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植物觀察記錄(觀察植物生長的奇妙)
2023-09-12 14:13:17 1
2021年,彭浦新村街道在保德中學推進「追求綠色時尚 共創自然校園」項目,為學生開設自然環保課程。如今,環保課程「培育」出了不少環保好苗子,欣怡就是其中的代表。
環保意識的萌芽
說起為什麼會報名參加自然環保課的原因,欣怡說道,因為很早就注意到家中各種浪費行為,比如,水管老化擰不緊導致一直有水漏出來、一次性用品用完後被隨手丟棄等。在得知學校開設了自然環保課後,她立刻報名,成為了一名環保新人。
在自然環保課上,
來自愛芬環保的講師
帶大家認識了很多植物,
還領著大家一起
開展堆肥的實踐活動。
自然環保課帶來的不僅僅是新鮮感,更讓欣怡見識到了植物生長的奇妙。
自然環保課上,老師教大家如何種草莓。看著小苗一天天長大,長出紅彤彤的草莓,再到親自品嘗這份收穫的喜悅和甜蜜,欣怡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自然環保課帶來的「甜頭」。
於是她記錄下了
這難忘的經歷和感受:
「我在本學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草莓種植小組,並分得了一株草莓。我高興地把它搬回了家,開始了我的種植旅程。
每天清晨,當我一覺醒來,就會把這盆草莓小心翼翼地搬到室外,讓它沐浴在陽光下。起初,需要先澆幾次定根水,保持土壤溼潤,之後,就是堅持每日澆灌培育了。
澆水的時間也有講究,最好是早晨7點之前或是太陽下山之後。當然光澆水是不夠的,植株還需要充足的養分,為此我諮詢了老師,按照老師的教導開始自己動手做肥料——把淘米水和酸奶放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讓其發酵兩個星期,即可製成優質的肥料。發酵期間,每天需要給肥料換氣,每次換氣時我都會被難聞的異味燻到,有一天我靈機一動,放了幾片橘子皮,異味居然被有效地去除了。
肥料做好後,我按照1:1的比例兌上清澈的「生命源泉」,每星期施肥一次,在我每天的細心照料下,幼苗不久便長出了花苞。再過了1至2天,植株上居然神奇地開出了5片白色的小花瓣。
我激動不已,迅速地去諮詢老師,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答我的問題,不厭其煩地指導我下一步該怎麼做。接下來,最難的一步就是「授粉」,我期盼著草莓果實可以快點結出。
一天清晨,我驚奇地發現植株上結出了幾粒像雞心一般的果實,渾身長滿了細細軟軟的小刺,輕摸上去毛茸茸的,不像仙人掌那樣扎手。果實越長越大,由綠變白,再由白變紅。我居然靠自己的雙手成功種出了草莓!
我欣喜若狂,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老師。現在這盆草莓紅綠相映,養眼又好看,只要等細刺都退去之後,我就可以品嘗它的美味了!」
從學校走進社區,邁向社會
自從參加了學校的環保課程,欣怡意識到,哪怕是再小的行動也能幫助、影響到其他人,就像一顆小樹苗有朝一日也能長成參天大樹一樣。
於是她主動向媽媽提議,報名成為小區的志願者,協助每周例行的核酸篩查,通過力所能及的行動,回饋自己所在社區。
今年8月,她還頂著高溫參加了撿跑公益活動。這次志願者活動,欣怡作為學校環保社團活動的積極分子,得到了學校老師的點名推薦。
欣怡的角色不斷發生轉變:
從家庭的觀察者、反思者;到學校自然環保課的學生、實踐活動的參與者;接著走進自己所在的社區,成為志願者;再到邁向社會,通過公益活動這個橋梁,以志願者的身份將自己的能量和愛散播得更遠。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欣怡」
成為綠色彭浦新生力量,
一起共築綠色美好家園!
編輯:史笑雨
資料:彭浦新村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