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時候的老電影(紫脫落80後憶童年最真實的電影)
2023-09-12 14:17:25 2
我是一個地道的80後,出生在陝西,今年已經32歲了。印象裡,我前幾年還在上大學,還在為了生活費每天晚上去報社做雜活,後來經過長時間的堅持,受惠於雜誌社老編輯的關照,成為了一名實習編輯,再到後來,勤勤懇懇工作了五年,貸款買房,然後結婚生子,然後…現在,我每天依然還要起得很早,去上班,去趕車,去接孩子,陪老婆逛商場。陪她買菜做飯,日子倒也過得充實。然而,我們這些80後啊,唯獨不能忘得就是自己走過的那些路,尤其是壓抑的青春和貧苦青春。
80後懷舊
有人說,80後是被房子壓垮的一代。雖然不可否認,但是我想說的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苦衷,我們唯獨只有站在這是時代的角落裡,光明的生活,磊落的工作,不遺憾自己的失去,不貪圖錢欲的誘惑,我們依然可以活得很精彩,很充實和快活。
紫陀螺
也許是冥冥中的巧合,偶然得閒,在網上查找一些老電影,想著回憶一下過去的歲月,以及這短暫的前生時,一部電影出現在了我的眼裡。在它的評論裡,我甚至看到了2008年的留言:獻給80後出生在陝西農村的孩子,超經典。
也許很多人對於經典聽得有些煩了,不過「80後」二字還是很讓人親切的,於是我點開了這段視頻,這部名叫《紫陀螺》的電影。
紫陀螺
電影一開始,就出現了一群孩子們站在教室外面讀書的場景,恍惚間,立馬就勾起了我小時候在農村老家的回憶,於是我下定決心要耐心地看下去了,心想也許裡面講的也許真的就是我的童年。
兒時的夢最簡單,可能是一根冰棍,可能是一雙新鞋,可能是一支鋼筆。小時候最單純,你還沒有思想還沒有被欲望所佔據,你所能夢想的也只能是你所能接觸的那麼一點東西。電影說的是一個叫席布魯的小男孩,用老師的話說是個活寶。學習不好,還整天遲到不遵守紀律。這種孩子在學校裡當然不受老師的待見,於是罰站也成了家常變飯。
紫陀螺
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陀螺。他央求父親給他做,父親哪裡來的時間,每天早出晚歸,風吹雨淋,為了一天能掙上還算不錯的十五塊錢。席布魯做了兩天的夢,都夢見父親給自己做好了陀螺,然而醒來都是空夢一場。他就決心自己去做,沒有材料就從樹上拽樹枝下來。好說歹說,連哄帶騙借來同桌女孩的刀子來削猴,然而大拇指粗的樹枝削出來的猴只能被人取笑。
紫陀螺
被譏笑著回家發現鄰家爺爺門口有一個大木墩子,於是削了削做成超級大猴拿到學校給整天譏笑他的」八大金剛」們看,他說你看看我這是你們猴(陝西話裡將陀螺叫做猴)的爺了。八大金剛們「折服」了,可猴轉不起來,發不起來。接著又被嘲笑了,席布魯也給自己的兄弟們承認,他發了一天也沒發著。活寶能被笑倒嘛,和自己的兄弟虎子二人不小心把路邊一棵樹苗給撞到了,一不做二不休,給偷偷的弄回來。這回粗了,可等他削好之後發現,這是桐樹,桐樹中間有個洞,顯然不適合做猴。席布魯很喪氣,靠著牆發呆不小心把父親靠牆放著的鍁撞到鍁把打著頭了,這和牛頓那蘋果的效果一樣,席布魯也有靈感了,鍁把不幸成為犧牲品。
紫陀螺
席布魯同學日日夜夜連上課都在課桌底下削,終於削好了,激動的在課堂上拿出來欣賞,這老師能容忍麼,順便把班上男生的猴全收了。席布魯同學不屈不撓結果是他父親出去幹活人家說看你拿的傢伙,你是來混來了吧,鍁把短了一大截。八大金剛之首也給自己的兄弟一人發一猴,那是他爺爺給他做的。席布魯同學給自己的兄弟也每人一個,每個人的猴上面一個字,組合起來是「我們是好兄弟」。
紫陀螺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另外一個主人公,席布魯同學的音樂老師米蘭。這老師整天在自己的屋裡聽得是歌劇還是女高音的,顯然是屬於陽春白雪型,可偏偏呆在農村小學,和這些下裡巴人打交道。米蘭老師對席布魯好,席布魯磨刀子,削猴把手磨爛了,改成績讓父親在家長會丟人被打得臉腫了,米老師給他塗紅藥水。他和虎子每天早上早讀時站在米老師房子旁邊,米老師會讓他們幫忙抬水,抬水回來還有糖吃,兩人很高興,表示每天都要幫米老師抬水。
紫陀螺
孩子再淘氣也是來學校讀書了,背書是必不可少的,可席布魯整天心都在猴上,怎麼能背過。剛好語文老師有事,讓米老師給看著讓席布魯背。米老師眨眼睛,讓席布魯看著書念一遍,剛好語文老師能聽到,就這樣,兩個人有了默契,這一關算過了。米老師就主動承擔起以後席布魯背書由她考察的任務,兩人似乎成了忘年的朋友,小孩子有人鼓勵有人關心,自然成績就上去了,他不懂的為誰學習,那時候他更多的是為米老師學習。
紫陀螺
米老師給他的猴上畫了些畫,本來想用紅水畫,席布魯說班主任說那是給犯人用的,於是米老師將紅藍兩色墨水一混就成了紫色,用紫色給猴上畫了些畫,席布魯對此愛不釋手,這也就是紫陀螺的來歷。然而生活總有分別,米老師的男朋友不願意她呆在這小村莊,米老師也不能說不情願,只能說為了生活離開了這個村莊,離開了席布魯。搬家的時候米老師不在,東西一件一件被搬出來,有一個電壺沒有塞子,席布魯就把那個紫色陀螺塞在上面,追著遠走的三輪,終於追不上停下,嘴裡還念著「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紫陀螺
有人說這部電影經典,我心理似乎有些不願意用經典形容,詞語太大太傷人品。我更願意用「真實」。小時候讀書的時候就是一氣往下讀,誰管那停頓,誰管那意思。小時候在家寫作業會坐在小板凳,趴在大板凳上寫。天氣好的時候也能看見老師在太陽底下這樣的批改作業。
小時候會站在教室外面的窗臺前早讀。小時候會有一些「邪惡」的想法,比如偷誰家地裡的東西,偷完飛奔回家爬被抓住。小時候也看過有人在地上滾為了讓父母給自己買東西。小時候也會三五成群在地頭渠裡攏火,順便烤紅苕或苞谷吃。小時候有邪惡的想法用紅水把卷子上的成績由38改成88。也有頭被衣服蒙住來一頓黑打。小時候也會看見父親從地裡回家會大聲喊「我爸回來了,我爸回來了!」
小時候也會為了給老師幹活而感到榮幸,也有被老師懲罰站在教室外的經歷,可你那時候完全不在乎。這些都是真實的童年,只要你有經歷,你就會有共鳴。你都沒有想到,在自己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時候有這麼一部片子讓子徹徹底底的回到童年,回望你的童年。原來我們的童年那麼傻,那麼壞,可也那麼純真。
直到今天,我突然想到,這部片子不是和伊朗的《小鞋子》很相似麼?《小鞋子》裡孩子的夢想是一雙運動鞋,《紫陀螺》裡則是陀螺。小孩子的夢很簡單,不是金銀財寶,不是奢侈品,不是非份之想,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點小夢想。這個夢現在看來太純真。另外,教育需要用心,需要用感情,而顯而易見,女性的耐心更大,更會鼓勵,更適宜年齡小的孩子的教育。不過男女搭配效果更好,我們也不就是這麼一撥一撥走出來的嘛。
有人說,這部片子可能只適合陝西關中農村的孩子看,因為這部片子拍的太真實了,簡直不像是故事片而更像是生活紀錄片。然而我覺得,即便裡面都是用陝西話講的方言,但是一景一物,一靜一動,無不是大部分80後一代人眼裡相同的共鳴。
後來經我查閱,這部電影是06年拍的,看介紹導演也是83年的,怪不得有如此之真實體驗。由此我不由得十分高興並且有些瘋狂了,我早些時候以為這樣的情景根本無法再現了,但看完這部片子,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我確實相信並且激動了,作為80後的我,感覺又一次旅經了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