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齊魯之爭(齊魯之齊與濟南之)
2023-09-19 08:55:08 2
山東帶有「濟」字的縣級以上名稱有濟南、濟寧和濟陽。濟南,濟水之南;濟寧,濟水匯聚成巨野澤,此城在巨野澤東南,地勢較高,取可保安寧之意;濟陽,濟水之北,濟南屬縣。濟陰,濟水之南,是山東定陶舊名。前一段時間因「一巴掌」而聞名的河南省濟源市,因濟水發源於此而得名。從字形和地域歷史來看,「齊」「濟」是否有關聯呢?
歷史上不帶濟字的地名還有菏澤,古菏澤與巨野澤、雷澤等,也皆由濟水匯聚而成。
兗州,古代也叫沇州。濟水又稱沇水,沇水之州,古九州之一,指位於古代黃河和濟水之間的地域。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西北以濟水為界,以濟為名,因封地不止有河,該地域還有山有人民,故無水之地為齊,有水之河為濟。
濟水乾涸,幾近消失,為何能位列四瀆?唐太宗面對乾枯的濟水,也曾有過許多問號。
(西周時期濟水圖)
他問大臣許敬宗:「天下大江大河這麼多,為啥濟水被尊為四瀆之一?」許敬宗回答說:「瀆和獨是諧音,它有獨立的源頭,即便只是涓涓細流,也能匯入大海,這種不達於海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就是它始終位列四瀆的原因。」這種情操,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子們畢生追求的境界。
齊國因齊地得名。齊地因天齊淵而得名。齊字甲骨文形被理解為三個水滴,象徵許多水,也象徵泉水湧動的樣子。(一說「齊」字的甲骨文為用三隻箭頭組成。或許與齊地有尚箭尚武的習慣有關,見上一期《齊魯之「齊」的由來》)。
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裡的解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淵)也」,《括地誌》裡記載,「天齊水在臨淄東南十五裡」,大概解釋一下,就是說齊地因為齊都城臨淄附近有天齊淵而名。天齊淵是一處泉水湧動的深水潭,被古齊人看做是天神之地,是祭祀之地,齊通「臍」,古代齊人將自己的地方看做是天下的中心,因而得名天齊淵。《史記.集解》引蘇林說:「當天中央齊」,《爾雅.釋言》說:「殷、齊,中也」;《書.呂刑》「天齊於民」,馬融注云:「齊,中也」;《列子.周穆王》說「四海之齊,謂中央之國」;王筠之《說文釋例》說:「齊國以天齊淵得名。天齊者,如天之臍也」,段玉裁注《說文》:「臍,人臍也。凡居中曰臍。」在這種說法裡,齊字被取了中央之義。
濟南、濟寧、濟陽之名,都源於濟水,濟水又源於齊國齊地,因河水流經齊地,故齊字加水旁就為濟,齊地源於天齊淵,齊,取肚臍之意,天齊淵也就是位居天之中央之意。
總之,濟南、濟陽、濟寧、濟源之名,皆因濟水而得名,濟水因流經齊國齊地,加水偏旁便得名「濟」水,齊國之「齊」因天齊淵而得名,取位居天之中央之意而得命名。這就是「齊」和「濟」的由來。
敬請關注,謝謝!
,