排監督人員對全市在建工地進行檢查,全面排查一線工人安全帽質量情況。具體要求為:「監督組對報導中提到的前述受監工地進行核查,若屬實立即要求其整改;各監督組到工地檢查時要有針對性地查一查安全帽質量情況,有問題的採取監督措施;通知各項目部立刻開展自查自糾專項整治行動,收集安全帽購買發票、試驗報告、產品合格證、進場驗收記錄(施工、監理、甲方驗收確認),建立發放臺帳。」
連結
合格的安全帽應該具備哪些標準
國家標準「GB2811-2007」規定了職業用安全帽的技術要求、檢驗規則及其標識,適用於工作中通常使用的安全帽。
該標準規定:「每頂安全帽的標識由永久標識和產品說明組成」。其中,刻印、縫製、鉚固標牌、模壓或注塑在帽殼上的永久性標誌必須包括:本標準編號、製造廠名、生產日期、產品名稱及產品的特殊技術性能(如果有);每頂安全帽均要附加一個說明材料,可以使用印刷品、圖冊或耐磨不乾膠貼等形式,提供給最終使用者,必須包括製造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繫資料、適用和不適用場所、適用頭圍的大小、安全帽的報廢判別條件和保質期限及聲明:「安全帽在經受嚴重衝擊後,即使沒有明顯損壞,也必須更換」等共計12條內容。
「脆皮安全帽視頻」當事人已無活可幹?請善待那些為社會吹哨的人幾段 " 脆皮安全帽 " 視頻意外在網絡走紅,並引發公眾對安全帽質量的關注。身處輿論風暴的視頻主人公竇師傅告訴媒體,他原本是在工地打零工," 幹一口吃一口 ",但自從 " 脆皮安全帽 " 視頻廣泛傳播以來,近期卻找不到活幹了。無奈,竇師傅只得先回到農村老家,對今後的生活充滿擔憂。
原來幹得好好的,為什麼現在卻找不到活幹了呢?真的是像那些包工頭所說的 --" 人都找好了,不缺人了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不過是在撒謊。也許之前那些包工頭認為,竇師傅和其他農民工一樣,都是只會幹活不會弄出聲響的老實人,所以他才有活兒幹。現在包工頭們發覺了,原來竇師傅是個不好對付的刺頭。他不但嫌棄劣質安全帽不安全,而且公然地把視頻發到了網上,這麼危險的人物誰還敢請他幹活呢?
之前的 " 脆皮安全帽 " 視頻對這些包工頭們來說,不過是虛驚一場。因為當地監管部門說,他們成立了 6 個檢查組對 50 多個工地進行了突擊檢查,沒有發現不合格的安全帽。竇師傅自己事後也改口說,那個一碰就碎的安全帽並不是工地上的,而是自己買的。這麼說的話,工地和包工頭們倒是像被惡搞或誣告了似的,他們沒有反過來追究竇師傅就已經很仁慈了。至於今後 " 永不敘用 ",自然也理直氣壯得很。誰知道竇師傅這樣的 " 危險人物 ",今後還會爆出什麼樣的料呢?
但是," 脆皮安全帽 " 為什麼會在網絡上引發這麼大的動靜,難道大家都被這位竇師傅忽悠了?媒體的暗訪表明,售假幾元的劣質安全帽在市場上大量存在。如果沒有人買,哪裡會有人賣,市場的邏輯不會騙人。今年 1 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安全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數據顯示,在所抽查的 11 個省市 71 家企業生產的 71 批次安全帽產品中,有 12 批次不符合標準。此前,媒體也報導過工人因佩戴不合格安全帽,在遭遇事故傷害時致死的案例。
可以肯定地說,竇師傅並不是一個信口雌黃、聳人聽聞的人,他在視頻中所揭示、所舉報的安全帽質量問題,是一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真問題。如果沒有竇師傅的這條視頻,也許我們都不會想到,居然有人可以黑心地製造、售賣、購買、使用如此劣質的殺人安全帽。可以說,竇師傅就是那個向社會發出了警報的吹哨人。這條視頻引發了社會對於安全帽質量的關注,甚至獲得了國家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的回應,我們應該感謝這個吹哨人。
然而現實卻是,那個為社會吹哨的人因為他的有價值的舉報行為,反而陷入了失業的困境。這樣的結局,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所應當漠視的。包工頭也好,建築企業也好,即使不去感謝竇師傅的 " 諍言 ",至少也應該一如既往地保證竇師傅就業的權利。
瀟湘晨報評論員周東飛
來源:瀟湘晨報(xxcbwx)記者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