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傳電影評分(電影版的武林外傳依然值得沉思並尊敬)
2023-09-12 09:44:55 2
文 | 王重陽lp
2006年,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火了,這事許多人都沒想到,包括導演和編劇。
還有許多意料之外的是,直到今天,這部情景喜劇依然會時不時地被人拿來當作小成本製作的案例典範,至於這部劇「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大概是低成本、高品質、小場面、大格局。
它是中國情景喜劇的經典之作,也是很多年後當人們回過頭來再看時會詫異甚至震驚的作品:
「那時候……就敢這麼說話了嗎?」
當年《武林外傳》剛剛播出時幾乎一夜之間引起許多討論,在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許多人紛紛在BBS上熱議這部劇和劇中的所有主演,關於這部電視劇的一切對於當時觀眾而言,是不能被遺忘的回憶。
我認為看待一部影視劇的成功,最重要的便是它是否可以成為大多數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注意,是「大多數」。而劇中的某些橋段如「葵花點穴手、排山倒海、子曾經曰過、額滴神啊……」等等,幾乎每一位演員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經典動作和臺詞,即便到了今天,看到其中的演員都能讓人會想到那些興致勃勃等著播出時的日子。
於是五年後的2011年年初,《武林外傳》電影版上映,因為時隔五年的懷念,讓它變得既念念不忘又意味深長。
一
「啥人嘛,這些個奸商,把房價抬高成這個樣還讓不讓人活了?!利用人們滴恐慌炒高房價擾亂經濟,簡直就不是個人!老百姓辛苦一輩子賺點小錢全部搭進去了,得是多黑的心腸才能幹出這種不要臉的事情?跟這種人生活在一個朝代,簡直是恥辱是悲哀……」
佟湘玉(閆妮 飾)對著鏡頭一頓罵。
彼時,在電影中的同福客棧搖搖欲墜,因為七俠鎮裡來了一位叫裴志誠(嶽躍利 飾)的富商,他利用朝廷內的關係極富創造性地收購七俠鎮整個河西區所有的地產資源,在他的設計下,原本無人關注的地皮一夜之間成了財富的象徵,收地、蓋樓、期房交易、拆遷、釘子戶……這些當年很眼熟的操作被一一搬上了銀幕,寫進了《武林外傳》電影版的故事中。
一時間整個七俠鎮陷入了癲狂:
無論精明如祝無雙(倪虹潔 飾)還是市儈如郭芙蓉(姚晨 飾),任憑是江湖老道的白展堂(沙溢 飾)還是博古通今的呂秀才(喻恩泰 飾),大家都不自覺地陷入了「買房子」的迷亂中。
有的人一開始還持觀望態度:
這房子……有那麼金貴嗎?
結果還沒等晃神的工夫,這人才發現身邊所有的人都排起了長隊買房子,人們似乎意識到「青春獻給小酒桌,一天三頓就是喝」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啥叫人生啊?啥叫成功啊?
人生就是把生命獻給一套花園城,成功就是這城的地基用的是一代人甚至三代人的血汗。
當然,鑑於這畢竟是一部喜劇電影,自不會像我用悲情的文字描述荒唐的事情,可我在時隔五年後,也的確頭一次看到原本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同福客棧裡的這些人……有了焦慮和不安。
所以郭芙蓉黯然地對呂秀才說:
「買得起房的恨不得房價天天漲漲漲,買不起房的恨不得把孩子賣了買套房。」
以今天的眼光評判《武林外傳》,它之所以是「外傳」,是因為它並非傳統認知中的門派之爭與血雨腥風,它是一種看似脫離了江湖但其實仍在江湖中的生活。
我記得劇版中曾說「這個客棧很小,但它也是江湖,可它又不屬於江湖。」
所以無論男女主們如何自誇自己是哪門哪派,說到底他們依然還是活在江湖中的凡夫俗子,在這座客棧中所有的一切都脫離不了江湖的是非與變化,無論是小事情還是大動蕩,也不管是門派更迭還是房產興盛,一切的變化都以一種很荒唐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人覺得好笑,笑過之後漸漸斂起了笑容:
「嗨!朋友,你我原來都在江湖中啊!」
這就是它成功的地方。
二
無論是劇版還是電影版,《武林外傳》在所有圍繞同福客棧的故事中都在極力展現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很多問題。
就像2011年初上映的這部電影版,它的開場是很混亂的——
地方還是那個地方,人物還是那個人物,短暫的混亂中裴志誠來了,然後裴志誠走了,當他再次出現時他從一個落魄的人變成了大富豪,毫無忌憚地說「我上頭有人」,接著利用勢力和金錢讓原本寧靜的小地方變得雞犬不寧。
人們第一次發現自己腳下的土地這麼值錢,也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因為土地變得這麼……悲催。
一所房子能夠造福人,一所房子也能夠害死人。有錢的人可以買很多房子,炒房子,賺大錢。而窮人只是想要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都十分困難,甚至漸漸變成了一種奢望,這種現象,就在電影版裡換了一個時代換了一個背景,開始訴說了出來。
、
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
它把借古諷今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並赤裸裸的體現出來。所以至今我都相信當影片中的佟湘玉說「和你們這些人生活在同一個朝代,簡直是恥辱是悲哀」時,「大多數」觀眾應該會有掌聲的。
能夠與這番話對應的更加直白地對一段歷史的不解之語,可能是《竊聽風雲3》裡周迅說:
「地是用來種的,不是用來賣的。」
當然這種話題探討與《蝸居》式的現實主義批判是兩種表現形式,但放在一個架空的遙遠歷史背景下,《武林外傳》反而獲得了更放肆的拓展空間,在這種直白的語境下,嚴肅的社會話題背後的沉重性讓人看完之後顯得不再那麼沉重,起碼錶面上是這樣。
畢竟佟湘玉也好,白展堂也罷,觀眾看著他們一路上打鬧恩愛,便覺得眼前的一切都不是問題,包括房子也不是問題,因為他們之間是有感情的,至少在影視劇的設定中,男女主之間的感情不大可能會被房子問題抵消。
不過喜劇自然也要有光明的尾巴,在影片的最後,裴志誠被殺手姬無力(王磊 飾)所殺,後者又在同福客棧眾人的齊心協力下被誅,所有的財富神話也在瞬間土崩瓦解,只是電影並沒有直接表達雨過天晴或是恍然大悟。
只有郭芙蓉和呂秀才在電影的結尾處,兩個人佇立在先前買到的斷壁殘垣中依舊恩恩愛愛時,這番情景似乎是編導在說:
看吧,這就是生活,小人物的生活充滿了狗血與不堪,可無論多麼荒唐暴虐的時代,大家都能活下來。
因為……「我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三
我在本文中強調了兩次本片上映於2011年年初。
此時距離2012年末中國電影票房爆發還有整整一年,同樣都是喜劇,與後來徐崢的《泰囧》相比,《武林外傳》更像是一部對過去曾經風光的追憶與緬懷,無論其呈現的主題有多麼辛辣和大膽。
再然後的喜劇中,撒嬌式的抱怨漸漸成了一種主流:
「哎呀,包子餃子和麵條米飯都擺在眼前,生活越來越好,可我卻越來越胖,真煩人……」
記得電視劇版的片尾曲這麼唱:
「從那盤古開天劈地,俠行天下是禮是義,最是理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電影中呂秀才也唱了出來。
2011年電影版的《武林外傳》另一個值得誇讚之處便是在視覺效果上的改進。
鑑於劇版當年許多的迫不得已,電影版在動作戲上向真正的武俠電影看齊,白展堂的葵花點穴手和郭芙蓉的排山倒海不再依賴人物的表演和鏡頭的晃動,結尾處也精心設計了一場武打與機關相融的大戰。
可惜,也只是可惜。
隨後《武林外傳》以一種近乎默認的形式宣布:
各位,千裡搭長棚,終有曲終人散的一天,不如就此別過吧。
有人說它在過去近十二年的時光裡依然讓人懷念,懷念同福客棧裡的小夥伴們,懷念當年策馬揚鞭的時光,懷念當時資本尚未介入時的創作激情,懷念演員們質樸的表演動力,懷念……還沒有成名時的許多人對於一段青春歲月的熱血澎湃。
然而這些只是次要的,最讓人懷念的是——
有一群很勇敢的人,曾經拍了一部很勇敢的作品,講了一個很勇敢的故事,表達了一些很勇敢的思想。
這種勇敢,我自愧不如。
相信「你」也是。
後記——
我依然記得十二年前,在資本和「正確」還沒有成為彼此之間的心照不宣時,佟湘玉以直面鏡頭的表現形式用陝西話說:
「啥人嘛,這些個奸商,把房價抬高成這個樣還讓不讓人活了?!利用人們滴恐慌炒高房價擾亂經濟,簡直就不是個人!老百姓辛苦一輩子賺點小錢全部搭進去了,得是多黑的心腸才能幹出這種不要臉的事情?跟這種人生活在一個朝代,簡直是恥辱是悲哀……」
算起來,連帶著劇版《武林外傳》的播出距今也有十六年了。
一指葵花點穴手點住了光陰,一掌排山倒海推倒了歲月。
直到另一位導演用不那麼喜劇的方式講了一段去印度「買藥」的故事,於是我驚覺原來有些人沒有改變,起碼在某些時候,依然有人能敢愛敢恨。
是的,這是下一篇的主題。
而更多的人,只能在商戰大片中,借一位農婦的口不解又不屑地說:
「地是用來種的,不是用來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