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這句話的理解(光榮屬於勞動者)
2023-09-19 19:17:48 8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1689名全國勞動模範,804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與祖國同成長、與時代齊奮進,奏響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條戰線英雄輩出、群星燦爛。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實現中國夢偉大進程中拼搏奮鬥、爭創一流、勇攀高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用智慧和汗水營造了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譜寫了「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成為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全國勞模」第一次被寫進歷史
圖為代表們步入會場(資料照片)
「這次參加全國勞模會,是咱們工人階級的光榮。過去咱受盡壓迫、剝削,誰把咱工人階級還當人;有了毛主席和共產黨的領導,咱們工人才有了今天!」
1950年9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我對大會的感想》的文章。文中的「大會」指的是當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從這一天起,「全國勞模」這個稱號成了見證中國勞動者汗水與榮光的勳章。
1950年的中國,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取得了全國範圍的偉大勝利,大規模的恢復經濟建設已經開始。為了表彰英雄和勞動模範,鼓勵全國人民共同建設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於9月25日同時召開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
為了趕赴盛會,各地英模紛紛登上去北京的專列。9月22日,全國代表們成功會合,同乘「毛澤東號」專車,從豐臺站抵達北京前門車站。列車進入車站時,喧天的軍樂聲與歡呼聲響成一片。
在這趟「毛澤東號」機車上,來自吉林的李永有著「雙重身份」——他既是列車的司機長,也是被獎勵的首屆全國勞模,《我對大會的感想》一文就出自他的筆下。
在李永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中國首批勞模的風採——解放戰爭期間,他冒著被轟炸和掃射的危險,以嫻熟的駕駛技術同敵人周旋,有時一個月出車20趟,每次都出色完成軍運任務;擔任司機長之後,他推行包乘負責制、新行車制和循環運轉制,研究出省油的新辦法,使「毛澤東號」首創每月安全行車7500公裡的全國最高紀錄。在30年鐵路工作中,他成功避免了三次惡性事故。
和李永一起出席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的,還有463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勞動模範。他們之中,有面對爆炸危險,挺身保護國家財產的大連建新工廠的普通女工趙桂蘭;有率先在企業建立嚴格生產責任制,依靠工人和工會組織迅速恢復供電的北京石景山發電廠廠長劉英源;有勤學苦練,迎難而上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的遼寧大連鐵路機務段「三八」號機車女司機田桂英……這些代表身上體現的勞模精神,引領著全國人民奮勇前行。
15次大會 31515個閃亮的名字
197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學生劉文清在報紙上看到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召開全國科學大會,826個全國先進集體和1213名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接受表彰。24歲的劉文清對他們充滿了崇敬,但當時的他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作為「全國先進工作者」,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在這一年,劉文清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他帶領科研團隊專注做好「一件事」:將專業知識與國家對環保領域的需求結合,特別是在國內率先系統開展了光學與環境科學的交叉集成創新研究。劉文清團隊研發了20多種常規汙染物、汙染源,VOCs,顆粒物,環境安全,水質汙染在線監測技術設備,為改變中國長期以來環境自動在線監測設備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發揮積極作用。
當知道自己當選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之際,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劉文清百感交集:「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我們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中國夢』是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
1983年9月,正在建設中的寶鋼礦石原料皮帶運輸線(資料圖片)
從1950年至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後召開了15次全國勞模表彰大會,累計表彰10667個先進集體,31515位先進個人。
「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咱工人是碼頭的脊梁,一定為中國人爭口氣」「當看到我們生產的火箭把一顆顆衛星發射升空,這種自豪感無可比擬」……幾十年來,無數勞動者在崗位默默奉獻:有「高爐衛士」孟泰、「鐵人」王進喜、「兩彈元勳」鄧稼先,也有「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工人發明家」包起帆等。
新時代勞動者的力量擔當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今天,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共有8名紀檢監察幹部獲得表彰,其中3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5人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吳起採油廠紀委副書記許彩芸是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的三人之一。2009年9月,吳起採油廠南莊畔女子採油區隊成立,許彩芸立下「軍令狀」:如果一年管理不好區隊工作,主動辭職。靠著不服輸的勁頭,許彩芸帶領著150人的「娘子軍」高質量、高標準地管理著300多口油井。有人稱她為油區的「山丹丹」,在哪兒生根就在哪兒盛開;有人稱她為「智能螺絲釘」,自我更新,永不生鏽;有人稱她身上有「鐵人」的影子,是埋頭苦幹精神的傳承者。面對諸多讚譽,她說,「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石油女工,只想著把工作幹好。」
紀檢監察幹部是千千萬萬勞動者的一部分。仔細梳理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名單,有的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脫貧攻堅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有的紮根基層,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有的執著專注,銳意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家的崗位不同,但都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
一組數據展現了源自中國勞動者的力量與擔當:2016年以來,全國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3751.8萬件,技術革新項目214.5萬項,發明創造項目80.8萬項,推廣先進操作法的項目64萬項,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專利項目64.5萬件。
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北鬥全球系統組網成功,率先實現經濟由負轉正,「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萬米海試,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無不凝聚著勞動的汗水、響徹著奮鬥的足音。學習勞模,爭當勞模,是每位勞動者的前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