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天池哪個角度最美(長白山天池的由來補天石)
2023-09-14 19:21:20 3
補天石
補天石位於長白山天池畔,乘槎河河口,從高處望去勝似一顆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長白山江崗志略》中稱:「補天石,在龍門峰東,天池出水之處。石半居水中,半居峰上,特起而高。窺其形勢杜池水口,作中流砥柱,亦勢有補天池缺陷之象,故名之。」劉建封的意思是,這塊小山一般的巨石是補天池用的,可是後人都理解為補天空的。在長白山地區流傳著「補天石冶煉廠」的神話,人們把這塊石頭與女媧聯繫在一起。這塊巨石是火山噴發後巖漿遇冷凝固而成,被烈火煉燒過,上面保留著許多氣泡和擦痕,特別是它的形狀好似長長的一塊麵團,從天上遺落下來。說它是補天空的,合情合理。近年來,經過對滿族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對《紅樓夢》的研究,許多人認為,長白山即是青埂峰(清根峰),賈寶玉即是青埂峰下一塊沒有去補天的石頭。這種看法更鞏固了長白山補天石的神話。補天石具體的高度和長度,尚無確切的計算,只能根據人與山的高度,估計一個數字,最高處大約10米,長50餘米,是一個伸入天池的袖珍半島,也是長白山頗具文化內涵的旅遊勝景。
海眼
偌大的天池只有一個出水口,水流沿乘槎河行至斷崖,形成68米高的長白瀑布。這一出水口的最大特點就是無論春夏秋冬、酷暑嚴寒,也不論是旱年少雨,還是澇年水大,下瀉水量幾乎不增不減,因此天池還有「龍潭」、「海眼」、「溫涼泊」等名稱。《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載:「天池在長白山頂為中心點,群峰環抱,離池高約二十裡,故名為天池。土人云,池水平日不見漲落,每至七日一潮,竟其與海水相呼吸又名海眼。又雲,天池水清淺處,可以行人,數年前有獵夫自碧螺山下,渡至補天石旁,其中有熱如湯泉,冷如冰海之處,五步外即深不可測,以足試之,滑膩異常,又名溫涼泊。」《東三省紀略》中載:「山頂有潭,曰圖們泊,譯言萬也,言萬水之源也。」《撫松縣地名志》:「天池除地下水外,主要從21.4平方千米的積水面積中蓄積雨水和雪水。」其實,天池水的水源主要從地下水、雨水和雪水中聚合,若說與大海相通,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
龍宮
天池雖不與大海相通,可真的有龍王和龍宮的傳聞呢!《撫松縣地名志》中記載著天池悠久的歷史,留下許許多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有池中雷聲轟鳴、百裡可聞的「龍宮演操」;有水聲澎湃,響如鳴金戛玉的「龍的鼓樂」。更有趣的是相傳某年五月,忽然有一朵黑雲自西北飄然而來,一陣狂風暴雨,冰雹齊落,煙波浩渺的天池頓時咫尺難辨。十幾天後,又從天池中升起幾朵五色彩雲,繞池一周後直向東南飛去,唯有黑白兩朵居後。又過數十日,只見幾朵彩雲簇擁著白雲從東南飛回,仍入池中。這就是著名的黑龍江龍王會同天池龍王朝拜東海龍王的故事。又據傳說,有一位道人真的去龍宮拜訪過!一天,他由懸雪崖下臨天池,見有數尾赤自倒鱗魚在池中遊動。道人捕魚墜入天池,只見石級如梯,扶石而下百丈餘,樓臺亭閣,雕龍玉柱,金碧輝煌,一白髮老者鼾聲如雷睡於水晶床上。道人退出殿宇,走約百步,回首宮殿,卻見五色光芒耀眼,銀波蕩漾。道人扶在石級上恍惚欲睡,醒來時見有兩獵夫站在他的身邊,而自己已在乘槎河畔。兩獵夫見池內一人浮水而來,原以為是由西坡口向東坡口遊渡者,經道人一說方知池中有宮一事。天池既以地下水、雨水與雪水為主要水源,又有「海眼」的「海水」,還有「龍宮」、「龍王」的美麗傳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使天池更加神秘莫測了。
顧問 艾貴生 孟凡迎
作者:孫寰宇 姚子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